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温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说“弗叚組”的“叚”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1#
发表于 2009-3-2 20:28 |只看该作者

呵呵可能是我理解错了,多谢指教。但从一上的例子看,又好像是指中古而言。无论上古还是中古

捶——藉”总算吧。

先声明一下,我举例不是想证明自己观点是对的。我举例只是说有可能成立,因为把“叚”读为“果”,确实是小概率事件。

[此主题已被 小温侯 在 2009-3-2 12:46:03 编辑过]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2#
发表于 2009-3-3 19:10 |只看该作者

所谓“歌鱼相通”大概是有条件的

“歌鱼相通”的例子见董珊先生文(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525

几乎都是舌齿音,可靠的见系的例子似未见。

陈昭容(1990《从古文字材料谈古代的盥洗用具及其相关问题》,史语所集刊714)指出“春秋战国长江中下游楚、吴、蔡等地,曾经把匜字写作从“与”声或“与”声。

考虑到“与”和“举”的关系,勉强和中古见系有关。

主题

好友

0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13#
发表于 2009-3-3 21:51 |只看该作者

魚歌二部可通亦見

李家浩:《攻敔王姑義 劍銘文及其所反映的歷史》,《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301~302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9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7-1 19:24 , Processed in 1.0629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