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二年
秋八月庚辰(001),公及戎盟于唐。
十有二月乙卯(002、01),夫人子氏毙。
1.根据张培喻编着的《春秋朔闰表》(以下简称《张表》),这一年的正月朔日在乙亥日,而从《春秋经》记事历日来看,正月朔日应该在乙巳日。八月庚辰日至十二月乙卯日的间距为95天,若每个月平均以29.5天计算,合3个月另7天。八月至十二月之间相隔3个月,这就表明,庚辰日在八月末,乙卯日在十二月初。由于,庚辰日在八月辛未朔之后9天,十二月乙卯日在十二月己巳朔之前14天。因此,这一年的历月月首有可能在朔望月的上半月,即上弦日前后。
隐公三年
春王二月,己巳(003),日有食之。
10.七月丁亥日至八月壬辰日,其间相距5天。根据《张表》,丁亥日在七月庚午朔之后17天。壬辰日在八月庚子朔之前8天。这就表明鲁桓公十二年八月的月首不在朔日,而是在下弦日前后。
冬十有一月……
丙戌(041),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丙戌(041),卫侯晋卒。
11. 在以上2条含有年、时、月、日干支的记事中日干支重复。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042),战于宋。
僖公元年
秋七月戊辰(087、07),夫人姜氏毙于夷,齐人以归。
冬十月壬午(088、08),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郦,获莒挐。
十有二月丁巳(089),夫人氏之丧至自齐。
15.由《春秋经》中“十有二月丁巳”的历日干支可知,本年的正月朔日应该是在乙亥日。七月戊辰日至十有二月丁巳日的间距为169天,若每个月平均以29.5天计算,合5个月另22天。
作者: walhyh 时间: 2012-6-12 08:00 文公元年 二月癸亥(131),日有食之。 夏四月丁巳(132、11),葬我僖公。 冬十月丁未(133、12),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頵。 21.由“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可知,这一年的正月朔日应该是甲午日。根据《张表》,丁巳日在四月壬戌朔前5天。丁未日在十月己未朔之前12天。因此,这一年的月首不在朔日,而是在朔望月的上弦日附近。 于是闰三月,非礼也。 文公二年
作者: walhyh 时间: 2012-6-12 08:00 宣公九年 九月…… 辛酉(180),晋侯黑臀卒于扈。 冬十月癸酉(181、24),卫侯郑卒。 31.根据“九月……辛酉”的记载,这一年的正月朔日应该在癸亥日。九月辛酉日至十月癸酉日,相距12天。根据《张表》,辛酉日在九月己未朔之后2天。癸酉日在十月戊子朔之前15天。所以,这一年十月月首不在朔日,而在壬戌日(辛酉日的次日)至癸酉日之间。即在朔望月的上弦日的前后。 宣公十年 夏四月丙辰(182),日有食之。
作者: walhyh 时间: 2012-6-12 08:00 襄公五年 十有二月…… 辛未(248),季孙行父卒。 39.因为,元年、二年的月首在上弦日的前后。而三年、四年的月首在下弦日的附近。所以,二年和四年中很可能各有一个月首转换的月份。这就表明,在元年至五四年期间,每过一年后就会设置一个月首转换的月份,并且以四年为一个周期。 襄公六年 春王三月壬午(249),杞伯姑容卒。 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襄公七年
作者: walhyh 时间: 2012-6-12 08:00 昭公元年 六月丁巳(296、37),邾子华卒。 冬十有一月己酉(297),楚子麇卒。 49.六月丁巳日至十一月己酉日,相距172天,若每个月平均以29.5天计算,合5个月另25天。显然,丁巳日在六月月首,己酉日在十一月月末。根据《张表》,六月丁巳日在五月己酉朔之后8天。可见这一年中的月首不在朔 哀公元年 ……夏四月辛巳(370),郊。 哀公二年 春王二月……癸巳(371),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 邾子盟于句绎。 夏四月丙子(372),卫侯元卒。 秋八月甲戌(373), 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铁,郑师败绩。 哀公三年 夏四月甲午(374),地震。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作者: walhyh 时间: 2012-6-12 08:00
标题: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