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词义变迁一例 [打印本页]

作者: 破晓    时间: 2010-3-31 01:25
标题: 词义变迁一例

一个不变的语言形式,它的含义、所指却变了。

布隆菲尔德三十年代出的《语言论》

王力先生五十年代出的《汉语史稿》

都有专章讨论词义变迁现象。他们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可是当自己遇到新鲜的例子,还是很开心。

今天的希伯来课上,遇到这么个情况。

希伯来文里的“父亲,祖先”一词A。根据它的词尾,A是阴性的。而“女人、妻子”一词B。根据他的词尾,B却是阳性的。老师说这是比较特异的现象。我胡猜了一下,老师说挺好。

我猜想:A本来并不是表示“父亲”,而可能是“家长”,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家长是母亲(我们不是常说母系社会嘛),所以A自然就是阴性词。后来,家长变成了父亲,而A是不变的,于是就出现了现在这种矛盾情况。

相应的,B本来也不是表示“女人、妻子”,而是表示“配偶,附属者”。B出现的时候,是以女性为中心的,男人是配偶、附属者,于是这个词自然就是阳性的。随后发生了与A一样的社会变迁和语言形式的滞留,于是形成了一种留在表面的矛盾现象。

 

走上岔道了,怎么办啊?

古文字里,有没有这么一个题目?它要求必须接触大量的语言现象,而这是汉语里所没有的,这样我就可以将错就错了

 


作者: 云间    时间: 2010-3-31 02:56
标题:

没有变迁,只有外延的扩大与局部转移。

外国字母,我历来无知。但中文又何尝不是字母,只是字母太多了。


作者: 积跬斋    时间: 2010-3-31 06:33
标题:
汉字似乎不能单纯地看成字母吧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