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白光琦:宣幽二世年份考訂
在 2017/1/15 18:56:37 发布

 

宣幽二世年份考订

 

(首发)

白光琦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列出了自共和迄孔子365年的大事和诸侯纪年,是我国最早的具有绝对年份的年表,是太史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至今奉为圭臬。此表的春秋部分,有经传为据,相当可信,虽有一些问题,后人也已订正。其西周部分,由于史料不足,难免有误,我们在使用时,应该首先予以检验,不宜简单套用。

厉王出奔,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因时王尚在,不能废止时王年号,所以不存在共和纪元。这个问题,近年已为多数学者所承认,不再赘述。这里只谈宣、幽二世。

《史记》宣、幽二世的年份是否正确,可以用确知为宣、幽二世的纪年铜器的历日予以检验。因为彝铭是原始资料,未经后人窜乱,最为可信。

光绪《嘉祥县志》载有嘉庆十二年出土的《周宣王冊命鲁武公金简》释文。这裡录其首尾文字于下。

“惟王三年丙子,十月望,王各于廟室,册命敖。已巳,司徒季□右敖立中廷,受册命。王若曰……敖拜稽首,对扬天子休命。卅年。”[1]

释文“丙子”二字是由《十二诸侯年表》查得作为注文而窜入正文的。“十”,古文七字。“望”前当脱既字。“王各于廟室”有脱文,盠方尊“王格于周庙”,善夫山鼎“王在周各图室”,无叀鼎“王各于周庙述于图室”,可供参照。“冊命敖”也不宜在已巳之前。释文虽有错乱,原版毕竟出于古墓,不容伪造。释文开头的“王三年”是周王纪年,末尾所加的“卅年”则是鲁国纪年。

《鲁世家》:“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金版证明,鲁真公三十年为周宣王三年,而《十二诸侯年表》在宣王二年。这是一不合。

眉县杨家村出土的单叔家族窖藏铜器中,逨盘铭记其先人历事先王,至“朕皇考龚叔…享辟?王”,?王即厉王,则逨所事的天子必为宣王。四十二年逨鼎铭记时王“肇建长父侯于杨”,也证明时王是宣王。其历日为“隹卌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

依《十二诸侯年表》,宣王四十二年为786 B.C.,是年的6个乙卯日,都在当月下旬,我们知道,既生霸在望日之前,是年不论任何建正,都不会有“既生霸乙卯”。这是二不合。

传世的二十八年?盘铭曰:“隹廿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史带受王命书,王呼史淢冊赐?。”四十二年逨鼎铭有“尹氏受王?书,王呼史淢冊?逨。”四十三年逨鼎铭有“史淢受王命书,王呼尹氏冊命逨。”。?盘与逨鼎铭文中的史淢必为一人。则?盘也必为宣王时器。

依《十二诸侯年表》,宣王二十八年为800B.C.,是年的6个庚寅日,都在当月望日之前,而我们知道,既望都在望日之后,是年不论任何建正,都不会有“既望庚寅”。这是三不合。

以上三不合,足以证明《十二诸侯年表》所排的宣王年份有误。

 

年份是研究历史的前题条件之一,年份错了,推导出来的结论也就不可能正确。举例如下。

兮甲盘是公认的宣王时器,其历日为“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于《十二诸侯年表》在823B.C.,王国维先生推得是年三月乙丑朔,二十六日得庚寅,因以二十三日以后为既死霸,进而创为四分月说[2]。陈久金先生由此推得是年三月丁卯朔,二十四月庚寅,因以下半月为既死霸,进而创为二分一点说[3]。这些说法,都因前题条件有误,恐怕难以成立。

 

那么,宣王年份错在那里?从《纪年》里可以找到线索。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昭二十六年里,包含这样一段话:

汲冢书《纪年》云: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以为太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曾侯之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4]。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晋文侯之误)所杀。以本非適,故称携王。

清华简《系年》也说:“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据《太平御览》147引《纪年》:“幽王八年,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知平王出奔在幽王八年。后三年,申侯拥平王叛立,幽王大怒,起师围申,申侯不敌,乃引严狁杀王于骊山之下。

据此,是平王立于前,幽王死于后。平王既立,自当诏告天下,改称元年。所以这一年,既是幽王十一年,又是平王元年。

平王立五十一年卒。《春秋》隐三年“三月庚戌天王崩。”太史公据此上推,以平王元年为770B.C.,无误。

平王叛立,以子反父,周室不承认,史官不记。幽王死后,周室仍不承认,乃立攜王。及平王一统,以事不光彩,周人讳之,故周史不载。太史公不知平王之叛,以为幽王死后诸侯才立平王,于是依逾年改元之通例,置幽王十一年于平王元年之前,致使《十二诸侯年表》的宣、幽二世並错前一年。

古本《纪年》,先儒以其与正史乖异,视为妄说,以致失传。经过近代学者的辑佚和研究,确认其为信史。那些与正史乖异之处,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因此,宣幽二世的年份,应订正为:宣王元年826B.C.,幽王元年780B.C.

今作彝铭历日对照表,附于文末,以供学者检验。

 

 

 

 

附:宣幽二世彝铭历日对照表

王世

B.C.

建正

本年冬至

正月朔

彝铭历日

拟合历日

记事

宣王

元年

826

1113

壬戌

 甲寅

 

 

 

 

825

1124

丁卯

己酉

?[5]:二年正月初吉[6]丁亥

正月无丁亥[7]

 

 

824

126

癸酉 闰

癸卯

鲁武公金简:三年七月[]   望…   己巳

8月朔日[8]

鲁真公三十年卒

 

822

1128

癸未 闰

辛酉

兮甲盘: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

4月朔日[9]

 

五年琱生簋[10]:五年正月己丑

正月29

 

821

119

戊子

乙卯

六年琱生簋:六年四月甲子

411

 

史伯硕父鼎[11]

      六年八月初吉己巳

818

十二

815

1116

庚申

辛亥

虢季子白盘:

    十二年正月初吉丁亥

正月无丁亥[12]

鲁武公九年卒

十六

811

1029

辛巳

丁亥

伯克壶[13]:十六年七月既生霸乙未

712

 

成钟: 十六年九月丁亥

95

克钟[14]:十六年九月初吉庚寅

98

十七

810

1110

丙戌

辛巳

此鼎:十七年十二月既生霸   乙卯

1210

 

十八

809

1121

辛卯 闰

丙子

吴虎鼎:十八年十三月既生霸丙戌

1317[15]

 

十九

808

112日丙申

庚子

?鼎:

     十九年四月既望辛卯

424

 

廿一

806

1125

丁未 闰

己丑

 

 

鲁懿公九年弑

廿八

799

1112

甲申

戊寅

?盘:

     廿八年五月既望庚寅

516

 

三二

795

1127

乙巳

甲申

 

 

伯御十一年

孝公元年[16]

四二

785

1217

丁酉

丙辰

四十二年逨鼎:

        五月既生霸乙卯

5月乙卯朔,不合[17]

封长父于杨

伐申戎破之

四三

784

1227

壬寅 闰

辛亥

四十三年逨鼎:

        六月既生霸丁亥

610

 

四六

781

121

戊午

 

 

 

辛卯日食

宣王卒

幽王元年

780

1212

癸亥

戊子

 

 

 

 

778

125

甲戌

丙午

史颂簋:三年五月丁巳

514

 

颂鼎、簋、壶:[18]

    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

6月朔日

777

1215

己卯

庚子

散季簋[19]:四年八月初吉丁亥

821

 

 

十一

770

123

丙辰

庚寅

 

 

平王元年

幽王灭

说明:表中的建正,以冬至在当年十一月为建寅,十二月为建丑。

 

 

 

 

 



[1] 王宁:《周宣王冊命鲁武公金简》释文校识。见简帛网。

[2] 见《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

[3] 见《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第36页。

[4] 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曰:案“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八字,疑乃孔疏引刘炫之案语,与下文“以本非適,故称携王,”相同。

[5] ?簋:“無”字所挟两物相连,这种写法都在共和以后。由一名史官冊命,可排除幽世(说见后)。毛伯应即宣王前期的卿士毛公。故断入宣世。

[6] 周人认为 60日辰都有灵性,或吉或凶,而丁亥为大吉之日,子日为大忌之日。初吉是选择的吉利之日,与月相无关,初吉与生霸死霸不是一亇纪日系统。

[7] 西周晚期以后彝铭中的“初吉丁亥”,率皆作器者为求吉利而虚饰之词,不必实有其日。

[8] 鲁武公金简释文:“七月[]望”与“已巳”之间夾有叙事,可有两种解释:一、己巳在既望之后,未必属于既望。二、是年七月庚子朔,卄九日戊辰可见残月,属于既望,次日己巳早晨残月初伏,应为既死霸,只因天色阴翳,误以为残月仍在,故称既望。

[9] 周人以朏为一月之始,朔日新月未现,还属于上月。故四月朔日于时历为三月既死霸。

[10] 琱生是召伯虎的叔父,即厉王十一年师?簋的宰琱生,此时年老致仕。簋为宣王时器。

[11] 史伯硕父鼎:腹饰積鳞纹者,都不早于宣王。“王”字尚有肥笔,故排除幽世,断入宣世。

[12] 此盘铭文,语多傲慢,事蹟可疑,非本人所作。“正月初吉丁亥”更是假托的大吉之日。

[13] 伯克壶:腹部所饰交盘龙纹,今所见都在宣王以后。“無”字所挟两物相连,这种写法都在共和以后。伯太师又见伯公父簠,是宣王时器。“天右王伯”应是宣王前期的卿士毛公。故断入宣世。

[14] 克钟:铭文的“周康剌宫”是厉王宗庙,知为宣王时器。周王之召赐,只用于老臣及重臣,知此人已老,应即厉王时的善夫克。

[15] 吴虎鼎:满月是晚上才能看到的,当晚见到满月,次月即为既望。宣王十八年十三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13刻望,只因天色阴翳,当晚未见满月,故次日丙戌仍称既生霸。

[16] 鲁武公以括与戏见王,王立戏。宣王废长立幼,鲁人不服,懿公九年,鲁人弑懿公而立伯御。伯御十一年,宣王伐诛之。《国语》:“三十二年,春,宣王伐鲁,立孝公。”既诛伯御,当废其年号,而称孝公元年。故宣王三十二年,既是伯御十一年,又是孝公元年。

[17] 宣王四十二年五月乙卯朔,新月末现,不得称既生霸,试释如下:西周晚期,观象授时已到成熟阶段,产生了编制来年历书的要求,于是历家试验一种以29.5日为一月的朏策,因术数过小,不到三年就差一天,以致月首先天,因而废止。是年五月乙卯朔,丙辰胐,历家推得乙卯朏,先天一日,故铭文作“既生霸乙卯”。

[18] 史颂与颂是一人。其器的籀文在西周彝铭中最为成熟,时代也应最晚。所记冊命仪式由两名史官出场,宣王十九年遤鼎以后的彝铭都是如此,十七年此鼎以前未见一例,可知颂器晚于宣王中期。嘏辞连用“康娱屯右通录永命”,亦见于四十二和四十三年逨鼎,“皇考龚叔”又同逨盘,疑颂为单逨之弟。三年颂器当在幽王之世。

[19] 亥字上增一横,是厉王后期才出现的,春秋时成为主流。此散季疑即四十二年逨鼎的司工散。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7年1月14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7年1月15日

点击下载附件: 1732白光琦:宣幽二世年份考訂.doc

下载次数:77

分享到:
学者评论 回去再看看>>>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7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