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请大家帮忙看一下这个簋的铭文 [打印本页]

作者: 朱磊    时间: 2010-4-26 23:02
标题: 请大家帮忙看一下这个簋的铭文

因为不会发图片,所以有劳各位去我的博客中来看看吧,请多多指教,多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1685270100ihqa.html

[此主题已被 admin 在 2010-5-10 20:51:46 编辑过]


作者: 张铉济南    时间: 2010-4-26 23:11
标题:
第一个字是“毕”吗
作者: 秉太一者    时间: 2010-4-26 23:32
标题:

[此主题已被 秉太一者 在 2010-4-26 15:33:01 编辑过]


作者: 秉太一者    时间: 2010-4-26 23:33
标题:

作者: 秉太一者    时间: 2010-4-26 23:37
标题:
第一字多认为是“禽”之省文,或释作“离”。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4-27 01:02
标题:
有青铜器全图的照片吗?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4-27 02:37
标题:

从拓片来看,第一字应为“禽”

早在甲骨文就有此字,小屯村出土一个朱书卜辞,“曰*  (禽)址(延)雨”,似为地名


作者: 朱磊    时间: 2010-4-27 03:01
标题:
多谢各位,哪位能提供离国的资料嘛?
作者: 朱磊    时间: 2010-4-27 03:46
标题:
我的解读是“□作姬□宝簋其万年眉寿永宝用”,请各位大家给看一下第一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什么?

有先生解读第一字为“禽”(离),我个人认为,这段铭文第一字应该为国名或地名,因此“禽”的可能性很大,第四字尚未识别,或为器主之名,姬当为其姓,请诸位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另外,哪位先生能够给提供一下离国的资料?我现在掌握的 大概是殷商时期至西周,其具体灭亡无考,如果可能,请诸位能够给提供些更有价值的资料。我们这出土了一个西周晚期的铭文铜簋,只有一个。如果解读成功,确定这就是一件古离国的器物,那它就是第一件出土的离国历史见证的器物,请大家来瞧一下,看看我的这段铭文解读是否正确。

补充说明,离国好像是在山东半岛地区,我们发现这个器物是在邾国故城遗址的一山之隔,且单器出土,藏于山岗,请各位也来谈一下看法,多谢各位老师。


作者: 朱磊    时间: 2010-4-27 03:49
标题:
来历是农民挖出来的,想倒卖,结果文物贩子给三万,农民想卖高价,结果文物贩子举报了,我们依法收缴。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4-27 04:10
标题:

呵呵,欢迎收缴品!希望能加强当地文物保护。

一上兄别让人下不了台啊。。。

第一个字应该是人名。姬?是女人名,为姬姓名?者。簋是某人给姬?所作器。年代当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倾向于春秋早期。似乎跟离国没关吧?


作者: 朱磊    时间: 2010-4-27 04:32
标题:

请诸位先生谈一下它的器型,它应该是那国的器物呢?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10-4-27 04:58
标题:

很难说是哪个国家的。

建议朱磊先生围绕此簋出土的地点认真调查。

现在正是春天,到田野里调查正是好时候,抓住这个线索,应该会有发现。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4-27 05:07
标题:

倾向春秋早期就是一种感觉,肯定不能确定。铭文总感觉不早,这是瞎感觉了,尤其那个“寿”字。象这种全瓦纹的簋(仅指这种晚期形态的簋)比较少见,我只记得南方汉水流域出过几件,朱凤瀚先生将这个地区的两周之际的铜器一概定在春秋早期,有道理。

 

[此主题已被 淄泷 在 2010-4-26 21:22:57 编辑过]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4-27 05:11
标题:
 
京山苏家垅出土
 
 
枣阳东赵湖出土
 
均见《曾国青铜器》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4-27 05:19
标题:
考古人:

 

建议朱磊先生围绕此簋出土的地点认真调查。

现在正是春天,到田野里调查正是好时候,抓住这个线索,应该会有发现。

 

考古人兄所言也是我们共同的希望。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4-27 05:21
标题:
禽簋内壁的“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铭文。

  国博探宝

  西周初年,武王因病过世,其幼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协助成王处理政事。不久,“三监之乱”爆发,原分封于殷商旧地的管叔、蔡叔及殷纣之子武庚禄父起兵叛乱,叛乱还得到徐国、奄国、薄姑等东方小国的支持。据史书记载,奄君薄姑当时劝禄父说:“武王刚死,成王年幼,周公被天下人怀疑,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请举事!”叛乱的影响很大,周公调大军东征,“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才得以平叛。而此次叛乱的主角,武庚被杀,管叔自杀,蔡叔被俘,奄国被灭。

  奄国主要分布于今山东曲阜附近,是商朝极有实力的方国之一,在商中期,商王南庚、阳甲均曾定都于奄,到盘庚时才迁都于他处,而奄保留了大量商朝子民,逐渐发展成东方的强大方国,又因与商的密切关系,而被大量史料称为“商奄”。

  周公东征奄国的史实不仅被史书详细记载,在出土的青铜器上也有明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禽簋铭文就记载了这一重要史实。

  禽簋,通高13.7厘米、口径19.2厘米,小侈口,折沿,略鼓腹,高圈足,兽首双耳,下有较短的长方垂珥。颈和圈足均饰有三列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颈部还增饰浮雕兽面纹,整体有明显的西周早期作风。

  禽簋内有铭文23字:“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铭文记载成王征讨奄侯之前,周公旦训导其子大祝伯禽,伯禽以脤器致祭,成王赏赐大祝伯禽金百寽,禽用作宝彝以资纪念,亦有告慰祖先之意。

  奄国被灭后,奄君被迁至薄姑,即现在的山东青州附近,传说还有一部分的奄国遗民迁至江苏武进,现在武进太湖边上的一个古城叫淹城,据传与北方的古奄国有关,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考古发现证明这一推断。(国家博物馆 刘钧)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4-27 05:22
标题:

作者: 朱磊    时间: 2010-4-27 05:27
标题:
已经对器物发现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历时三天,但一无所得,
作者: 朱磊    时间: 2010-4-27 05:30
标题:
已经就器物发现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历时三天,但一无所获,不过,邾国故城遗址与器物发现地仅仅是一山之隔,或于之有关。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4-27 05:33
标题:
在邹城?出土附近最好也探查一下,小邾国的发现也很偶然,但成果也非常吃惊的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4-27 05:41
标题:

跟小邾肯定没有关系,离的太远了。此簋看器形,当属中原系统。小邾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征看,都与中原文化系统有一定差异,用某些学者的话说,它属“淮系文化”系统。大家可以注意,这种“淮系”墓葬,是很少出铜簋的。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4-27 05:47
标题:

小邾国在枣庄,邾国故城在邹城,两地倒是不远

感觉缁龙兄说的对,春秋早期

很像上面的曾国器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10-4-27 05:49
标题:
淄泷兄,佩服!

作者: 朱磊    时间: 2010-4-27 05:52
标题:
我的理解可能会没常识,毕竟我是刚入文物局,也不是学的考古,请诸位老师勿怪。我看了一下淄泷先生提供的那两张照片,又查了一下曾国的资料,这个器物中的铭文“姬”就真的没有可能是姓吗?有先生说湖北的曾国是从最初的河南迁徙过去的一支,考古发现也表明,很多商周时期的器物单独埋于高岗、山岳,河畔,会不会是出于联姻、交往等原因,曾国器物的流失呢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4-27 05:53
标题:

对这种小国来说这个距离确实不近。你想,仅仅一个滕州就挤了滕、薛等几个小国,相比它们之间的距离,邹城是远了。滕、薛、小邾都属于偏南的小政权,也就成为宋国经常欺负的对象,相比而言邾、鲁都属偏北者。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4-27 05:55
标题:

曾国有两个,不过河南的和湖北的应该是一个,呵呵

姬应该是姓,但是后面那个字不认识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4-27 05:58
标题:

我去年去了一趟济宁和枣庄,专门去了薛国和小邾国的遗址,他们介绍墨子是小邾国人

 


作者: 朱磊    时间: 2010-4-27 06:00
标题:
呵呵,现在抢名人的风头很盛,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10-4-27 06:03
标题:

还是觉得最要紧的是围绕出土地点做好调查。毕竟现在是个好机会。

再就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是不是有问题,毕竟是人家发现的,不能干巴巴地把东西拿走了,

然后又要求人家指认现场。

这基本就是逼着人家告诉你个错误的出土地点。

一是扩大范围调查;二是再做做老乡的工作,温情一些。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4-27 06:08
标题:

考古人兄说的太对了

给点物质刺激和精神鼓励吧,千万别是错误的地方


作者: steven_8945    时间: 2010-4-27 06:26
标题:

形制纹饰上说是两周之际的典型器物,比较偏春秋,铭文上面各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锈是山东南部的锈,出土的时候锈层复杂且厚,现在看到的应该是清理之后的样子

[此主题已被 steven_8945 在 2010-4-26 22:45:40 编辑过]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4-27 06:39
标题:
现在的邾故城最早也是春秋中期邾文公所迁之地,铜器尽管与之有一山之隔,但时代显然有差距。目前无法判断族属。跟曾估计也没什么联系,仅靠器形也说不来。
作者: 囧雷山寨    时间: 2010-4-27 06:42
标题:
年代为两周之际或比较合适。中原器,禽为人名,跟国别无关,姬某之某第一次看到,有点意思,为该女子之私名。可以理解为丈夫为妻子作器。
作者: 破晓    时间: 2010-4-27 07:16
标题:

是不是“姬【束+耳】?母”啊?

“姬”是姓,“某母”是字。王国维有《女字说》。

但又确实像是一个字,也看不到合文符号。

[此主题已被 破晓 在 2010-4-26 23:55:10 编辑过]


作者: 朱磊    时间: 2010-4-27 08:00
标题:
请各位老师谈一下,此器物该定何名呢?西周晚期铭文铜簋?还是···
作者: wangwei7706    时间: 2010-4-27 08:00
标题:

 乱猜一下:西周晚期,应该不会晚到春秋。

諫簋-西周中期

 

散伯簋-集成03780-西周晚期

[此主题已被 wangwei7706 在 2010-4-27 9:15:12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wangwei7706 在 2010-4-27 9:15:16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wangwei7706 在 2010-4-27 9:16:45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wangwei7706 在 2010-4-27 9:18:01 编辑过]


作者: wangwei7706    时间: 2010-4-27 18:02
标题:
諫簋-西周中期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5-6 19:09
标题:
李愛輝(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

第44則:合15777正(歷拓4747正)+合補2447正(文捃665正);合15777反(歷拓4747反)+合補2447反(文捃655反)

 

 
这里倒是也有一个“禽”字,还为人名

作者: 文音    时间: 2010-5-27 08:00
标题:
“姬”下那个字字形该怎么分析?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