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1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篇发在盛世网求教的铭文 供大家欣赏考证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IMG_1388.jpg

[此主题已被 admin 在 2011-12-8 14:29:28 编辑过]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2#
发表于 2011-5-28 08: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已被 金滕 在 2011-5-28 9:35:55 编辑过]

主题

好友

0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3#
发表于 2011-5-28 19:17 |只看该作者

召生乍祰曹媵鼎簋,其用左右祰叔、祰曹其萬年子子孫永寳用。

銘文中直接釋寫為“曹”的字,原形從女、早聲(早原形從月(夕)、棗聲),讀為曹姓之曹。

其中,祰字從“屮”(“造”所從,詳參陳劍先生文),疑讀為郜國之郜。西周之郜國為姬姓諸侯,所以据讀音猜測祰可能讀為郜。据經傳說文,祰從告聲,不從屮,但是古文字資料中的“郜”兩种寫法都有(從屮,見西周晚期伯家父簋蓋04156、奉之新郜戈11042、析君墨肩戈11214、羕陵公戈11358等;從告的,見郜史碩父鼎小校2.88.2,西周晚期),所以此字的聲旁,很可能很早就發生了訛誤。

 

[此主题已被 战国时代 在 2011-5-28 11:18:06 编辑过]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4#
发表于 2011-5-30 05:01 |只看该作者

鼎铭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5#
发表于 2011-5-30 19:43 |只看该作者

 

很漂亮的铭文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6#
发表于 2011-5-31 06:59 |只看该作者

1.銘文中直接釋寫為“曹”的字,原形從女、早聲(早原形從月(夕)、棗聲),讀為曹姓之曹。

案:棗聲是否易為從卉聲,訓為疾的拜字偏旁

2.祰字從“屮”

案:其“屮”形往下彎,符合“造”字的特點,而不同於“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7-5 14:51 , Processed in 1.0579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