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議程表
會議時間:2013 年 4 月 20、21 日(週六、週日)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視聽教室
2013 年 4 月 20 日(週六) |
時間 |
主持人 |
發言人 |
會議內容 |
08:10-08:30 |
|
|
報到 |
08:30-08:45 |
李隆獻 |
|
開幕式
中國經學研究會常務監事蔡信發教授致辭 中國經學研究會理事暨祕書長陳逢源教授致辭 |
場次 |
地點 |
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討論人 |
第一場
08:45-10:25 |
演講廳 |
蔡信發 |
Stephen Durrant
(杜潤德) |
Translating Zuozhuan into English:Looking Back
on a Ten-Year Projec(t 英譯左傳:十年歷程回溯) |
鄭毓瑜 |
連清吉 |
吉川幸次郎的中國經學論―中國人以經典為生
活的規範― |
張寶三 |
賴貴三 |
韓儒茶山丁若鏞《易》學析論 |
蔡振豐 |
10:25-10:45 |
與會學者合影留念、茶敘 |
第二場
10:45-12:30 |
演講廳 |
林慶彰 |
莊雅州 |
《毛詩品物圖考》述評 |
林慶彰 |
蔡宗陽 |
《詩經》比與興的辨析 |
胡楚生 |
黃忠天 |
《易經》與《詩經》象徵義涵與兩書互動關係
研究 |
何澤恆 |
12:30-14:00 |
午餐、小憩 |
第三場
14:00-15:40 |
演講廳 |
何澤恆 |
陳睿宏 |
圖書易學的延續與開展──論元代張理圖書易 學之重要內涵 |
賴貴三 |
謝綉治 |
從管何之論與殷孫之辯看魏晉清談中的易學型態 |
盧桂珍 |
黃啟書 |
京房易學的另一面貌──以兩《漢書》材料為例 |
陳睿宏 |
視聽教室 |
葉國良 |
林宏明 |
試說「數罟不入洿池」的數罟 |
劉文清 |
李存智 |
經傳注疏「舍」、「舒」、「余」音義考 |
金周生 |
林宏佳 |
先秦君臣用語管窺 |
季旭昇 |
15:40-16:00 |
茶敘 |
第四場
16:00-17:40 |
演講廳 |
胡楚生 |
葉國良 |
論劉師培的《周禮》研究 |
陳鴻森 |
邱德修 |
《禮記.鄭注》對釋讀二聲字之貢獻──以〈中
庸〉、〈緇衣〉為例 |
周鳳五 |
姬秀珠 |
《儀禮》三獻之禮 |
彭美玲 |
視聽教室 |
張高評 |
劉文強 |
孔子與陽虎 |
張高評 |
張曉生 |
《春秋.文公二年》「躋僖公」相關問題初探 |
蔣秋華 |
陳溫菊 |
駱成駫《左傳五十凡例》評介 |
張曉生 |
18:30-21:00 |
晚宴 |
2013 年 4 月 21 日(週日) |
場次 |
地點 |
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討論人 |
第五場
08:50-10:30 |
演講廳 |
周鳳五 |
季旭昇 |
《清華一.皇門》篇「大門宗子埶臣」解 |
徐富昌 |
陳 致 |
金文與詩經斷代釋例 |
邱德修 |
蔡錦昌 |
從古今文學之辨解釋詩三百何以無邪 |
車行健 |
10:30-10:50 |
茶敘 |
第六場
10:50-12:30 |
演講廳 |
許錟輝 |
王初慶 |
孔廣森《公羊通義》微言辨 |
鄭卜五 |
張高評 |
敘事義理二分與朱熹之《春秋》學 |
劉文強 |
李隆獻 |
《春秋》三《傳》「魯隱公敘事」芻論 |
王初慶 |
12:30-14:00 |
午餐、小憩 |
第七場
14:00-15:40 |
演講廳 |
夏長樸 |
李若暉 |
燔詩書 明法令──略論秦制的經學影響 |
夏長樸 |
吳智雄 |
徐邈《春秋穀梁傳注義》析論 |
楊濟襄 |
曾聖益 |
《欽定春秋傳說彙纂》對乾嘉時期春秋學的影響 |
張素卿 |
視聽教室 |
王初慶 |
田富美 |
方宗誠尊朱思想及其《論語》學初探 |
陳志信 |
林碧玲 |
徐復觀論《大學》原義探究 |
陳昭瑛 |
15:40-16:00 |
茶敘 |
第八場
16:00-17:40 |
演講廳 |
梅 廣 |
陳逢源 |
「其味深長,最宜潛玩」──朱熹《四書章句集
注》叮嚀之分析 |
伍振勳 |
齊婉先 |
程頤《論》、《孟》經解對先秦儒家仁、聖概念
之詮釋 |
林啟屏 |
陳志信 |
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語文字之閒:論《四書章
句集注》對聖賢授受語境的承繼與開展 |
吳冠宏 |
視聽教室 |
莊雅州 |
彭美玲 |
漢儒三代質文論脈絡考察 |
李若暉 |
張曉芬 |
以實心勵實行,以實學求實用──論紀昀《四庫
全書總目提要》中的經世思想 |
楊晉龍 |
錢奕華 |
融六經以讀莊,則莊無忤:明清時期經學與莊
學之交融 |
徐聖心 |
17:40-18:00 |
閉幕式
臺灣大學文學院陳弱水院長致辭 |
18:30-21:00 |
晚宴 |
◎主持人發言 5 分鐘,發表人宣讀 15 分鐘,討論人評論 10 分鐘,開放討論 20 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