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關於《系年》的「賓」字 [打印本页]

作者: 海天    时间: 2011-12-20 08:00
标题: 關於《系年》的「賓」字

關於《系年》的「賓」字

 

沈建華教授〈試說清華《系年》楚簡與《春秋左傳》成書〉《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論文》所公佈的《系年》內容有一段說:

襄天〈夫〉人(聞)之,乃(抱)霝(靈)公以(號)於廷曰:「死人可(何)辠(罪)?【51】生人可(何)(辜)?豫(舍)亓(其)君之子弗立,而卲(召)人於外,而(焉)(將)(寘)此子也?」夫=(大夫)(憫),乃(皆)北(背)之曰:「我莫命卲(招)【52】之」,乃立霝(靈)公,(焉)(葬)襄公。【53】

簡文中值得注意的是:「」字,此字顯然與郭店《老子甲》19號簡「賓」作萬勿(物)〇(將)自~(賓)同形。簡文此句對應《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嗣不立,而外求君,將焉『寘』此」,「賓」(幫紐真部,三等開口)可讀為「寘」(章紐真部,三等開口),聲紐的關係如「杓」有市若切和甫遙切兩讀,前者聲母屬章母,後者為幫母。參李家浩:〈楚簡所記楚人祖先「(鬻)熊」與「穴熊」為一人說〉《文史》2010年第3輯頁21。所以《系年》的「」應釋為「賓」讀為「寘」。

,

[此主题已被 admin 在 2011-12-20 5:53:49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admin 在 2011-12-21 21:58:13 编辑过]


作者: 李竞恒    时间: 2011-12-20 08:00
标题:
有道理。且从文意而言,读作“賓”文意不通,作“寘(置)”则义理通顺。
作者: 有鬲散人    时间: 2011-12-21 00:35
标题:
楚文字同形字常見,似不必當作一字,理解為“寘”字之變體似並無困難。
作者: 战国时代    时间: 2011-12-21 00:51
标题:
恐即“真”或“贞”?
作者: 有鬲散人    时间: 2011-12-21 03:13
标题:
戰國老大所言有理,當即“貞”字之變。
作者: 金文    时间: 2011-12-21 04:35
标题:
楚簡“貞”字目形下多無八形,原釋應無誤。讀為“寘”可從。
作者: lht    时间: 2011-12-22 02:38
标题:

 

此為拙文《釋肙》原稿中的一部分,講的是與“宀”字形變作“卜”字形相反的形體現象,後來嫌啰嗦,就刪去了。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