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请教大家一个字 [打印本页]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10-11 21:27
标题: 请教大家一个字
 
 
这个字该怎么释读?

此字为新出金文中的一个重要的人名用字,此人身份为“天乙唐孙”。

 

[此主题已被 淄泷 在 2010-10-11 15:19:06 编辑过]


作者: 秉太一者    时间: 2010-10-11 23:24
标题:

这个字金文中出现过几次,旧多释作“囗+”,读法分歧较大,尚无定论。

现在看,所谓“豸”应该是“彖”(?),陈剑先生有文章讨论“彖”字。

[此主题已被 秉太一者 在 2010-10-11 15:51:57 编辑过]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10-11 23:27
标题:

谢太一兄指点,回去好好学习一下。

不知这个新出材料对此字的进一步考释是否有帮助。文字年代当为春秋后期或更晚,春秋天乙唐孙连续三代金文有载,似可排除,此定不早于上述三者,又不会晚到战国较晚时期,对比《宋世家》,其实可考察的范围并不宽泛。

 

[此主题已被 淄泷 在 2010-10-11 15:39:24 编辑过]


作者: 秉太一者    时间: 2010-10-11 23:44
标题:
淄泷兄,可查赵诚先生《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第177页,其对此字研究有一个简单的综述,可参考。
作者: 秉太一者    时间: 2010-10-11 23:50
标题:
《古文字研究》22辑上陈秉新先生有篇文章专讲此字,亦可参考。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10-11 23:57
标题:

已学习。见于毛公鼎的文字,真是孤陋寡闻了。

究竟是何字?从相关背景看,通“特”或“得”较易理解,但又看不出什么联系。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10-12 00:01
标题:

宋国青铜器?

 


作者: 一葦    时间: 2010-10-12 00:36
标题:
宋公?簠:有殷天乙唐孫宋公?
不知有没联系啊,关键是这人传世文献有没有啊
作者: 一葦    时间: 2010-10-12 00:38
标题:
?蠻的上面那個字
作者: 看不下去    时间: 2010-10-12 00:43
标题:
陳英傑:《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下(北京:線裝書局,20091月),頁850-852較為詳細。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10-12 00:57
标题:
字为宋公之名,铭文前10字除该字外,均与宋公栾簠铭相同。金文载平、元、景三公名,均与该字不符,铭文年代又不早,当为景公后某代宋公所作。
作者: 战国时代    时间: 2010-10-12 04:04
标题:

绍,读纠,左作周。


作者: 小狐    时间: 2010-10-12 06:20
标题:

舟?

有理~


作者: 秉太一者    时间: 2010-10-12 06:25
标题:

读纠,左作周

戰國老師這話有點不太明白~


作者: 小狐    时间: 2010-10-12 08:00
标题:

意思應該是這樣吧:

右部看作聲符,從“舟”聲?


作者: 小狐    时间: 2010-10-12 08:00
标题:

囗中間左下部就是動物尾巴的訛變之形(左部字形就是一隻動物),

不可能以此為聲符的吧?


作者: 巴山秀才    时间: 2010-10-12 23:14
标题:
高手多,好学习
作者: 知北游    时间: 2010-11-20 08:00
标题:

看了陈秉新先生的文,他认为这个字里面的部分是“貈”,即“貂”字,这个字就是《说文·囗部》那个“囗”里面加个“繇”的字,本义为禽兽媒,从囗繇声,读若由。《说文》从囗繇声的字本当从貂声,金文是从“貈”声。

如果陈先生的释读可信,那么这个字作为宋公之名,应当是悼公购由。


作者: 孟蓬生    时间: 2010-11-21 01:02
标题:

此字旧以为从囗,从貈(下径以貈字代之),考释此字者多从声符突破。据予所见,最先将“申(緟)貈”读为“绍”者乃高亨先生(《文史述林》第555-556页)。拙文《金文考释二则》(《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4期)亦认为“申(緟)貈”读为“绍”(然予当时实未见高亨先生此文,此蒙王志平兄知。而且志平兄也有一则札记持相同看法,后因看到高文而没有发表)。王辉先生论“申就”一文则吾至今尚未之见。拙文中已将“貈夙夕”之“貈”读为“劭”,后见陈秉新先生也有相同看法,予与志平兄因相视一笑。盖喜斯道之不孤,而恨消息之不畅也。


作者: 秉太一者    时间: 2010-11-21 05:09
标题:

[此主题已被 秉太一者 在 2010-11-20 21:14:20 编辑过]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2-15 04:42
标题:

字以读为上。□(),从囗,貈声。《论语》曰:狐貈之厚以居。段注:凡狐貈连文者,皆当作此貈字。今字乃皆假貉为貈,……杨树达据以说貈,谓今《论语》假貉为貈,知亦可假为恪。愙即恪。恪,本作愙。《爾雅·釋詁》:恪,敬也。《詩·商頌》執事有恪。《尚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孔传:敬谨天命。[害夫]铭文貈(愙)皇帝大魯令(命)恪谨天命相类。

[害夫]簋铭:“□(緟)(愙)皇帝大魯令(命)的意思是:更加崇敬、敬畏皇天大命。

“貈夙夕”可读为“恪夙夕”。“恪夙夕”即“敬夙夕”,“敬夙夕”是金文常语。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15 17:30:12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15 17:37:44 编辑过]


作者: 苟日新    时间: 2011-2-15 05:35
标题:
王辉先生的文章见《西周史论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收入《一粟集》(台湾 艺文印书馆2002年1月)。另有一文见《第二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问学社有限公司1993年)。(二文题目中多个字都打不出来,就没写)
作者: 十三月    时间: 2011-2-21 02:36
标题:

徐兄佳論, 唯此字實為固字, 轉音為糾就, 借字為周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1-2-27 21:27
标题:

此字可能是“固”之本字(或者说是早期写法),其所从之“貈”从“舟”得声,与从“固”的"涸"可通,后者古文从“舟”,可能即声符。“申固”为常用语,有巩固、加强、增益之意,文献常见“申重”,又见“重固”,词义均相近。裘锡圭、李家浩两位先生曾撰文指出“申 囗+貈”与“申固”为同义词,现在看来,或许是同词。“固”在此可能无需转音借字。

 

[此主题已被 淄泷 在 2011-2-27 14:52:58 编辑过]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2-28 03:18
标题:

好热闹!我这个老顽童先到别处去玩玩,等我找到了灵感,再来唠那个水鹵舟!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11-2-27 19:24:18 编辑过]


作者: 十三月    时间: 2011-3-4 01:37
标题:

淄瀧說的對, 我沒有想到固涸可解, 其實我說轉音借字, 從前搞這個固字只知道在周代有些已經不是ku-而是jiu-, 轉音借字只是附會通假, 古人字少, 時間又隔的久, 語音變動又多, 漢語總共只有四百六十多個語綴, 很多分析起來很辛苦啊~


作者: 倚石山房    时间: 2011-3-5 01:18
标题:
学习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11-3-5 02:15
标题:
《说文》:“涸,从水固聲。讀若狐貈之貈。涸亦从水鹵舟。”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