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繫年》的「蔡」字 [打印本页]
作者: 海天 时间: 2011-12-25 02:08
标题: 《繫年》的「蔡」字
《繫年》的「蔡」字有兩種寫法,絕大多數寫作「
」,表示蔡國及下蔡(簡107),跟《包山》的書寫習慣相同。參見李守奎〈包山楚簡姓氏用字考釋〉《簡帛》第六輯,頁227。還有一種寫法是「
」,僅見於簡69、70「
子」,對應《左傳‧宣公十七年》的「蔡朝」,所以「
」可讀為「蔡」。「
」讀為「蔡」也符合楚簡的用字習慣,或因為「蔡朝」是齊國人(見方炫琛《左傳人物名號研究》頁599,2090號),所以寫為「
」以與「
」有所區隔。當然一種可能是《包山》的「
」是指上蔡,參見上引李守奎文,則可能暗示「蔡朝」的族氏來源。, [此主题已被 一上示三王 在 2011-12-24 19:08:28 编辑过]
作者: 海天 时间: 2011-12-25 07:21
标题:
又如《繫年》93「齊莊公光率師以
(逐)欒盈,」此處「逐」意為隨從、追隨。而「晉師大敗【一二一】齊師,齊師北,晉師
(逐)之」、「孚(褒)
(姒)辟(嬖)于王=(王,王)【五】與伯盤
(逐)平王」,後二者意思為追趕、追逐、驅逐。意思不同,所以寫法不同。 ,
作者: 問道 时间: 2011-12-29 02:50
标题:
可能和用字习惯有关。[此主题已被 問道 在 2011-12-28 19:04:49 编辑过]
作者: 海天 时间: 2011-12-29 05:52
标题:
「因襲」、「襲擊」現在都寫為「襲」,《繫年》則是分得很清楚:37-38「懷公自秦逃歸,秦穆公乃召【37】文公於楚,使
(襲)懷公之室。」111「戉(越)人因
(襲)吳之與晉為好。」「
」字形是表示穿衣加服的表意字,用為「因襲」義。
46「我既得鄭之門管巳(已),來
(襲)之。秦師將東
(襲)鄭,鄭之賈人弦高將西」、93「欒盈
(襲)巷(絳)而不果」、94「莊公涉河
(襲)朝歌」。依照唐蘭先生的說法:譶訓疾言也。
敚猶襲奪,襲為蹔取,故利疾速,
襲聲同,故可假用。
應是「偷襲」、「襲擊」的專字。 ,
作者: 問道 时间: 2011-12-29 06:25
标题:
終簋(集成4322)中“追襲”和“永襲厥身”之“襲”用字也不相同,值得注意。
作者: lht 时间: 2011-12-29 07:37
标题:
不是用字习惯不同,而是本来是不同的字(词)。这些字后来不用了,它的意思就归并到假借字上了,属于文字的吞并现象。严格区分的话,可以用袭1和袭2分别表示。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