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1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生称谥”问题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12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6: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Ngguls 于 2013-4-25 16:33 编辑

涂白奎《內史亳觚與西周王號生稱》([url]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88[/url])认为西周王号为生称,但他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天子死后七个月才制谥)之上而得出的结论。

 

《白虎通》成书于东汉,其内容与周代史实有较大出入。《白虎通·谥篇》所言的“所以临葬而谥之何?因众会欲显扬之也。”不可作为证据。

 

《左传·文公元年》:“冬十月,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諡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穆王立,以其為大子之室與潘崇,使為大師,且掌環列之尹。”从这一段可知,周代制谥发生在死者死后不久,《白虎通·谥篇》所反映的并非真实的周代礼制。

1

主题

0

好友

12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2#
发表于 2013-4-25 16: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gguls 于 2013-4-25 16:32 编辑

須臾高+在+2012/6/18+7:11:44+评价道:第4楼如果還不夠,成王時獻侯鼎總可以吧?+我不懂為什麼您說沒有直接證據?+

 

余案:獻侯之“獻”为氏,非谥。成王时代,谥法尚未普及到诸侯,齐国前4代、宋国前4代、鲁国第1代、晋国前2代、蔡国前3代、曹国前3代君主皆无谥可作为证据,所以“獻侯”断无可能是谥号。

如果“獻侯”为“生称谥”,岂不是安成公何无忌、康王赵构、恭亲王奕也是“生称谥”?因为安、成、康、恭都是谥法用字。

点评

Ngguls  %E5%91%A8%E4%BB%A3%E6%9C%89%E9%BD%90%E3%80%81%E9%83%91%E3%80%81%E8%83%A1%E3%80%81%E6%88%B4%E3%80%81%E6%88%90%E3%80%81%E5%85%B1%E3%80%81%E5%A4%B7%E7%AD%89%E9%82%A6%EF%BC%8C%E8%80%8C%E9%BD%90%E3%80%81%E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5 16:47

1

主题

0

好友

12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3#
发表于 2013-4-25 16:47 |只看该作者
Ngguls 发表于 2013-4-25 16:31
本帖最后由 Ngguls 于 2013-4-25 16:32 编辑

須臾高+在+2012/6 ...


周代有齐、郑、胡、戴、成、共、夷等邦,而齐、郑、胡、戴、成、共、夷(例如:齐仲(鲁公子友之子)、燕郑侯、齐胡公、宋戴公、卫成公、鲁共公、曹夷伯)同时也是谥法用字,现在又增加了“献”一例。金文中还有生称的武公、穆公、定伯,武、穆、定皆是氏,只是巧合与谥法用字相同罢了。

1

主题

0

好友

12

积分

普通用户

Rank: 1

4#
发表于 2013-4-25 17: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gguls 于 2013-4-25 17:07 编辑

十五年趞曹鼎铭文:“隹(唯)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龏(共)王才(在)周新宫,旦,王射于射卢(庐),史趞易(曹锡)弓矢、虎卢、九、胄、毌、殳,趞(曹敢)对,(曹)(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乍(作)宝鼎,永乡倗(飨朋友)。”有人据铭文中的“共王”认为西周王号为生称,其实不然,“共王”为共王死后趞曹作器追述往事时对先王的称呼。

 

《南史》:尚书仆射殷景仁爱其才,言次白文帝,言“臣小儿时便见此文,而论者云是惠连,其实非也”。文帝曰:“若此便应通之。”——————————刘义隆说话的时候还活着呢,莫非文帝也是生称谥?所谓的“西周王号为生称”与此性质完全相同。

5#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4 06:57 , Processed in 1.0609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