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224|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尹至》簡1“【夕彔】至在湯”的一條可能的材料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21: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清華簡《尹至》簡1有一句話:

惟尹自夏徂亳,至才(在)湯。

1.其中的“”字,原整理者讀為“逯”,認為意為“行也”。

2.復旦讀書會指出其說可疑,讀爲何詞待考。

3.單育辰先生屬上與“亳”連讀為“亳麓”。

4.郭永秉先生將“”字属下读,認爲:“”見於甲骨,合集20964 21310“乙巳雨”,黃天樹先生疑“”即甲骨文夜間時稱“中”之省,應當是正確的(《殷墟甲骨文所見夜間時稱考》,見《黃天樹古文字論集》185-188頁);頗疑“至在湯”之“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2#
发表于 2011-2-11 21:14 |只看该作者

呵呵,新年來到,開個玩笑~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3#
发表于 2011-2-11 23:05 |只看该作者

曹沫之陣簡50“[夕/彔](祿)[竹/雀](爵)有常”,“夕”作聲旁的話該怎麼讀呢?

[此主题已被 草曷 在 2011-2-11 15:08:34 编辑过]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4#
发表于 2011-2-11 23:44 |只看该作者

看來兩個推測錯誤。

不過,[夕/彔]字之意照上面的解釋還是可通的。

“屈到,字子夕”這條材料,也許祇能用來說明“[夕/彔]至”的“[夕/彔]”爲何從“夕”作吧~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5#
发表于 2011-2-11 23:56 |只看该作者

」仍以釋作「彔」聲為宜,除草曷兄舉〈曹沫之陣〉外,此旁又見包山簡262,文例作「綠裏」,相同的文例望山、仰天湖都出現過,就是「綠」字無誤,可見「彔」是聲符。(包山簡262的「綠」字,《楚系簡帛文字編》將「夕」形誤摹作「26×15」頁898)

主题

好友

0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6#
发表于 2011-2-12 00:06 |只看该作者

有學者認為曹沫之陣的[夕/彔],其上的“夕”是增添的聲符。如其說,則[夕/彔]用為祿或夕就不意外。“惟尹自夏徂亳,至才(在)湯。”的若讀為夕,可以參照:

1.《左傳》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孔穎達疏:“旦見君謂之朝,莫見君謂之夕。”

2.《景公瘧》03:“晏子夕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7#
发表于 2011-2-12 00:25 |只看该作者

如果認爲甲骨文中的“[夕/彔]”字與楚簡此字是一脉相承的話,

則黃天樹先生文中所舉出的幾個從“夕”作的表夜間時段的字,如[夕/寅],[夕/彔],[夕/喪](對應“昧爽”)等,顯然可作爲推測“夕”是聲符的反證~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8#
发表于 2011-2-12 00:30 |只看该作者

王引之對“楚屈到字子夕”條關於“到”與“夕”的解釋,祇是一種說法,或許還有更好的說法吧~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9#
发表于 2011-2-13 19:11 |只看该作者

或许原整理者读为“逯”是对的,但训为“行也”恐怕不合适。《广雅·释诂》:“逯,及也。”《集韵》:“逮,及也。古作逯。”“逯至”即“逮至”或“及至”,都是古书里常见的词语。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10#
发表于 2011-2-14 20:37 |只看该作者

俺猜想,所謂的——《集韵》:“逮,及也。古作逯。”——

這裡的“古作”之字形應該是字形訛誤,《廣雅》裡的似乎也是誤字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4 17:29 , Processed in 1.0597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