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尹至》簡1“【夕彔】至在湯”的一條可能的材料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狐    时间: 2011-2-11 21:03
标题: 《尹至》簡1“【夕彔】至在湯”的一條可能的材料
清華簡《尹至》簡1有一句話:

惟尹自夏徂亳,至才(在)湯。

1.其中的“”字,原整理者讀為“逯”,認為意為“行也”。

2.復旦讀書會指出其說可疑,讀爲何詞待考。

3.單育辰先生屬上與“亳”連讀為“亳麓”。

4.郭永秉先生將“”字属下读,認爲:“”見於甲骨,合集20964+21310“乙巳雨”,黃天樹先生疑“”即甲骨文夜間時稱“中”之省,應當是正確的(《殷墟甲骨文所見夜間時稱考》,見《黃天樹古文字論集》185-188頁);頗疑“至在湯”之“ 作者: 小狐    时间: 2011-2-11 21:14
标题:
呵呵,新年來到,開個玩笑~


作者: 草曷    时间: 2011-2-11 23:05
标题:
曹沫之陣簡50“[夕/彔](祿)[竹/雀](爵)有常”,“夕”作聲旁的話該怎麼讀呢?

[此主题已被 草曷 在 2011-2-11 15:08:34 编辑过]


作者: 小狐    时间: 2011-2-11 23:44
标题:

看來兩個推測錯誤。

不過,[夕/彔]字之意照上面的解釋還是可通的。

“屈到,字子夕”這條材料,也許祇能用來說明“[夕/彔]至”的“[夕/彔]”爲何從“夕”作吧~


作者: 佑仁    时间: 2011-2-11 23:56
标题:
」仍以釋作「彔」聲為宜,除草曷兄舉〈曹沫之陣〉外,此旁又見包山簡262,文例作「綠裏」,相同的文例望山、仰天湖都出現過,就是「綠」字無誤,可見「彔」是聲符。(包山簡262的「綠」字,《楚系簡帛文字編》將「夕」形誤摹作「26×15」頁898)

作者: 海天    时间: 2011-2-12 00:06
标题:

有學者認為曹沫之陣的[夕/彔],其上的“夕”是增添的聲符。如其說,則[夕/彔]用為祿或夕就不意外。“惟尹自夏徂亳,至才(在)湯。”的若讀為夕,可以參照:

1.《左傳》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孔穎達疏:“旦見君謂之朝,莫見君謂之夕。”

2.《景公瘧》03:“晏子夕


作者: 小狐    时间: 2011-2-12 00:25
标题:

如果認爲甲骨文中的“[夕/彔]”字與楚簡此字是一脉相承的話,

則黃天樹先生文中所舉出的幾個從“夕”作的表夜間時段的字,如[夕/寅],[夕/彔],[夕/喪](對應“昧爽”)等,顯然可作爲推測“夕”是聲符的反證~


作者: 小狐    时间: 2011-2-12 00:30
标题:
王引之對“楚屈到字子夕”條關於“到”與“夕”的解釋,祇是一種說法,或許還有更好的說法吧~
作者: 王寧    时间: 2011-2-13 19:11
标题:

或许原整理者读为“逯”是对的,但训为“行也”恐怕不合适。《广雅·释诂》:“逯,及也。”《集韵》:“逮,及也。古作逯。”“逯至”即“逮至”或“及至”,都是古书里常见的词语。


作者: 小狐    时间: 2011-2-14 20:37
标题:

俺猜想,所謂的——《集韵》:“逮,及也。古作逯。”——

這裡的“古作”之字形應該是字形訛誤,《廣雅》裡的似乎也是誤字吧~

 


作者: 王寧    时间: 2011-2-15 23:22
标题:
您这么一说,好像很有可能,“隶”和“录”字形的确很相似啊。只能存疑了。
作者: 王寧    时间: 2011-2-20 18:23
标题:

将小狐先生的主贴又仔细看了一遍,把黄天树先生的文也细读了一遍,觉得小狐先生的推测的确有道理。

根据黄先生的介绍,卜辞中的“中【夕录】”是夜晚的时间,也写作“中录”,或简称“【夕录】”,那么可以知道这个字的确是应该从夕录声,夕是义符,录是声符,读音和“录”相同,所以草曷先生指出这个字在《曹沫之阵》中用为“禄爵”之“禄”、佑仁先生指出在包山简里用为“绿”,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卜辞中把“中【夕录】”这个时间也简称“【夕录】”,那么《尹至》中的“【夕录】”自然也可以理解为夜间的“中【夕录】”,因此小狐先生认为“據甲骨文中‘【夕彔】’字所對應的時段,指夜半子時,則句意謂伊尹從夏到亳,是在深夜時分秘見商湯”应该是比较切合文意的。

甲骨文的“录”字,是“簏”的初文,一种用来过滤酒的圆形如笼的竹器或草器,引申为过滤的“盝”或“漉”,《诗·伐木》:“酾酒有藇”,毛传:“以筐曰酾,以薮曰湑”,疏:“以筐曰酾,以薮曰湑者,筐,竹器也。薮,草也。漉酒者或用筐,或用草,於今犹然。毛氏盖相传为说,因酾言湑,逆解下文。用草者,用茅也”。《释文》:“谓以篚盝酒”。甲骨文字形就是这种过滤器的象形,四周或加些小点,表示其过滤酒浆之滴沥。是否与漏壶有关不好说,或许用“录”表示漏壶之水滴沥也有可能。

 

[此主题已被 王寧 在 2011-2-20 10:25:39 编辑过]


作者: 王寧    时间: 2011-2-25 07:28
标题:

這兩天又思考了《尹至》中這個“夕/”的問題,覺得小狐先生的第一個推測裏說“我們懷疑甲骨文‘彔’字很可能就是‘漏壺’之類的東西”是對的。

甲骨文中“”字的寫法其上面的筆畫與“方”字相似,“方”是“枋(柄)”之初文,本義是指刀柄,在“彔”字上蓋表示其有提手之柄(《周禮》有“挈壺氏”,就是司掌漏壺的計時之官,漏壺可挈可縣,說明其有提柄),下象橢圓形的壺體,壺體上或加一小點表示其有孔,四周或底部每綴加小點,表示水滴之下漏,正是漏壺的象形。所以“”應該是“漏” 之初文,《說文》:“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刻。從水屚聲。”從讀音上,漏、雙聲、侯屋對轉,讀音是相近的。黃天樹先生懷疑殷商時期已經使用漏壺,“”這個字可算是證據了。

古代計時,晝夜均用漏壺,不過白天可能主要以圭表觀察日景爲主,故後世有以晷代指白晝的說法,如“焚膏繼晷”、“日無暇晷”之類;夜晚計時應該主


作者: 水墨翰林    时间: 2011-2-25 08:00
标题:

王寧先生言之有理!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2-25 23:35
标题:

合集20964+21310

要仔细!即使是廪辛至文丁时期“夕”“月”互用,也无法确定“彔”里面那个字形是“夕”还是“月”。武丁至祖甲,这个字形是“月”;帝乙帝辛,这个字形是“夕”。另外,同版有“四月”,“四月”的“月”与“彔”里面的字形相同。再说,一般认为这是一版一期卜辞,在一期卜辞里这个字形是“月”,也就是说,所谓的“”,是“月”在“彔”中。至于“中”,那就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合集20964+21310“乙巳雨”里的“”,不是确论,这个字需要再考释。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25 15:56:00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25 15:57:04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25 16:25:30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25 16:51:04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25 20:47:05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25 20:49:34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25 21:01:27 编辑过]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2-26 21:54
标题:
哪位有《尹至》簡照片或摹本资料,方便的话,请将《尹至》簡上的“”字贴出来看看。我手上没《尹至》簡的资料。谢谢!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2-27 00:30
标题:
《尹至》簡中的“”字,等见到原文再说。至于《包山简》中的“录”字,262号简中的“绿”字右半“录”的头上的“夕”是从“录”的起笔横划讹变而来,这可以从269号简的“绿”、153号简、156号简的“[录]”看到。所谓“从夕录声”的“”,其实就是“录”字。这个字读为“逯”是有可能的。

 

逯,《說文》行謹逯逯也。 又《揚子·方言》逯,遡行也。《淮南子·精神訓》渾然而來,逯然而往。《註》逯,謂無所爲,忽然往來也。


作者: 玉尘    时间: 2011-2-27 00:36
标题:
关于字,可否这样理解:“”本象漏壺之形。表示時刻時加義符“夕”旁強化,是為強化形聲字,從夕聲。如此,則可以解釋《曹沫之陣》的“祿)[/](爵)”,以及黃天樹先生所列舉的從夕表夜間時段的字。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2-27 00:46
标题:
[惟尹自夏徂白(亳),逯至在汤。汤曰:格!汝其有吉志。”],将这句中的“录”读为“”(謂無所爲,忽然往來也。),便能与下句[汤曰:格!汝其有吉志]很好地衔接起来。
作者: 佑仁    时间: 2011-2-27 01:13
标题:
62×104〈尹至〉簡1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2-27 01:15
标题:
我建议,不妨去看看合集20964+21310这版贞旬卜辞该怎么读,还有那几条所谓“中”卜辞,看看那个字是不是从“夕”,更不要说是“從夕表夜間時段的字”了。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26 17:49:33 编辑过]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2-27 01:21
标题:
谢谢佑仁!
这个字与包山262号简中的“绿”字右半“录”相同。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2-27 01:38
标题:
殊不知,余“
至才小狐”,……!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2-28 00:39
标题:
“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3-3 00:09
标题:

 

好其有后,厥志其?),

 

桀愈自贤,矜过善非……。

桀盍然而笑曰:……,吾有天下,犹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也。”

 

桀喜欢认为他拥有君位就如同天上有太阳一样,太阳没有了,他才会没有君位,他的这种思想很坚固(顽固)。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3-2 20:13:11 编辑过]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3-3 00:24
标题:

 

哪位朋友能把《尹至》的第2简照片贴出来看看。谢谢!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3-2 16:26:01 编辑过]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3-3 01:37
标题:

 

好其有后,厥志其?),

 

这里的句读,我是系联上下文,从句子的语法结构去分析的。

 

试比较:

 

忌其有功           厥功其伟         

忌其有望           北风其凉         

好其有后       厥志其倉(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3-21 04:19
标题:

 

有朋友也认为“厥志其倉”应作一句读,与我相合。

 

有人认为當讀為”。这有两点不足。大家先讨论,等几天,我再说说我的想法。

 

沈培:鄙意簡文當讀為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3-21 05:14
标题:

 厥志其倉”

《禮·少儀》問卜筮曰:義歟,志歟。義則可問,志則否。《註》義,正事也。志,私意也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3-20 21:15:07 编辑过]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