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路國權 王君美:甲骨文、金文新釋兩則
在 2010/6/15 12:44:03 发布

甲骨文、金文新释两则

(首发)

 

路国权 王君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08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通过对周原甲骨文H11:11重新释读 ,认为其中的人名“更”就是文献中记载的武庚,进而可以确定这片卜辞的年代。通过对戎生编钟铭文中世系和年代的梳理,提出铭文中的“皇祖宪公”就是文献中的晋献侯稣,戎生家族是从晋献侯一系分立出去的晋国宗室。

关键词:周原甲骨  武庚  戎生编钟  晋献侯稣

 

  周原甲骨H11:11中的“更”为武庚

 

周原甲骨H11:11云“…巳,王其乎更,厥父陟。”王宇信先生指出其年代约在西周早期武、成、康时代[1]。对于其中的第五字,曾有先生误释为“内史”[2]。查曹玮先生编著的《周原甲骨文》公布的卜辞照片,释为“更”字无疑[3]。这片卜辞比较完整,只是开头干支第一字及其前面的内容残缺,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释读。

我们推测这片卜辞中的“王” 是周武王,“更”是武庚,“厥父”指武庚之父、末代商王帝辛(纣)。“陟”谓帝王死后升天,到达上帝左右。如《尚书·舜典》云:“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蔡沈《集传》引《竹书纪年》谓帝王之没皆曰陟。《尚书·康王之诰》云:“惟新陟王毕协赏罚,勘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蔡沈《集传》曰:“陟,升遐也。成王初崩,未葬未谥,故曰新陟王。”江声《集注音疏》曰:“陟,等遐也,谓崩也。”《诗·大雅·文王》亦云:“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可见,在周人的观念中,“陟”用来指王死后升天。在殷墟卜辞中也有王用牲祭祀陟于祖先的观念,如《合集》27890320293242032916、屯2384[4] 。“厥父陟”意思是“更”的父亲死后升天了。我们认为指的正是牧野之战、武王克商时,帝辛自焚而死之事。武王派人召来武庚,向他正式宣布了这件事情。

另外,卜辞开端残缺的干支日可能是“己巳”。利簋铭文证实周武王克商在甲子,其后五日即为己巳,这时武王向武庚正式宣布这个消息是比较合适的。由此可将这片卜辞的时代定为周武王初年。

 

  戎生编钟铭文中的“皇祖宪公”为晋献侯稣

 

戎生编钟是一组完整的甬钟,共八件,现为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八件钟上共有铭文153字,内容十分重要,李学勤、裘锡圭、马承源等先生先后著文讨论[5]。铭文大意已经基本疏通,但对于铭文中的“皇祖宪公”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这里的“宪公”是谁呢?我们认为他与文献中记载的赫赫有名、并已得到考古发现证实的晋献侯稣是同一人。论证如下:

首先需要说明戎生编钟铭文中记载的世系。李学勤、裘锡圭、马承源等先生一致认同“皇祖宪公”、“皇考卲伯”和“戎生”是连续的祖孙三代,其间并无省漏。马承源先生并谓:“皇祖是宗庙中的首位之王”。对此我们表示认同。

其次,需要说明戎生编钟的年代。李学勤、裘锡圭、马承源、王子初等先生对于戎生编钟年代的判断有很大差异:李学勤先生认为戎生编钟和晋姜鼎可以对读,年代接近,在晋昭侯六年(周平王三十一年);裘锡圭先生认为“ 戎生钟时代的上限是懿王,下限大概是厉王”;马承源先生认为戎生钟铸造的时代应在恭王之后的西周中期;王子初先生认为应在春秋初期。我们赞同李学勤和王子初先生的意见,戎生编钟的年代与晋姜鼎的年代接近。

裘锡圭、马承源等先生的意见已经排除,故下文主要谈及李学勤先生的意见。

李学勤先生认为戎生的“皇祖宪公”属于周穆王时期,但是这与戎生编钟的年代之间相隔七世八王,达184[6],戎生祖考三代的年代跨度过长。因此,戎生“皇祖宪公”的年代不可能早至周穆王时期。我们认为戎生“皇祖宪公 ”是文献中记载的晋献侯稣:戎生与晋文侯夫人晋姜约略同时,因此可以推测戎生大约与晋文侯同辈,戎生的父亲“皇考卲伯”与晋穆侯同辈,是晋献侯的别子。戎生一支是从晋献侯一系分出去的晋国宗室,晋献侯是戎生这一分宗的“首位之王”,故称“皇祖宪公”(“宪”和“献”古为通假字[7],故戎生钟铭文中作“宪”,文献中写作“献”)。

根据晋侯稣钟铭文可知,“宪(献)”应是晋侯稣的谥号。戎生一支自其父“皇考卲伯”时期已经是从晋献侯一支分立出去的宗室贵族,晋献侯是这一分支的始祖,因此连带谥号尊称为“皇祖宪公”。戎生的父亲“皇考卲伯” 与嗣晋献侯而立的晋穆侯属于同父同辈关系,以宗室身份参与晋国政事,即戎生钟铭文中称其“绍匹晋侯”。晋文侯时期,戎生可能仍然以宗室身份参与政事,文侯去世后戎生参与主持文侯夫人晋姜主导的“取金繁汤”之事,官职较高,因此能够制作八枚一套的编钟[8]

将戎生家族解释为从晋献侯稣一系分立出去的晋国宗室,戎生一支的世系能够与同时期晋侯的世系密合无间,同时也能够说明戎生制作这套编钟的资格。“用建于兹外土,遹司蛮戎,用擀不廷方”讲述的形势理解为晋立国的形势十分贴切。

至于所谓的“(走臧)爯穆天子威灵”一句,并非一定要求“皇祖宪公”是受周穆王册命始封。周穆王在西周诸王中在位时间最长,即位于昭王南征不复、王道衰微之际,一定程度上复兴了周王室的实力,与其后几位周王相比,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因而受到称赞。

 



[1]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第223页,中国社会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书中第106页汇集了早期学者对这片卜辞的考释,本文不再备举。

[2]朱歧祥:《周原甲骨研究》第10页,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

[3]曹玮:《周原甲骨文》,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

[4]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中华书局,1988年。

[5]李学勤:《戎生编钟论释》;裘锡圭:《戎生编钟铭文考释》;马承源:《戎生钟铭文的探讨》;王子初:《戎生编钟的音乐学研究》。上述文章均载于《保利藏金》编辑委员会:《保利藏金》,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6]此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制定的“夏商周年表”计算,见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7]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97年,第179页。

[8]西周时期能够使用编钟的仅限于周王、王室之卿等高级贵族官吏、诸侯及诸侯之卿等高等级贵族。参常怀颖:《西周钟镈组合与器主身份、等级研究》,《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0年6月13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0年6月15日



点击下载word版:0690甲骨文、金文新释两则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垂天之雲 在 2010/6/15 16:27:05 评价道:第1楼

    讀「更」為「庚」,不知訓詁學上的理由何在?賓組卜辭為何不稱盤庚為「父更」?
    另,「裘锡圭、马承源等先生的意见已经排除,故下文主要谈及李学勤先生的意见」,是怎麼「排除」的是否也應提一提?

  • 萧三余 在 2010/6/15 16:54:17 评价道:第2楼

    讀「更」為「庚」,訓詁學上倒无问题,读过列子,自然晓得.

  • 十三月 在 2010/6/16 10:04:27 评价道:第3楼

    五日呼更,這是不可能的,逸周書記載

    甲子朝接于商...太公望命禦方

    來丁卯望至告以馘俘

    戊辰王遂禦循...呂他命伐越戲方

    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 侯來命伐靡集於陳

    辛巳至告以馘俘

    甲申...誓命伐衛告以馘俘

    辛亥薦俘殷王鼎

    癸丑薦殷俘王士百人

    此後直至庚子一直都在掃蕩磨宣蜀

    顯見在殷商王都附近的反抗勢力(衛)還要到第十天才決勝

    因此沒有第五天就呼更來的道理

    另外,[王其乎更,厥父陟],陟若為帝王死稱,不當為殷稱

    若諸侯死可用陟,亦不必為殷,

    庚的稱呼,如果以當時而論,了不起會說是王子祿父

    最重要的是, 無論生稱死稱,武庚絕對不會被周王拿來當名子稱呼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