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历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一个关于曹操墓的小小问题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1#
发表于 2010-1-30 18:21 |只看该作者

汲冢古书是由于盗墓而出,现在看来这次盗墓反而是立了大功的。若非当时被盗,现在即使将该墓完整发掘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发现了。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2#
发表于 2010-1-31 08:00 |只看该作者

那“盗墓有理”?什么逻辑?

只要结果,不管手段。

改天有人去你家里将所有东西拿走,再给你留个条子“你肯定要死去,这些东西就代为保留,使其充分发挥余热了”。如何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3#
发表于 2010-1-31 08:00 |只看该作者

只是对一件具体事件的看法,意思的是中原墓葬类似竹简的材质难以保存,何来“盗墓有理”?楼上火气不必这么大,说话厚道一点好。

dgcf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4#
发表于 2010-1-31 20:03 |只看该作者

现在都是战国楚墓里竹简出土的比较多,却没见什么晋简、鲁简、齐简,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或者说中原地区的古人没有拿竹简陪葬的习惯?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5#
发表于 2010-1-31 20:44 |只看该作者

楚简出土的多,不见得其他地区就没有竹简陪葬的。河北不就有定州简吗,山东也有银雀山简,只是近年出土的楚简较多而已,或者由此可推断说南方一带盗墓较为猖獗?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6#
发表于 2010-1-31 23:40 |只看该作者

哈哈,淡定?各位可考虑过“学术伦理”?

不择手段、不问来路难道是今天“学人”之“道”?

“盗亦有道”,那学者之“道”为何?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7#
发表于 2010-1-31 23:53 |只看该作者

如果历史上、现在都没有盗墓发生?那今天大家可以用来研究的东西难道不是更多?

实在搞不明白,来这个学术论坛的人,应该都经过了多年的良好教育,应该能明辨是非,但怎么还能反过来去感谢强盗?怎么当有人出面反驳时,不仅不加以支持,反而还站出来说“和事老”式的劝说什么什么的“淡定”?

那是不是大家还要去顶礼膜拜的去感谢八国联军?感谢日寇?感谢那些将中国历代文物掠夺放置在他们博物馆、图书馆里面的强盗?难道你们真的这么感谢那些掠夺过中国的强盗?

没有基本善恶观的学者,往往都沦落成强盗的帮凶。

法西斯手下的那些专家、学者的所作所为,不知诸位是否以为明鉴。

不能旗帜鲜明的反对错误,反而乐而观之,难道是今天学人之态?

人人都“独善其身”,那其“身”何正?

这种“正”还是不要也罢。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8#
发表于 2010-2-1 00:47 |只看该作者

进程兄说“学术伦理”,这是合适的。只是你的“打比方”让淄泷兄有点难受了。淄泷兄思考素来独出一格,他只是就事论事而已,说的也是特例,意思肯定并非盗墓有理。
dgcf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9#
发表于 2010-2-1 00:59 |只看该作者

这里不会有谁不知道《竹书纪年》《穆天子传》是怎么发现的吧?说太远了就偏离方向了。

[此主题已被 dgcf 在 2010-1-31 17:00:50 编辑过]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20#
发表于 2010-2-1 01:24 |只看该作者

但是作为火把而毁坏的了,大家难道就不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7-6 02:06 , Processed in 1.0815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