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教職難求 博士爆流浪潮 [打印本页]

作者: 看不下去    时间: 2010-5-18 08:00
标题: 教職難求 博士爆流浪潮
教職難求 博士爆流浪潮

「我是留美名校博士,為什麼連私立大學都不要我?」菁英教育「便利商店」化,國內已浮現博士謀教職不易的流浪潮。

國立嘉義大學企管系最近徵求一名教授,來了一百多名博士應徵,其中不乏留學英、美、德國知名大學,有人還當過大學學院院長,讓系方嚇了一大跳,辦公室角落堆放四大箱資料,全是博士寄來的履歷。

國立彰化師大一名教授出缺,校方設下須曾在國際學術期刊(SSCI)發表論文的門檻,但投遞履歷的博士應徵者仍逼近百人。

清大與交大向來是博士求職的熱門標的,清大副校長葉銘泉、交大教務長林進燈表示,各科系研究領域不同,應徵者有多寡,平均一個職缺,有卅名以上博士應徵是常態,熱門系所最多曾經上百人。

「數字會說話!」教育部統計,八十八學年度全台博士生一萬三千人,九十八學年度全台約三萬三千多人,十年間博士人數快速增加。

彰師大副校長郭麗安說,大學教育過度開放,高學歷、高失業率時代來臨;某私立大學張姓助理教授一針見血說,博士應該是菁英教育,但現在轉為「普及」教育,甚至變成「推廣」教育…。

他引用學界目前的順口溜形容博士難找工作的現況,「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人脈…」。

「現在有卡到位子就偷笑了!」嘉義某大學林姓專任助理教授說,這年頭就算頂著留美博士學歷,也很難找到頭路;有知名國立大學博士流浪了七、八年,一直找不到正職教授,只能當兼課講師。

像他為了取得博士學位,在學校「蹲」了五、六年,被指導教授當「小弟」使喚,好不容易取得學位,「出社會卻教職一位難求!」

「我從服役時就四處投履歷,投了七、八個月才卡到現職,竟還要幫學校招生拉學生」,他常懷疑「我念博士有什麼用?」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指出,教育部很難只對博士班名額進行控管,因為有新興領域需要培養人才,但有的人數過多的領域,委員進行專業審查時會從嚴。

[此主题已被 看不下去 在 2010-5-18 8:42:56 编辑过]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5-18 08:00
标题:

呵呵,台湾的啊

现在大陆也一样了

偶同学都博导好几年了,那水平


作者: 文音    时间: 2010-5-18 18:45
标题:
平均一個職缺,有卅名以上博士應徵是常態,熱門系所最多曾經上百人。
作者: 郭理远    时间: 2010-5-18 22:04
标题:
一个字。怕!
作者: 看不下去    时间: 2010-5-19 08:00
标题:
難卡位 菁英博士成「推廣」博士?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十年來,全台博士生劇增2.5倍,其中不乏頂著國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光環的菁英,卻在返台謀職時成為「流浪」博士,即便順利「卡位」成功,仍必須負責招生、推廣等和專業無關的行政事務。

    菁英教育出現「便利商店」化現象,愈來愈多擁有博士學歷的菁英想在畢業後「學以致用」,但國內教職卻一位難求。某大學助理教授無奈表示,原本應該是菁英教育的博士,卻變成「普及」教育,甚至變成「推廣」教育,他調侃地說,套句現在形容博士找工作的五要件:「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人脈」,博士有卡到位就要偷笑了。

    包括國立彰化師大、嘉義大學等熱門科系徵求教授,一個職缺都有上百位博士生搶著應徵,其中不乏留學美、英、德國知名大學者,嘉義大學企管系徵求教授,更來了一位曾經當過大學學院長的博士,讓系方嚇了一大跳,堆成厚厚一疊裝成四大箱的博士應徵履歷,讓負責整理的大學生也很驚訝。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自88學年度至98學年度,十年間畢業的博士生從13,000人增加到33,000多人,成長約2.5倍。但高學歷卻造就出高失業率,一名國立大學助理教授表示,這年頭就算是留美博士,也很難在謀求教職時「稱心如意」,有知名國立大學博士一直卡不到正職教授,只能繼續當兼課講師,就算好不容易卡到位的博士,也要「兼差」幫學校做招生、推廣等行政事務。

    某國立大學專任助理教授說,為了取得博士學位,在學校熬了五、六年,被指導教授當作「小弟」使喚,好不容易拿到學位,出社會後教職卻一位難求,讓他常常懷疑:「念博士有什麼用?」

    對於博士生劇增現象,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指出,教育部很難只針對博士班名額進行控管,因為有不少新興領域需要培養人才,但仍有人數明顯過多的領域,委員進行專業審查時將會更加嚴格把關。


作者: 进程2    时间: 2010-5-19 08:00
标题:
看来,中国博士在那里都是量产。可怕啊。
作者: dcwto    时间: 2010-5-21 03:47
标题:
两岸一家亲啊
作者: danyili    时间: 2010-5-21 06:07
标题:
听说西方大都市里,的哥中有大批的文科博士,带着金丝边眼镜,趴车等客的时候,就看大厚本子的哈贝马斯之类的,博士一族服务斯文,英语奔儿棒。。
作者: 看不下去    时间: 2010-5-24 08:00
标题:

離北京中關村軟體園區不到十分鐘距離的唐家嶺,住著三千多位本地村民和大約五萬名外來居民,其中有三分之一,大約一萬八千人是大學畢業生,也是現在最受外界關注的「蟻族」。

「蟻族」是近年中國大陸的新語彙,維基百科上的解釋是:「對高校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典型概括」。即是一群大學畢業生等待好工作、買不起房,只得群聚在這大都市邊緣的破落地區。

蟻族是九○年代末期,中共推動教育產業化、商業化的結果。大學擴大招生後,大量八○後出生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但工作機會有限,很多民辦大學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再者,大陸城鄉發展差距大,許多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覺得回家鄉沒有前途、沒有面子,寧願留大城市裡,當個辛苦打拚的「蟻族」。

有人認為「蟻族」是農民、農民工、下崗職工之外的第四大弱勢群體。這群「八十後」、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只能從事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等臨時性工作;平均月收入低於人民幣兩千元,絕大多數沒有保險。因為窮且弱勢,就好比一捏就死的螞蟻,大批群聚,也就有了「蟻族」之稱。

走近「蟻族」聚居的唐家嶺南市場附近,到處是小攤販、沿街牆壁貼滿房屋招租、找人、求職的小廣告。這裡是北京最大的「蟻窩」,髒亂、無秩序,三至四層的樓房,與北京其他區域櫛比鱗次的高樓、寬闊的街道,呈現極大反差。

去年九月,一本披露「蟻族」生活的書出版後,引起極大關注,官員認為唐家嶺是「北京之恥」,下決心非整治不可。三月底唐家嶺改建工程奠基後,蟻窩拆遷是遲早的事,但存在中國社會底層的「蟻族」,並不因此消失,只是換個地方聚居罷了。


作者: 看不下去    时间: 2010-5-25 07:19
标题:
2成北京大學生:給我工作 不用月薪

     找工作不容易,調查顯示,北京大學生求職心態轉趨實際,約有兩成受訪者願意接受零月薪,時限最短1個月,最長可達半年。

     這項「2010年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由中共北京團市委、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聯合發布,京華時報引述調查結果。

     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熊漢忠說,調查樣本為北京各大學學生,計5300人,調查採問卷或電話訪問方式。

     報告顯示,今年大學生求職心態更為現實,願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達20%,去年只有1.2%。

     除了大學部學生,碩士和博士學歷的受訪者也有一成以上表示接受零月薪。

     接受零月薪的時限最短為1個月,最長可達半年。

     許多受訪者表示,接受零月薪,主要看工作是否能有效提升能力、累積經驗,或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利於長遠發展。

     熊漢忠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已經有所改變,「這充分說明大學生的求職心態比以往更靈活、現實。」 990524

    


作者: 看不下去    时间: 2010-5-25 08:00
标题:
教部回嗆土財主:大學非職訓所

     有企業要找台大碩博士生提皮包、買便當。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回嗆,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企業用人,必須想想自己是否該盡一下人才培育責任。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也表示,學生畢業後就業「不可能無縫接軌」,企業一定要花時間培訓,不要以為可直接用。

     教育部統計,八十八年國內大學碩士班學生五萬五千人、博士班一萬兩千人;九十八年,碩士班十二萬三千人、博士班三萬三千人。十年來雙雙成長一倍以上。

     也因此,碩士生滿街走、博士生不再高貴,更面臨找不到工作的情形。現在有大學已開始裁員教師,剛拿到博士學位者想進大學教書,非常不容易。

     面對碩博士生過多現象,何卓飛表示,教育部已在控制不讓碩博士生人數繼續成長,大學必須在總額內調整,不能增加招生名額。但他也強調,大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職業訓練所。

     對有企業表示要找台大碩博士打雜,何卓飛相當不滿表示,在人才培育上,這些企業應想想自己該負擔什麼責任,如果只是一直怪教育,很不公平。吳武典也說,這家企業「太過分了」、「簡直在欺負台大」。

     吳武典表示,企業如果只是想找人開車、買便當、幫老闆提皮包,不用到大學找,找中小學畢業生就可以。大學教給學生的是博雅教育,企業要用特定專長的人,剛大學畢業的人通常無法法勝任,企業一定要花時間培訓。

     吳武典提醒,學位不是就業的保障,要讀碩博士學位,要想清楚自己想達成什麼目的。如果只是要一份工作,那去考證照、學一技之長,比讀碩博士學位有用。有人認為讀博士未來就該進大學教書,他說「夢該醒了」,這樣的想法現在愈來愈難如願。



作者: 看不下去    时间: 2010-5-26 23:58
标题:
代寫論文 恐丟學位、重罰教授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教育部近期接獲不少檢舉信,指大學校園BBS或網站出現徵求代寫論文或報告的訊息,甚至連代寫論文都有市場訂價。為防範論文品質下降,今天舉辦的公私立大學教育主管聯席會將提案討論,一旦發現抄襲要立即追回學位,審核論文的指導老師也會重罰,做為教師評鑑升等、續聘或不續聘重要參考。

「代寫論文論件計酬,按照規模而定,論文基本價至少6萬起跳,期中期末報告則是3千至1萬元不等。」網路上輕易就找到類似代寫論文、報告網站,但只留下電子郵件信箱,並宣稱有工作室專門負責代寫。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確實接獲不少投訴,指校園盛行代寫論文,尤其是在職專班,工作課業兩邊忙,為了拿文憑,不少人出錢請人代寫論文。為了遏止代寫論文的歪風,今天舉辦的公私立大學教育主管聯席會,找來國科會宣導「學術倫理」,教育部還主動提案,建議各大學提出對策,針對網路徵求代寫論文以及教授懲處提出積極辦法。

根據學位授予法,只要發現論文有抄襲或舞弊,將會公告註銷已發的學位證書,前文化大學校長林彩梅女兒就涉嫌抄襲母親論文,遭到退學處分。

何卓飛表示,論文抄襲與否,指導教授是第一個把關者,因此提出更積極的作法,一旦發現論文抄襲,指導教授也將列入教師評鑑重要參考,教師放任抄襲,升等、聘任都可能受影響。

教育部也要求各大學BBS或網站,必須對「徵求代寫論文」相關訊息把關,發現疑似文章必須儘速移除網頁,目前台大批踢踢就有類似規定,一旦有徵求代寫文章出現,使用者會遭封鎖處分。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