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出版 [打印本页]
作者: 务虚子 时间: 2011-4-24 05:41
标题: 《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出版
作者: 王中江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4
页数: 592
定价: 100.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1185612

新出土简帛文献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周秦哲学史和思想史的难得的一次重建。本书系统论述了新出土简帛文献为古代中国哲学和思想都带来的重要变化:第一是宇宙生成论模式的新知。第二是儒家经典和由经典引导的文明诞生时代的新知。第三是"孔门后学"思想谱系和儒家"心性论"的新知。第四是对东周宗教信仰和神意论的新知。第五是黄老学公共理性和秦国儒家政治伦理新知。
作者: 於菟 时间: 2011-4-25 00:38
标题:
期待中
作者: 在宥 时间: 2011-4-25 04:29
标题:
不用期待,没啥好期待的。搞中哲的人就喜欢走穴到简帛领域,文本层面的东西没搞清楚搞啥个思想吗!
作者: 刘呈缇 时间: 2011-4-25 06:18
标题:
走穴也就罢了,居然还好意思卖这么贵。
作者: 佛客使 时间: 2011-4-25 06:40
标题:
【章節目錄】:
導論: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的變化
一 古代文明形態與「簡帛文明」
二 簡帛文本與思想史文本新知
三 古代哲學和思想記憶的復活
第一編 簡帛文本與古代宇宙生成論
第一章 《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模式和天道觀
一 宇宙原初「統一體」:「太一」與「一」
二 「主輔」生成機能:從「水」到「天」和「地」
三 「相輔」生成機能:從「神明」到「歲」
四 作為原理的「太一」和「天道觀」
第二章 《恒先》的宇宙觀及人間觀的構造
一 「恒先」:宇宙的「原初」及其「狀態」
二 從「域」到「氣」:宇宙的演化和天地的生成
三 「始」和「往」:「萬物」的生成、存在和活動
四 「天下之事」與人間行為的尺度
第三章 《凡物流形》的生成、自然和聖人──圍繞「一」展開的探討並論及學派歸屬
一 作為生成根源的「一」
二 作為「物」的「自然」
三 「聖人」與「執一」
四 結語:學派歸屬
第二編從「三代宗教」到東周時代的信仰
第四章 「災害」與政治和祭祀──《魯邦大旱》的「祭政」與「德政」
一 「災害」與「政事」
二 「禦災」與孔子的「刑德觀」
三 「禦災」與孔子的「祭祀觀」
第五章 《鬼神之明》與東周的「多元鬼神觀」
一 「鬼神」有無的論辨與《鬼神之明》
二 「鬼神」與「善惡」和「賞罰」
三 「鬼神」的超常性及其限制:「明」與「不明」
第六章 《三德》的自然理法和神意論──以「天常」、「天禮」和「天神」為中心的考察
一 「天常」:自然理法和「天時」
二 「天禮」:行為規範和禁忌
三 「天神」:宗教神意論
第三編 心性、美德和境遇
第七章 《性自命出》的人性模式及人道觀──以「性」、「情」、「心」和「道」等概念為中心的探討
一 人性「有善有惡」與《性自命出》
二 作為「情感」之「情」的形態
三 「心「的不同層面及其關係
四 「道」和「禮」、「樂」
第八章 「身心合一」之「仁」與儒家德性倫理──郭店竹簡「 」字及儒家仁愛的構成
一 「身心合一」之「仁」與「同情心」
二 「身體」與「事親」之「仁」
三 「推己及人」與「愛民」、「愛人」之「仁」
四 「萬物一體」之「仁」與「推人及物」
第九章 《窮達以時》與孔門的境遇觀和道德自主論
一 傳世文獻記載與《窮達以時》的異同
二 《窮達以時》與孔門的境遇觀
三 道德主體和道德自主論
第十章 簡帛《五行》篇的「悳」觀念
一 「悳」:「悳行」與內心「養成」
二 「悳」與「和」及「樂」
三 「悳」與「天道」和「天」
第十一章早期儒家的「慎獨論」與「為己之學」及「公共關懷」
一 作為內在道德本性的「獨」
二 「慎」與「慎獨」的層次
三 「道德安身主義」:「慎獨論」與「為己之學」
四 「公共關懷」:「慎獨論」與「內聖外王」
第四編 經典、詮釋和意義
第十二章 儒家經典詮釋學的起源
引言:經典與文明和傳統
一 「六種」文本的編定和趨同
二 「六種」文本的經典化和權威化
三 理解和詮釋:經典整體意義的化約
四 「經典「的相對物──「述」、「解」、「傳」、「說」
第十三章 上博《詩傳》與儒家《詩》教譜系新知
一 竹簡「《詩》傳「的作者
二 「篇題」和《風》《雅》《頌》的編次
三 「《詩》傳」與儒家《詩》學
四 「德」、「王」與「命」
五 「性」、「情」和「志」
第十四章老子「道法自然」實義考論
一 「道法自然「通常解釋的源流及問題
二 「自然」與「萬物」和「百姓(民)」
三 「無為」與「道」和「聖王」
四 「道法自然」與老子哲學的構造
第十五章《老子》的「大器晚成」考證
一 「大器免成」或「無成」的持論
二 「大器晚成」與《老子》不同傳本和解釋
三 「曼」與「晚」及「免」的讀法和語義
四 「大器晚成」與老子哲學中的「成」
第五編 公共理性、規範和政治倫理
第十六章 《唐虞之道》與王權轉移中的多重因素
一 「禪」與「傳」的二分及折衷
二 諮詢、推舉和試用
三 政治繼承與命運
四 禪讓與退休和養生
第十七章《凡物流形》的「貴君」、「貴心」和「貴一」
一 「貴君」:政治目的與政治權威認同
二 「貴心」:統治的內在精神氣質
三 「貴一」:政治主體的客觀化
第十八章 黃老學的法哲學原理、公共性和
作者: haizhuangzi 时间: 2011-4-25 08:00
标题:
好书,值得一读!
作者: jljing2011 时间: 2011-4-25 08:00
标题:
“文明與古代思想”,呵呵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