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好啦,請一上兄別動氣啦, 既然王兄是搞有機化學工程的,大家專業要有專業的含量不是嗎?
能討論就討論,不要這樣啦,
王兄搞的這個,也許有一天我搞不好可以拿來包裝成化妝品, 健康食品賣錢啊, 大家發了財也才好捐助復旦古文字中心多買些書還是贊助出版啥的呢
這樣多好啊
王兄啊,你也不要一竿子打翻, 我雖然不認為古文假借的韻等部紐這些是金科玉律, 平常自修也不引用, 可是還是一定要懂那是個啥, 畢竟師父教徒弟是有規矩的, 咱們外行想興趣多學些, 這個就不是該爭執的事情是唄
[此主题已被 ryknight 在 2009-2-24 2:26:50 编辑过]
我们今天面对的现状是:古文字考释的成就与理论方法上的总结不太相称。因而造成了在古文字的考释上,长期存在着两种截然相悖的方法的抗争。一种方法是建立在科学的文字符号观基础上,坚持“以形为主”的基本原则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另一种方法则是把文字当做图画,采用“看图识字”,“猜测想象”的手段,将古文字考释引入歧途。由于这种“看图识字”错误方法的易于掌握,使得一些初学古文字的人或古文字学界外的学者常常加以仿效。经常是臆说争放,奇想竞呈,将古文字考释视同儿戏。致使许多不明真相的人或是被臆说奇想吓倒,以为此中“高深莫测”,从此不敢接触;或是看破个中“奥妙”,转以为古文字考释“不过如此”,从此将古文字考释视为“射覆猜谜”。
任何学科的发展提高,都有赖于理论和方法上的总结。在几次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年会上,“怎样考释古文字”都被列为重点讨论的问题。正像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1前人在古文字考释上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而我们今天既要消化吸收前人这方面的成果,同时也要进行充实和提高。一些人对古文字形体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对前人的考释成果良莠不分,对成功的经验视而不见,片面地认为古文字考释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理论和方法,这是非常错误的。造成一些人持有这种看法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同时也表明古文字学界在理论和方法的总结上工作做得不够。对于前人的成功经验,许多学者早就在平时的研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和检验,但是往往缺乏理论和方法上的总结和概括,缺乏对古文字的构成演变规律的说明和阐述,这一点是大家都深刻认识到并亟待加以弥补的。
古文字考释绝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艰深”,它是有方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的科学。古文字考释也绝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人皆可为”的“猜谜”。只有对古文字形体的构成演变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人,才具有考释古文字的能力。我们需要对前人的成功经验进行全面的清理,更需要从考释古文字的最新、最高成果中总结归纳古文字考释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切不可忽视这一基础理论工作的重要性。古文字考释的实践会充实古文字考释的理论和方法,而古文字考释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结,又会大大促进古文字考释的实践。这一工作要避免“小家不能”“大家不为”的局面。呼吁古文字学者齐来构筑这一理论大厦的基石,使古文字考释真正成为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科学的考释方法的学科。
——《古文字构形学》222-223页
[此主题已被 凡物流形 在 2009-2-24 12:14:23 编辑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7-14 09:34 , Processed in 1.05232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