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蕭旭:《敦煌歌辭總編匡補》劄記
在 2010/3/10 16:10:28 发布

《敦煌歌辭總編匡補》劄記

(首發)

 

蕭旭

靖江市廣電局

 

本稿是讀項楚先生《敦煌歌辭總編匡補》(巴蜀書社2000年版)作的劄記,項先生的意見簡稱為“項校”,所引任二北先生《敦煌歌辭總編》的校釋簡稱為“任校”。為簡明起見,標注《總編》及《匡補》的頁數。

 

1罷卻龍泉身解甲,學文章

任校:(原本)“解”寫“擐”,“擐甲”於此意反,故改“解”P405

項校:改作“解”則不必。“罷卻”管住了下面的五字,它的賓語不僅是“龍泉”之劍,也包括了“身擐甲”之事。“罷卻身擐甲”即是“解甲”之意,不存在“意反”的問題。(P9

按:“罷卻龍泉”與“身擐甲”並列。擐不訓貫,當訓拋棄,音huàn,去聲。今吳方言謂甩為擐,見許寶華主編《漢語方言大詞典》,征之靖江方言,信然。

2直道守遲頻負命,子鱗何必用東西

任校:(原本)“遲”寫“池”。遲,待也。或校“守遲”為“守雌”,雌伏也,乃等待之義,亦可。(P411

項校:“守池”當從或校作“守雌”。(P10

按:唐人每言“守直道”,如《全唐詩》卷36虞世南《門有車馬客》:“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又卷95沈佺期《被彈》:“平生守直道,遂為眾所嫉。”《貞觀政要》卷 1:“堅守直道。”此文池讀為持,“守持”同義連文。《全唐詩》卷349歐陽詹《智達上人水精念珠歌》:“朝自守持纖掌透,夜來月照紅絛空。”此“守持”連文之例。《白虎通·德論》:“守持大道。”即此“直道守持”之誼。

3)日惠處處管絲聲

任校:“惠”費解,或校作“會”;王集、饒編校作“思”,均尚未的,懸疑待析。(P428

項校:此字或是“暮”字,惠、暮形稍近。(P16

按:惠疑讀為晦,晦謂暮夜、晚上。《全唐詩》卷62杜審言《晦日讌遊》:“日晦隨蓂莢,春情著杏花。”又卷433白居易《送兄弟回雪夜》:“日晦雲氣黃,東北風切切。

4)今日見真時,生死尋常事

任校:(原本)“時”寫“是”,(乙本)“時”寫“性”。(P511

項校:此字應從乙本作“性”,“真性”是人自身本具之心性,其實就是佛性。(P29

按:是疑讀為士,《漢語大詞典》:“[真士]有操守、才能之士。”《全唐詩》卷3唐明帝李隆基《賜道士鄧紫陽》:“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書。”又卷47張九齡《登南嶽事畢謁司馬道士》:“將命祈靈嶽,回策詣真士。”又卷237錢起《宿遠上人蘭若》:“香花閉一林,真士此看心。”又卷644李咸用《臨川逢陳百年》:“麻姑山下逢真士,玄膚碧眼方瞳子。

5)琵琶輪撥紫檀槽,絃管初張鼓調高

任校:原本輪寫,“鼓調”寫“調鼓”P722

項校:原本乃檊字之誤,同“桿”並非輪字。原本“調鼓”應作“調欲”,並非“鼓調”之倒。張籍《宮詞》: “黃金桿撥紫檀槽,弦索初張調更高。”乃歌辭此二句所從出,編者固已論之,則張詞“桿撥”即是此首之“檊撥”,灼然無疑。(P63

按:項校是也,《全宋詞》曾覿《定風波》:“捍撥金泥雅制新,紫檀槽映小腰身。”亦其證。然“桿”當作“捍 ”,從手旁。《漢語大詞典》:“[捍撥]彈奏琵琶用的撥子。因其質地堅實,故稱。”

6)除洗不淨無徧數,尚恐諸人有讒言

任校:(甲本)“讒”寫。(P770

項校:改作“讒”字非是。原寫字同𠼗,本義是不請而強言,亦引伸為絮叨之義。(P76

按:任氏讀為讒是也,然不當徑改底本。古書從斬從毚之字多通假,參見張儒《漢字通用聲素研究》。《莊子·漁父》:“好言人之惡,謂之讒。”

7)孝順阿耶娘

任校:“阿”原誤為“向”。(P775

項校:“向”字不誤。如《故圓鑒大師二十四孝押座文》:“能向老親行孝足(順),便同終日把經開。” (P78

按:項說是也,但謂《押座文》“孝足”即“孝順”,則可商。足為娖省借,《集韻》:“娕,《說文》‘謹也,一曰善也。’或作娖。”孝娖,猶言孝謹,與S.3728卷作“孝順”同義,然不當徑改為“順”字。

8針頭料得鋤頭拋,終是無成益

任校:“料得”應是“拋得”,同為棄擲不用之意。(P779

項校:此說似非歌辭原意。“料”即選取之義,如《三國志·吳志·陸遜傳》:“遜料得精兵八千餘人。”又《陳武傳》:“空枉此勁銳以為僮僕,非表志也,皆輒料取以充部伍。 ”“針頭”喻小,“鋤頭”喻大。“針頭料得”,比喻點滴收集,來之不易;“鋤頭拋”比喻大把拋撒,毫不可惜。(P81

按:項說得其句意,然“料”不訓選取,料當讀為撩、撈,《集韻》:“撈,《方言》:‘取物也。’或作撩。” 此言撈到針頭,拋卻鋤頭,俗語“拾得芝麻,拋(丟)拉西瓜”是其誼。

9徧見賭錢還賭命,幾個心平正

任校:(原本)“還”寫“不”,乃“還”P779

項校:原寫“不”字極確,改作“還”,與原意正相反。“賭命”的“命”字不是性命之義,而是宿命之義。“賭錢不賭命”是說,賭錢有輸贏變化,但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而“命”是不可改變的。本首一二句云:“癡心只擬贏千百,福命何曾得?”正是宿命決定輸贏之意。(P82

按:項校謂“不”字不誤,是也。但“命”字正性命之命,項氏說為“宿命”,可商。今靖江方言賭徒正有“賭錢呢,又不是賭命”之說,意謂輸拉錢是小事一樁,不必計較,又不是賭的性命,輸不起。原詩是說,個個都說賭錢不賭命,似乎曠達,但又有幾個心平正的呢?

10)太子生七日,摩耶欲歸天

項校:佛經載釋迦牟尼出生七日,生母摩耶夫人命終去世,這是已然之事,而“欲”是將然之詞,未合,“欲”應是“”之誤。(P96

按:“欲”字不誤,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猶,已也,一為‘既’字之義,字或作‘欲’。”唐、宋時例證,可參王鍈《詩詞曲語辭例釋》。拙撰《古書虛詞旁釋》有詳述。

11)惟留娛樂意忡忡,只欲遊四門

任校:“惟留”意不貫,待校。(P816

項校:“惟”字是“雖”字形誤。(P96

按:惟讀為雖,參見王引之《經傳釋詞》,不是形誤。

12寒多樹葉土成條,太子樂消遙

任校:又“土”寫“圡”。按此“土”字意不順,待校。(P820

項校:原寫“圡”是“土”的俗字,但在這是應是“玉”字形誤,“玉成條”是形容樹枝結成冰淩的形狀。(P97

按:土讀為吐,《白虎通·德論》:“土在中央者,主吐含萬物,土之爲言吐也。”《逸周書·王會解》:“費費 ……北方謂之吐嘍。”《山海經·西山經》、《說文》“𥝈”字條作“土螻”,《廣韻》“𦎹”字條作“土𦎹”。朱起鳳《辭通》卷11:“土、吐形近而音轉。”《韩朋赋》:“万物吐化,不违天时伏俊璉《敦煌賦校注》:郭在貽等曰:吐化,甲卷作‘土花’,丁卷作‘吐花。’以‘ 吐花’為是。” 亦其例

13)煞縛熟持三五度,也合知甘苦

任校:首句說明刑獄受苦,文字待校。(P884

項校:“煞縛”和“熟持”同文,“縛”和“持”指捆縛囚系,“煞”和“熟”都表示極、甚。(P108

按:煞、縛、熟、持四字平列,煞亦束縛之義,如吳方言謂“用繩子一煞”,字或作𢶌,《集韻》:“𢶌,師加切,拘引。”熟,義同撳(搇),手按也,如吳方言謂 “朝袋子裏一熟”。

14低頭整師履,躊躇內心悲

任校:(甲乙本)“躊躇”寫“操醋”P923

項校:“躊躇”與“操醋”形不近。據上首校記,丙本第五句誤寫“懷惜內心悲”, “躊躇”應是“操醋”之形誤,謂懷念痛惜也。(P110

按:操讀為懆,《說文》:“懆,愁不安也。”又“惜,痛也。”《集韻》:“懆,愁也。”懆惜,猶言憂痛、哀愁。

15佛與眾生同體段,本原清淨磨垢散

項校:“磨”字應是“塵”字形誤。(P113

按:磨讀為塺,《說文》:“塺,塵也。”《淮南子·齊俗訓》高誘注:“塺,坋塵也。”字或作,《六書故》:“塺,細土也。《說文》曰:‘塵也。’又作 字或作𡊉塻,《廣雅》:“𡊉,塵也。”《玉篇》:“𡊉,塵也。”《廣韻》:“塻,塵塻。”《集韻》:“塻,塵也。” 字或音轉作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郭象注:“野馬者,遊氣也。”錢坫曰:“《莊子》‘野馬’字當作塺。”[1]《玄應音義》卷3“野馬”條孫星衍《校正》:“或問:‘遊氣何以謂之野馬? ’答云:‘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塵也。’”[2]黃侃曰:“塺,《莊子》‘野馬’之馬亦此字也。”[3]聞一多曰:“野馬字蓋即沙漠之漠。”[4]“漠”同“塻”。

16)非自非他而造業,孳孳榮華六趣奴

任校:(原本)“孳孳”寫“茲茲”。(P961

項校:原寫“茲茲”應作“孜孜”,謂勤求也。(P118

按:任校不誤。《孟子·盡心上》:“孳孳為善。”《法言·君子》:“日孳孳而不自知倦者也。”字或作“滋滋 ”,《隸釋·漢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滋滋汲汲,誨人不倦。”並同“孜孜”。

17)怨何誰,生死涅槃佛菩薩

項校:何字為阿字形誤,“阿誰”就是誰。(P119

按:“何”字不誤,“何誰”亦是誰。《說文》:“誰,何也。”《文選·遊仙詩》:“借問此何誰,云是鬼谷子。”《晉書·劉寔傳》:“不知何誰最賢,不知何誰最不肖?”

18)復能生出諸法,不遲不疾從容

任校:“從容”原作“容容”不辭,擬改,與“不遲不疾”之義乃貫。(P1040

項校:“容容”當作“融融”,和洽遍滿之貌。(P139

按:容容,舒緩貌,不煩校改。鮑照《采菱歌》:“褭褭風出浦,容容日向山。

19)諷寶偈於長街,囗深懷於碧磵

項校:磵字應作砌,《秋吟》:“囗讚偈於朱門,諷金言於碧砌。”按上句闕字應在讚字之下,疑當作“寶”。(P143

按:磵、砌形聲俱遠,磵疑讀為簡,碧簡,指佛經。

20遠辭蕭寺來相謁,總把衷腸斬切說

任校:“斬切”二字並見末首,甲本原寫“軒砌。”(P1053

項校:“斬切”二字,應從甲本作“軒砌”。末首[O五六五]“苦再三,斬切說”的“斬切”,也應作“軒砌”,與本首同。“軒砌”即上條所說的“碧砌”。(P144

按:“斬切”不誤。斬切,為“斬釘切鐵”之省略,形容口氣堅決。《漢語大詞典》“斬切”條引現代用例,據此可提前。又作“斬釘截鐵”,省作“斬截”,《朱子語類》共6見,如卷94:“今說:‘太極動而生陽’,是且推眼前即今個動斬截便說起。 ”又卷121:“雖以孔子之語,渾然溫厚,然他那句語更是斬截。 ”正與此文“斬切說”意同。

21寒窗冷慴一無衣,如何禦彼三冬雪

任校:(原本)“慴”寫“”,乙同。(P1054

項校:此字應是“榻”字形誤,“冷榻”與“寒窗”為當句對。(P145

按:疑讀為槢,《集韻》:“槢,梁也一曰檻下横木。”

22)大業鴻名都未成,禪體衣單難可說

任校:禪,待校。(P1054

項校:“禪體”無義,此字是“裸”字形訛。(P145

按:“裸體”與“衣單”不相應。禪讀為撣,《玉篇》:“撣,觸也。”

23)詣英聰,訪賢哲,盼望仁慈相允察

任校:甲本“盼”寫“眝”(乙本)“盼”寫“伴”從呂校。(P1055

項校:兩本所寫皆為“佇”字形誤。“佇望”指久立盼望。(P145

按:《說文》“眝,長眙也,一曰張目也。”段玉裁注:“延眝,謂長望也。凡辭章言延佇者皆當作眝。”佇為眝後出字,甲本作“眝”,正用本字。乙本作“伴”,或當如呂校為盼。

24)有錢財,不佈施,更擬貪婪於自己

任校:原本“婪”寫“監”,用集內之校。(P1112

項校:原寫“監”字乃“慳”字之誤,“貪慳”謂貪婪及慳吝。(P155

按:“監”字不誤,監亦貪也,讀為嚂,《玉篇》:“嚂,貪也。”《管子·宙合》:“毋訪于佞,毋蓄于諂,毋育于凶,毋監於讒。”俞樾《諸子平議》曰:“監,當讀為啗……《淮南子·齊俗篇》:‘荊、吳芬馨,嚂以其口。’嚂即啗字……《管子》作監者,啗之叚字,《淮南子》作嚂者,啗之俗字矣。”字或作懢,《集韻》:“懢,貪懢,或從口。”《廣韻》:“懢,懢貪貌。”《玉篇》:“懢,貪懢也。”字又或作、濫,《廣韻》:“,貪也。俗作從水。”《呂氏春秋·權勳》高誘注:“濫,貪也。”考其本字,有三說,上引俞樾謂本字為啗,此一說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曰:“濫,叚借為欿。”此一說也;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讀<呂氏春秋>札記》曰:“字蓋假為惏,《說文》:‘河北之內謂貪曰惏。 ’惏、濫古音近。”此又一說也。檢《說文》:“啗,食也。欿,欲得也。”監從臥省聲,當以朱說為長。本文“貪監”,即《玉篇》、《集韻》之“貪懢”,又倒作“懢貪”,見《廣韻》。

25來勸化,總須聽,各各自家須使意

項校:1108頁引《無常經講經文》:“總須聽,大乘教,思量卻是於身好,莫疑心樂色身,須臾便是無常到。”(引者按:當作著。)編者解釋說:“‘疑’原寫‘擬’。”今按,改原寫“擬”字為“疑”字,誤,此字實應作“癡”。“莫癡心”即莫戀癡心,“”同“著”貪戀之義,“癡”則是佛教“三毒”之一。(P156

按:任校“擬心”為“疑心”是也,《維摩詰經講經文》:“皆生異念,咸起擬心。”亦其例。著,猶言生出,不讀為著訓貪戀。

26休誇似玉如花貌,年去年來數便老

任校:“數”字待校。(P1125

項校:“數”字不誤,謂計數年來年去之間,不覺自身已經衰老。(P159

按:《爾雅》:“數,疾也。”《禮記·曾子問》鄭玄注:“數,讀為速。”今言“很快”。

27)才亡三日早安排,送向荒郊看古道

任校:“看”字待校。(P1127

項校:此字應是“著”字形誤,“著古道”即上古道之意。(P160

按:“看”字不誤,看,讀平聲,守護、看守之意。

28十月孟冬冬漸寒,今尚紛紛雪敷山

任校:“敷”寫“付”P1261

項校:原寫“付”字應非“敷”字音誤,而是“封”字形誤。(P179

按:付疑讀為覆。

29枕函褥子無人見

任校:“褥子”原寫“祿子”遷就“枕函”,臆校如此,與“無人見”同樣不貫,均仍俟校。(P1262

項校:原寫“祿子”當作“盝子”,音同而訛。“盝子”是一種小匣。(P179

按:項校是也。本字為簏、籙,《說文》“簏,竹高篋也。籙,簏或從錄。”《廣韻》:“籙,同簏。”

30)賤妾看花雙淚漣

任校:(原本)“漣”寫“還”。按淚無可還,亦不能讀“旋”。(P1268

項校:按“淚”誠無可還,但這個“還”字的主語不是“淚”,而是“賤妾”。(P179

按:“還”的主語是“雙淚”,還讀為澴、,《玉篇》:“澴,聚流。”《集韻》:“澴,眾流貌。或從還。”以水流比喻淚多。

31)終日不解憂衣食,錦帛看如腳下泥

任校:甲本“日”寫“知”乙本“終日”寫“囗之”,(丙本)“終日”寫“縱知”。(P1309

項校:此二字應作“終知”,乙本“之”是“知”音誤,丙本“縱”是“終”音誤。(P184

按:此二字應作“終之”,猶言“總之”、“總歸”、“終究”。

32幼齡割愛願投真,未報慈顏乳哺恩

任校:乙本“願”寫“”。(P1340

項校:乙本所寫乃“豫”字之誤,甲本此字寫“𥎀”,乃“預”字之誤,同“豫”。丙本此字寫“異”,乃“豫”字音誤。此字當作 “豫”,同“預”。《總編》作“願”,沒有根據。預投真,即預出家,謂未到出家年齡,而預先出家也。(P188

按:《玄應音義》卷17引《蒼頡篇》:“預,安也。”《玉篇》:“預,樂也。”《爾雅》:“豫,樂也。”本字為悆,《說文》:“悆,喜也。”《玉篇》:“悆,悅也。”字或作悇,《集韻》:“悇,樂也。”

33)念念精進須向前,菩提煩惱難瞭解

任校:末“瞭解”二字,原寫“簡”,丙本寫“撩蕳”……佛書內用“料簡”曰:“言於義理,量裁簡別也,為‘解釋’之異名。”《大部補注》曰:“料者,理也、量也。簡與揀同。”按其說近於望文生義。實則“料簡”、 “簡”、“撩簡”均“瞭解”之音異耳。(P1419

項校:《大部補注》之說不誤,此語正體作“料簡”,揀擇、甄別之義,並非“瞭解”之音異。(P203

按:項說是也。然本字當為“撩柬”。原寫“簡”,丙本作“撩蕳”,撩用本字,簡、蕳用借字。《說文》:“撩,理也。 ”《玉篇》:“撩,撩理也。”今則作“料理”。《爾雅》:“柬,擇也。”《集韻》:“柬,《說文》:‘分別簡之也。’ 或從手。”《廣雅》:“揀,擇也。”

34)不信諸天甘露蜜,魔軍眷屬出來看

任校:(甲本)“信”寫“宣”己同,茲從乙。丙本“信”寫“宜”。(丁本)寫“不籍之天甘露蜜”。(P1434

項校:此字應是“藉”字,乙本信是借字形誤,借同藉,丁本籍當作藉。別本宣、宜皆非。“不藉”即不看重的意思。(P206

按:宣為宜字形誤,宜即“以為宜”之意。乙本作“信”,《廣韻》:“信,重也。”丁本作“不籍之天”,籍讀為惜,《廣雅》:“惜,愛也。”項引例“不藉”,藉亦讀為惜,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5:“藉,猶顧也。藉字亦有與顧字聯用者,則曰‘顧藉’,猶言顧惜或照顧也。”“之天”即“諸天”,之讀為諸,不煩舉證。

35輪回三惡道,六趣在死生

項校:“在”字為“任”字形誤。(P210

按:在,猶言任隨,不煩改字。《漢語大詞典》:“在,聽憑;由。《史記·蘇秦列傳》:‘大王誠能聽臣,臣請令山東之國奉四時之獻,以承大王之明詔,委社稷,奉宗廟,練士厲兵,在大王之所用之。’”[一一O四]首“讀書便是在身寶”,任氏據[O八五六]改“在”為“隨”,殊可不必(P1561)。項校謂“‘在’字自可通,‘在身’即自身。” (P221)亦可商。

36)被他將衣面上蓋,合眼瞑瞑不解睜

任校:(原本)“睜”寫“嗔”P1568

項校:原寫“嗔”字是,發怒之義。(P225

按:任校得其誼,而未得其字。嗔讀為瞋,《說文》:“瞋,張目也。”字或作眒,《集韻》:“眒,張目也,或作瞋。”此文“嗔”正“張目”之義,與“合眼”相對。不解,猶言不能。《漢語大字典》:“解,能夠、會。”

37)食時辰,若時節,善女善男聽我說

項校:“若”當作“苦”。“食時”為用餐食肉之時,自佛教戒殺生觀點視之,故云“苦時節”也。(P228

按:若,猶此也,訓見王引之《經傳釋詞》卷8

38自修行,辨前路,吃著殘年能幾許

任校:(甲本)“辨”寫“辦”乙本“辨”寫“辯”P1654

項校:甲本“辦”字是,乙本“辯”字乃“辦”字之誤,改作“辨”字又增新誤。(P233

按:辯同辦,《說文》:“辯,治也。”桂馥《說文解字義證》曰:“辯,字或作辦。”《漢書·食貨志》: “明年,天子始出巡郡國。東度河,河東守不意行至,不 ,自殺。”“辯”即“不辦”

 

 

 

 

 

 

 

 

 

 

 

 

 

 

 

 



[1]轉引自馬敘倫《莊子義證》卷1,收入《民國叢書》第5編,商務印書館1930,第3頁。

[2]轉引自《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090頁。

[3]黃侃字通》,收入《說文箋識》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61頁。

[4]聞一多《莊子內篇校釋》,收入《聞一多全集》第2卷,三聯書店1982年版,238頁。朱慶之根據佛典“野馬”用例,云:“所謂‘野馬’,即一種可以造成海市蜃樓的異常空氣現象……就是郭象所謂的‘遊氣’,佛典所謂的‘炎氣’。”茲所不取。朱慶之《“野馬”義證》,《古漢語研究》1990年第2期。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0年3月9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3月10日



点击下载附件:0634《敦煌歌辭總編匡補》劄記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