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下,俺说的两套,是指清华简的整理材料,不是指什么多少经,俺对念经完全没兴趣。
另外,经由报刊或记者之类的途径公布的这些可能失真的信息,及其预计可能在社会产生的背离史实的倾向及影响,俺想问一下,清华内部是以多少钱来衡量的啊?
举报
與樓上深有同感~
昨天中午一邊吃午飯一邊聽廣播,一家廣播電臺的前綫記者在報道清華簡的消息,笑得俺差點噴飯——差點就從鼻子裡噴出來啦,那位記者根本沒搞清楚哪頭逢集呢~還記得一句,好像是強調說那些竹簡是用文言文寫的~~~
东山铎: 與樓上深有同感~ 昨天中午一邊吃午飯一邊聽廣播,一家廣播電臺的前綫記者在報道清華簡的消息,笑得俺差點噴飯——差點就從鼻子裡噴出來啦,那位記者根本沒搞清楚哪頭逢集呢~還記得一句,好像是強調說那些竹簡是用文言文寫的~~~
啊…………………………………………………………………………
“文丁還殺掉季歷!答案是因為文王是大任之子!”
史有季历之困,非有文丁杀季历,如若文丁杀季历,还会有:“纣王元年,初封九侯,西伯为昌”吗?!
文丁殺季歷為竹書之言, 信不信皆可, 相同則所不能也 ^ ^
我一直覺得兩件事情
古史歷經傳抄,很多事情或者因為後來的人不明白文意,抄寫時任意解說或是增加文字
於是很多就奇怪了, 像您說的紂王封侯,所謂初封九侯,九侯是指多侯還是後來倒楣不願嫁女兒被殺掉的鬼侯?
西伯為昌,這四字才奇怪, 再若要說,西伯之封也不是紂王之時, 文意而言, 昌為西伯可,西伯為昌可乎?
有的則是看事件的角度問題
比如周平王跟秦襄公的問題, 我們依照秦史記載,是看不出周秦矛盾的,也看不出平王東遷時幽王兩子稱王並立21年的史實, 事實上, 古代哪是那麼君臣父子啊, 兒子為了當王聯合敵人殺掉父王, 多的是哪
文王之立, 季歷又不是只有姬昌一個兒子, 推想還是文丁殺掉季歷, 接下來立了個跟商王有親戚關係的姬昌, 中間隔了武乙, 按照輩分, 紂王差了文王一輩, 等到後來紂王因為東征國力耗損, 周人相對強大. 事情會怎樣, 您說呢?
“推想還是文丁殺掉季歷, ”
推想无边,难敌推算!因此之推算过程很复杂,一言难尽,到此为止。现且推论一下“文丁杀季历”的过程和原因。
据史籍有谓,在《汲冢竹书》未出土之前,古人一直是将“文丁”二字,误看成“文王”二字,认为“文王杀父,大逆不孝”,让文王死后蒙冤近千年!《汲书》之后,文王虽然寃白,然寃情却他移,人们自然偏信于“文丁杀季历”!其实文丁欲杀季历,是在季历伐商时,那时两家不友好,故有两相煎。前嫌已释解,两家和为亲。文王为西伯!
季历为谁死,文丁是否杀季历?周文王最有发言权:被困而亡,亡于塞库,死于战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7-12 12:15 , Processed in 1.06079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