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6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甲骨文字讨论

[复制链接]

9

主题

2

好友

918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5: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各位先生,后生认为甲骨文中有一个从子从口的字(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1578页定为从夕,从子),进而认为,此字乃孔字的本字,也就是“吼”字的初文,有一条卜辞说:“乙未卜,争贞,?王孔曰搜(?从又在屋下持火炬)”《前4.28.7》,后生认为可能是用为吼字本义的。

   后生这样想的:从子从口的孔字变为金文中的孔字,可能与《说文卷十二上》“孔”字前面那个字(很多人解释为燕子)的或体变化可能有关,那个字许慎说“····取其自呼象形”,后生认为是很有道理的,这个字可能是保留了很早的字形(后生早些时候认为可能是“鸣”字或体,拿不定主意)。

  张连航先生在《元鸣孔皇新解》(《古文字研究22辑》125页)中说“起码另有材料证明,孔字在先秦时期曾与词根结合,用为模拟声音的拟声词”,后生认为是有道理。,如上述卜辞,后生认为可能就是用这种吼叫的拟声词的用法。

   不知道上述想法有没有道理,希望先生指导一下,不然一直困扰着后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4 00:42 , Processed in 1.05925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