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甲骨文之“勿”(兼及帛书之“凡”) [打印本页]

作者: 北方之勇者    时间: 2009-1-5 07:11
标题: 甲骨文之“勿”(兼及帛书之“凡”)

 

甲骨文之“勿”(兼及帛书之“凡”)

 

我们经常会在甲骨卜辞中看到这个已经定论的甲骨文 “勿”字形,尤其是在同文互贞时,相对应的文字内容,只此一字之差,现有的解释为正反两个方面的贞问。

然而这个“勿”字形又有着区别很明显的不同字形,同时还有多笔少笔的现象出现。

而说到甲骨文的这个“勿”,不能不提“凡”

作者: 坐持无道    时间: 2009-1-5 08:00
标题:


作者: 北方之勇者    时间: 2009-1-6 08:00
标题:

 

下面这些与有关的字形中为什么没有发展出“凡”形来?谁能解释一下(尤其是那些光是给文章加负号的先生们)。


作者: 北方之勇者    时间: 2009-1-6 19:20
标题:

楼上的图中,我们看到29×50字形表示的是事物的主体或某一空间,某一区域的中心。

旁,在某一区域的旁边。

南,以某一区域为中心的所示方向(五行南方为火)。

兴,以某一区域为中心的行动。

同,主体事物的相同和一致性。

动物类字形:动物的身体部分(主体表示)。

器物类字形:器物的主体部分。

完整动物字形另外附加29×50符,表示在某一区域或某一空间里。

================================================

基于以上的判断,现在被释读为“鳳”的字形中29×50符不可能是所

谓的声符,应该是表示某一区域的中心,而恰恰是凤本身是

符,这个甲骨文“鳳”字形应该就是“风”字。

而不带“29×50”符的才是“凤”字本身,音符为“朋”。

这个29×50字形是《说文解字》中“𠔼”字。

 

 

[此主题已被 北方之勇者 在 2009-1-6 16:18:12 编辑过]


作者: 北方之勇者    时间: 2009-1-7 00:26
标题:

作者: 鬼吹灯之首    时间: 2009-1-7 01:00
标题:

北方之勇这位朋友:我看你在网站上发了不少东西,下了很多功夫,真是值得钦佩。不过我出于好意奉劝你,你搞得太费劲了,完全不对路子。可惜你花的功夫了。如果你潜心读读学术界的正经好文章,潜心研究一下,先在路数上把握一下方向,就不会这么搞了。太可惜了,太可惜啦。


作者: marc    时间: 2009-1-7 01:29
标题:

你好

[现在被释读为“鳳”的字形中29×50符不可能是所谓的声符,应该是表示某一区域的中心,而恰恰是凤本身是符,这个甲骨文“鳳”字形应该就是“风”字。而不带“29×50”符的才是“凤”字本身,音符为“朋”。

----------------------------------------

我兄可參看一下四方風那塊,你說的剛好顛倒,有29×50的是鳳,沒29×50的才是借字風

29×50這東西是帆,古音讀起來應該像朋,請注意古時候不會有[區域的中心]這種現代抽象概念的字,不能夠以現代的想法去套用在古人身上.

當然這裡有個弔詭的地方是聲母變動的問題,

您舉的同,從口凡聲,古音卻是/tang/(同),卻同時有/kang/(共)的音,齒喉差異(彤紅)這是到現在解決不了的事情, 旁從方央得聲,可能是重複諧聲,另外興是動的異寫,古音就是/tang/,南字本意是越族的銅鼓,完全象形,底下的29×50只是巧合,謹供參考

(謝謝您貼文,我擅自複製了一些字形私用,請原諒)

 

 


作者: 北方之勇者    时间: 2009-1-7 02:39
标题:

謝樓上鬼吹灯之首 朋友的提醒與建議。

 


作者: 北方之勇者    时间: 2009-1-7 02:46
标题:

marc 兄也謝您貼的回復,圖片字形可隨便取用,不必客氣,這要謝復旦古文字中心站,很多資料都來源于這里的。

另兄說的“四方風”我沒有資料,可否提供。

[此主题已被 北方之勇者 在 2009-1-6 18:49:35 编辑过]


作者: 北方之勇者    时间: 2009-1-7 05:04
标题:

marc 兄所說“鳳”帶不帶29×50字形的問題,《說文解字》提供了兩個古文“鳳”,是支持“朋”為音的一個例證。

另外,還有些看法,請看附圖:

如果唐代的《碧落碑》里的是“尤”的话:那古人真的很有创意,将小篆的“尤”(尤异于凡也)加一点,就是“凡”了。而我们的現代简化字专家更有想象力,尤上加一撇,就成“龙”了。


作者: 北方之勇者    时间: 2009-1-7 08:00
标题:

29×50這東西是帆,古音讀起來應該像朋,請注意古時候不會有[區域的中心]這種現代抽象概念的字,不能夠以現代的想法去套用在古人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的古人當然不會說"區域的中心",這只是在下通過觀察那些字形總結出來為了簡明表述這個字的今人能夠理解的概念罷了。

至于古人是如何表述的我們不知道。也沒人能告訴我們。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自己歸納總結吧~與所謂“套用”是沒有關系的吧~

說到“套用”,marc 兄的“帆”好像是這樣的吧~因為沒有證據表明甲骨文時期還存在什么所謂的”帆”吧~

 


作者: 北方之勇者    时间: 2009-1-11 07:22
标题:

marc 兄提到的“四方风”的研究发现,对这个“风”又有了新的看法:这个被现在释读为“风”的字形——《说文解字》释读为“鳳”“朋”的字形,可能是表示“方”向的“旁”字,字形的关系虽然不是很明显,但字意是适用的。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