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唐兰为何批判陈梦家 [打印本页]

作者: xhy    时间: 2010-3-27 22:15
标题: 唐兰为何批判陈梦家
朋友推荐一篇网文,写的很有意思,与大家分享。

唐兰为何批判陈梦家
  刘宜庆
  
   “甲骨四堂”是后人(钱玄同)对在近代甲骨学研究中最有成就的罗雪堂(振玉)、王观堂(国维)、董彦堂(作宾)、郭鼎堂(沫若)四人的形象概括。文字学家浙江嘉兴人唐兰说:“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年代,鼎堂发其辞例。” “四堂”分别从古文字学、史学、考古学、社会历史学等方面开拓了甲骨研究的新领域,其中又以雪堂起步最早。
  
   王国维上世纪二十年代有谓:“今世弱冠治古文字学者,余所见得四人焉:曰嘉兴唐立庵友兰,曰东莞容希白庚,曰胶州柯纯卿昌济,曰番禺商锡永承祚。立庵孤学,于书无所不窥,尝据古书古器以校《说文解字》……”此即所谓“古文字学四少年”,论各人著作,商氏零碎不成系统,柯氏从政而少有成,以容氏最为齐整;然若论学问的博洽、见解的精微,则容亦需让唐氏一头地也。(胡文辉《现代学林点将录》)
  
   如果说唐兰是第二代治文字学的学者,陈梦家则是第三代,两人都有《中国文字学》著作刊行。
  
   上世纪30年代,陈梦家曾师从容庚、唐兰学文字学。唐兰在西南联大时期,和陈梦家是中文系的同事。就年龄和“闻道有先后”来说,唐兰是陈梦家的老师一辈的学者。他们共同为联大中文系的学生开设必修课程“文字学概要”。想来两人只有友情,不会有矛盾。世事难料,1949年之后,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学者之间居然互相攻击,或者自保,或别有目的,令人悲哀。
  
   唐兰《右派分子陈梦家是“学者”吗?》一文,以无可辩驳的口气对陈梦家进行批判和揭发:“他是‘冒牌学者’,实际上是一个十分热中,不择手段地拼命向上爬的野心家,是一个善于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市侩,是一个不懂装懂,假充内行,欺世盗名的骗子……就是这样,这个在伪中央大学念过法律系,在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学习过,准备当牧师,而又当过很反动的新月派青年诗人,写过极其丑恶的黄色小说,在中学里教书被轰跑的陈梦家,找着了一条争名争利的终南捷径,所谓‘从金石学出发的’这块招牌就很容易地挂上了。”(《中国语文》1957年11期)
  
   陈梦家燕京大学时期的另一位老师容庚也写了批判文章,《汉字简化不容翻案》发表在《文字改革月刊》特刊51期,文中提到陈梦家“坚决反对创造简化字”,而容庚指出,陈梦家写给自己的信中,就用了不少简化字。这时候,陈梦家是最倒霉的时候,容庚还就此下了一结论“此右派之所以为右派也”。
  
   容庚为了和“右派”陈梦家划清界限,痛打落水狗。不知唐兰究竟怀着怎样的心理和动机,将昔日的弟子如此攻击,贬低得一无是处。而在此前批判唐兰的文字改革方案时,陈梦家还曾对唐仗义执言过:“去年有人手持唐兰先生对于文字改革的一份建议,要我从文字学的角度加以批评,说是一种任务。我拜读了唐文,觉其文字学的学说很高明,无从批评,而且我不赞成这种‘围攻’没有参加‘痛击’。对于文字学者唐兰先生的意见,尽管不一定完全正确,我想是应该尊重的。反对的意见,对学术研究也还是有好处的;更何况唐先生的建议只是另一种文字改革的方案而已,并不是反对文字改革。”(陈梦家《略论文字学》,载1957年2月4日《光明日报》)
  
   唐兰在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理主任,并应故宫博物院之聘兼任设计员。1952年任中国历史学会候补理事,并调故宫博物院,先后任设计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列室主任、美术史部主任、副院长等职。不管就年龄还是学问,唐兰大陈梦家10岁,算得上陈的长辈,唐兰和陈梦家相识,是在1933 年,闻一多介绍陈梦家访问唐兰。“隔几天,这青年来了,长头发,神气傲慢。留下很厚一部稿子,内容荒谬,都是忽发奇想,悬空立说。这是我认识他的开始。不久,他入燕京大学研究院跟容庚先生学金文。”
  
   在西南联大时期,两人同教授古文字学,在学术上肯定有过探讨和交流。唐兰《右派分子陈梦家是“学者”吗?》文中写道:“七七事变后,他正在南方,伪教育部在长沙设立临时大学,后来改为西南联合大学,他趁这个机会,到那里当教员,讲文字学,扶摇直上,不过五年,当上教授,因此,他又挂上文字学家的牌子。他常常摊出《说文》就讲,可是自己还不懂得,常常弄错,还是大言不惭。”
  
   唐兰的批判陈梦家的文章,有批评陈梦家在古文字学方面犯的错,更多的是对陈梦家的学术进行严重歪曲,不过,也透露出陈梦家如何开始中国古青铜器研究的。 “在昆明时,伪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手上有一百多张被盗窈而流散在国外的中国铜器的照片,原物在欧美博物馆或私人收藏,甚至是古董铺里的,即搞不清原物情况,甚至不知道有什么铭文,更不知道器的真假,并且在流散国外的铜器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本没有什麽科学价值,但陈梦家却如获奇宝;编了《海外中国铜器图录》,写了《中国铜器概述》,作为他自称古器物学家的资本。”
  
   唐兰对陈梦家的批评火力十足,步步紧逼,招招致命,按照阶级
作者: 草曷    时间: 2010-3-27 23:46
标题:
手裡正捧著《殷虛卜辭綜述》,一聲歎息……
作者: 文音    时间: 2010-3-28 00:21
标题:
那个时代的产物
作者: 隨人    时间: 2010-3-28 01:33
标题:

这段学术史将来不知如何撰写

“毕竟是书生”(周一良语)

不知这样写是否对得起陈梦家这类被错划错判的人。


作者: 周楷煜    时间: 2010-3-28 02:29
标题:
我們實際上還甩不掉那個時代殘留下來的想法,所以會覺得說不清。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10-3-28 02:45
标题:

大概有很多这样的文章都是约稿,是政治任务,不写不行。

以这样的文章来立论,文章也就上了邪道了。


作者: 淄泷    时间: 2010-3-28 03:15
标题:
看似有很大的热情,若只为应付局势不致如此。
作者: 朱赣元    时间: 2010-3-28 04:47
标题:
难为他们了,要搞学术,还要搞政治,还得寻找当年书信里的只言片语,为这只言片语浪费脑细胞。
作者: 贾大拿    时间: 2010-3-28 06:12
标题:
大学者亦始终脱不了文人相轻的毛病。呵呵
作者: zhongguoren03    时间: 2010-3-28 06:21
标题:
一声叹息!
作者: xhy    时间: 2010-3-28 06:25
标题:
还是太史公说的好,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也。

和甲骨文1899先生商榷:
当时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没批过陈梦家的自然很多,不写文章落井下石的更多。至于红色恐怖也不必夸张,更不至于因为恐惧,反而加害于别人。问题在于“伟人一倡,亿兆人皆和之”,这亿兆人中,有的是有私心;“若据此以论人格,问天下世间几人能有清誉?”这就是学者如陈寅恪等之所以可贵也。

“至于国外汉学界的评价,一方面自有评价人的标准问题(标准不同,抑扬自然不同),一方面也有唐陈二位先生不同的性格和学术取向问题(陈氏似更自觉地和国际学术路子接轨,唐氏则更个性化,未必有意于接轨不接轨也),据此以断孰高孰低,殊无谓也。”

国外汉学界的评价,正所谓旁观者清。因为能更自觉地和国际学术路子接轨,有宽阔眼界,所以陈氏能有大成就,甲骨学、金文研究、铜器断代,以至于戴“罪”整理汉简,数年之内,蔚为大观。
唐氏好名,这得个“博学”的虚名。据朱德熙先生说,唐氏也是意欲与国际学术接轨;只是不加辨析地看了一大堆编译的烂书,就写在他的古文字学里,其实还是个冬烘。
作者: 周楷煜    时间: 2010-3-28 08:00
标题:
不是文人相輕。人性在這種條件下就是會如此表現。這裡只是多了政治味道罷了。
作者: 晖甫    时间: 2010-3-28 08:00
标题:

国外汉学界的评价,正所谓旁观者清。

---------------------------------------------

xhy先生能有這樣的邏輯,難道是“國外漢學”的一員?


作者: xhy    时间: 2010-3-28 22:02
标题:
有感于本网站前几天看的《语言文字周报:回忆朱德熙先生的一段话》:
  裘先生说,大约在1980年代初,有一天他在北大中文系办公的燕园五院里,碰到了朱先生。在那两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外学术交流逐步开展了起来,国内语言学界对西方较新的语言学成果也越来越关注了,朱先生为这种形势感到高兴。大家都知道,朱先生在借鉴西方较新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汉语研究方面,是走在头里的,并且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但是先生对自己并不满意,觉得限于过去的条件,他对西方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还没有吃透。那天,先生跟我说,现在好了,以后,研究汉语的年轻人,就有可能既吃透汉语实际,又吃透西方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了;把这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一定能超越前人。切实推进汉语研究的水平。

现在中国大陆海龟、土鳖、海鳖、土龟已经成了笑话。但是不能不承认陈梦家、朱德熙、吕叔湘等解放前一代学者在方法、见识上的高明。解放以后的许多人文学者,各方面修养学问人品普遍不如,可能是政治环境使然。政治高压扭曲了人格。虽然人品当然不等同于学问,反之亦然,但是道德文章还是道德文章啊!唐兰的这篇鸿文巨制肯定是不能收集子里去的了。

作者: 修公    时间: 2010-3-28 22:31
标题:

现在拿57年和文革中的文章出来看,谁不批人?谁不被人批?谁又是完人?

那时特殊历史时期,你、我都没有赶上,否则,都难说会讲什么荒唐话,作什么荒唐事,写什么荒唐文章!


作者: 張耒    时间: 2010-3-28 22:51
标题:

这种刨祖坟式的文章真够2的。转载的人也忒无聊。


作者: xhy    时间: 2010-3-28 22:55
标题:
又有哪一個歷史時期不特殊?只是特殊得不一样而已。

你只能说你自己“难说会讲什么荒唐话,作什么荒唐事,写什么荒唐文章!”我是不会。

九十年代初以来,乾嘉学统在大陆高校里的全面复活也不是没有政治背景。

有兴趣可以看看余杰的文章:
《说,还是不说》(文化艺术出版社)
签名,还是不签?──再谈昆德拉与哈维尔之争
http://www.boxun.com/hero/yujie/
作者: 張耒    时间: 2010-3-28 23:03
标题:

看来这位老兄已经站在道德、学术和政治的制高点了。

大伙儿还是甭围观了,散了罢。


作者: xhy    时间: 2010-3-28 23:49
标题: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散了吧,散了吧,还是回去吃人血馒头吧!
作者: 豐盈子    时间: 2010-3-29 03:00
标题:

若讀過當年的新觀察,讀上一年的。

或者把建國后10年內的黨報黨刊隨便挑出一種,讀上一年。

就覺得這類文章沒有啥稀奇了。

無非是少見,便覺得多怪。

[此主题已被 豐盈子 在 2010-3-28 19:01:23 编辑过]


作者: xhy    时间: 2010-3-29 08:00
标题:

我读过半年的50-60年代的《光明日报》,是麻木了,但还不至于到不仁的地步。

奇怪的是,没想到中国大陆的集体健忘、失忆症如此厉害!学历史、人文的都如此!芝加哥大学东亚系的王友琴女史正在做、已经做很多工作。听说她也曾采访过裘锡圭先生。

诗人和考古学家陈梦家之死

http://humanities.uchicago.edu/faculty/ywang/history/ChenMengJia.htm


作者: danyili    时间: 2010-3-29 08:00
标题:

关心学科的既往,哪怕有些让人痛苦的往事要面对,但如果平心冷静,对我们晚辈的做学问、做人都还是有益的。否则,老先生们岂不是白白遭受苦难、迷惘?向前看很好,遗忘不应该。

[此主题已被 danyili 在 2010-3-29 2:11:35 编辑过]


作者: 垂天之雲    时间: 2010-3-29 20:18
标题:
同意張耒兄...別耙糞了吧,轉載這有啥意義?
作者: 張耒    时间: 2010-3-29 20:35
标题:

看样子俺成新靶子咯。

danyili兄,咱绝没有遗忘啥子。

只不过对某些人的训话很反感。小时候俺们村的大队书记就这么训话,把自己整得像个圣人似的。

俗话说文革红卫兵,当世大愤青。都是一样一样一样哒~


作者: dgcf    时间: 2010-3-29 20:45
标题:
现在是文怀沙的天下,做出世外高人的姿态就能忽悠占据道德至高点的碎嘴子,还能激起阶级仇民族恨哦。

[此主题已被 dgcf 在 2010-3-29 12:46:57 编辑过]


作者: 白水    时间: 2010-3-30 08:00
标题:
学术和政治一搭界,最后一切的一切都变得不忍卒读了!!
作者: goauld    时间: 2010-5-20 08:00
标题:

为了自保吧.

引以为戒即可,不必苛责前人


作者: 黑猫警长    时间: 2010-5-21 01:35
标题:
處世淡定,察人寬容。
作者: 33357055    时间: 2010-5-21 01:44
标题:
陈梦家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没有什么势力,一枚壳脆不硬的鸡蛋,大家都这样针对他,毫无必要。人死了,但不能冤死;错犯了,不能白犯。陈梦家死得早,没有什么门人弟子出来给他摇旗呐喊,出论文集,纪念寿辰。批评陈梦家的人死得晚,门人弟子一大帮,都为长者讳,不愿言及师长的错误。陈先生的冤案,距离平反还远啊!
作者: 巴豆    时间: 2010-8-17 08:00
标题:

有閒工夫的人,可以看一下<聶紺弩刑事檔案>

歷史的事情,不是某一個人或幾個人的責任.  我總想, 如果把我放在那個時代 那個氛圍中,我會如何呢,要想一想

總批評作古的人,並不一定就顯出自己的高明

前人說,吾日三省吾身.       心經 說, 心無罣碍故,無有恐怖

 


作者: 窮達以旹    时间: 2010-8-22 02:44
标题:

“陈梦家死得早,没有什么门人弟子出来给他摇旗呐喊,出论文集,纪念寿辰。批评陈梦家的人死得晚,门人弟子一大帮,都为长者讳,不愿言及师长的错误。”


作者: 打狼人    时间: 2010-8-22 02:49
标题:

“甲骨四堂”是复旦大学陈子展总结、提出的。


作者: 窮達以旹    时间: 2010-8-22 03:09
标题:

人家不要“钱”……

人家改姓“疑古”了……


作者: 196098    时间: 2010-8-24 04:38
标题:
如現今再來一次文革在座發言的除了xhy先生,保不准還會出幾個唐蘭第二來。拿筆殺人的中國歷史上不乏其人,但象唐蘭這樣的作為是學人的恥辱。都是那些老師教的?啊呸!

[此主题已被 196098 在 2010-8-23 20:45:17 编辑过]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