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平壤貞柏洞三六四號墳出土竹簡論語紹介 [打印本页]

作者: Osahune    时间: 2010-10-15 02:42
标题: 平壤貞柏洞三六四號墳出土竹簡論語紹介
平壤貞柏洞三六四號墳出土竹簡論語紹介
 
 
LunYu.pdf
 

[此主题已被 一上示三王 在 2010-10-14 20:49:19 编辑过]


作者: 张铉济南    时间: 2010-10-15 03:01
标题:
單成彬先生去韓國開會就是討論的這個
作者: 李建平    时间: 2010-10-15 05:52
标题:
请问这篇文章的出处是什么呢,谢谢楼主!
作者: spdos    时间: 2010-10-15 08:00
标题:
也请教一下出处
作者: zqc4124    时间: 2010-10-15 19:48
标题:

感謝樓主Osahune先生上傳此文!

 

              鄙人這二日正在找尋此物!!剛才粗畧的看了一下,這個平壤貞柏洞三六四號墳出土竹簡《論語》從第11簡、第23簡不諱“邦”字來看,抄寫應該早於河北定州漢簡本《論語》的年代!!!11號簡不太清楚就不上傳了。

案:漢高祖(劉邦)B.C.206-- B.C.195在位,荀悦曰:“諱邦字季,邦之字曰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不王臣!”

[此主题已被 zqc4124 在 2010-10-15 21:15:42 编辑过]


作者: toutian    时间: 2010-10-18 03:29
标题:
因為里面包含了一個敏感詞所以查不到了~去掉的話還能找到~~
作者: zqc4124    时间: 2010-11-14 06:40
标题:

再次感謝樓主Osahune  先生的上傳資料!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西漢前本無“已”字

                  《論語 顔淵》:唐石經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柏洞先漢簡“中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7
,恢復碑“中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集解》安國曰:為仁之道,莫尚乎敬。


         

      唐石經“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柏洞先漢簡“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定州漢簡“--不欲勿施於人也312-----”,恢復碑“不欲勿施於人在無怨在家無怨”。《集解》曰:在邦為諸侯,在家為卿大夫。 作者: 蝸牛    时间: 2010-11-14 18:52
标题:


作者: fujianfxc    时间: 2010-11-15 02:43
标题:

作者: wenlong    时间: 2010-11-16 00:49
标题:

 平壤貞柏洞三**號墳出土竹簡《論語》                     案:三**爲:三六亖     

           1992年在朝鮮平壤市樂浪區域貞柏洞364號墓出土了120枚左右的《論語》竹簡,同時出土的還有幾件西漢元帝初元四年(西元前45年)寫成的戶口名簿木牘,學界推定該墓的下葬時間在西元前45年之後不久。因此,這批竹簡應該是西漢前中期的《論語》抄本,與1973年在河北定州八角廊出土的《論語》竹簡的年代十分接近。“《論語》與東亞”學術會議首次公佈了竹簡的照片,其中可以辨認釋讀的有44枚竹簡(包括39枚完簡和5枚殘簡),共756字,內容集中在《論語》的《先進》和《顏淵》兩篇,無疑是《論語》研究方面的珍貴資料。龖案:從平壤貞柏洞三**號墳出土竹簡《論語》從第11簡、第23簡不諱“邦”字,而簡25“爲國以禮”與諱“邦”無關!又由簡20不諱”弗“字!知與入土下葬之年無關。此竹簡本抄寫早於河北定州漢簡本《論語》的年代!漢高祖(劉邦)B.C.206-- B.C.195在位,荀悦曰:“諱邦字季,邦之字曰國。”

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261828


作者: 单承彬    时间: 2011-3-23 08:00
标题:
谢谢张兄关注,我昨天才从台湾回来,参加了台湾大学文学院举办的第四届经学会议,会上发表了新近完成的平壤简论语的校斟记。请张兄便中访问曲阜寒舍。承彬
作者: lhwyzyy    时间: 2011-11-25 07:14
标题: 想看

不知有没有定州简论语的图版啊


作者: zqc4124    时间: 2011-11-28 23:57
标题:

我手僅有幾個張守中先生的摹本圖版。

 

         張先生手或有全套的摹本!要知道原竹簡已損毀於唐山地震之後!!所以張守中的摹本相當重要!!!

[此主题已被 zqc4124 在 2011-11-28 16:05:23 编辑过]


作者: 李竞恒    时间: 2011-11-29 00:19
标题:

请问国内何时会出版相关照片和资料?


作者: zqc4124    时间: 2011-11-30 08:00
标题:

《簡帛研究  二00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1/16開本。

P277—299頁爲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楊振紅  [韓]慶北大學史學科尹在碩 合著《韓半島出土簡牘與韓國慶州、扶餘木簡釋文補正》

 P279頁言:

第三,樂浪《論語》簡不是木簡而是竹簡。到目前爲止在韓半島尚沒有發掘出竹簡,而且,平壤是無法生長竹子的地區,因此,《論語》竹簡不可能是在韓半島製作的,應是在中國製作後傳入的樂浪郡的。它表明在西漢時,樂浪郡與中國內地的人口流動和文化交流非常活躍,通過這些頻繁的交流,儒學在韓半島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案:是說可爲鄙人所言:貞柏洞三六亖號出土竹簡抄寫年的旁證!!!


作者: 李竞恒    时间: 2011-11-30 23:47
标题:

根据古气候的研究,西汉时代的中国,甚至远到欧洲的罗马,都处于一个较为温暖的时期。(布雷特·辛斯基:《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蓝勇 等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6月,第56页)

换言之,西汉乐浪郡的气候,应该也比现代高一些。在居延汉简中,也记载了当地车具应用竹材的内容。王子今先生推测当时居延地区应当分布有竹。竹类的分布,接近了沙漠地区分布之边缘(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由此,乐浪郡之人取本地竹材制造竹简,应当是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从中国本土输入之书。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