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楼徐公所言代表了收藏界大多数人的看法,我原则上同意.
不过说到古越族(包括句吴)的民族是否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或者符号还有待研究.
西周-战国中期这一阶段,生活在长江下游一代的百越族,其风俗语言,宗教信仰等等和中原诸夏迥然有别,被华夏民族称为"蛮夷",其蛮夷程度大大超过楚人.
江南百越民族是否有自己的独特文字体系,现在只发现是少量青铜器上的"鸟篆"文字,但是这类文字严格意义上属于楚系文字,而且都是吴越上层高级贵族具有一定观赏或者礼仪性质的文字,如"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的鸟篆.
但是,百越民族自身有无自己的民族文字体系或者文字雏形?我觉得是应该是会有的,在两广一带春秋战国墓出土的一些印纹硬陶上也经常出现一些奇特的文字或符号.
一般写在简帛或者木板上的文字符号难以保存,但是刻划在陶器上的一些符号或者文字民间则比较容易保存下来,而且我发现这些符号和新石器--商代流行于靠近长江的中原地区出土的陶文很接近,这两者之间是否有继承关系?对百越民族的构成和起源应该是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