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讀契求疑 [打印本页]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18:54
标题: 讀契求疑

合集15496、合集15498兩版上有相關卜辭:

(1)癸酉卜,王貞:余勿巳我匚,惠之用。(合集15496)

(2)貞:王勿巳朕匚。(合集15498=乙編4185清晰)

由于有殘字或原拓不清,兩版上的釋文學者多有誤釋或漏釋。(稍後會附上拓片)

如果我們的釋文正確的話,問題出來了:

1、“朕”好像用法同“我”?(這與學界通行觀點不一致)

2、例(1)中的“余”應該是“王”自稱,例(2)中的“王”呢?

3、如果說例(2)不是“王”貞卜,那“朕”又作何解?“王”與“朕”二字在同一條命辭中本身就很費解。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18:56
标题:

合集15496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18:57
标题: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18:59
标题: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18:59
标题:
合集圖片為什么上傳不了?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19:03
标题:

一上兄,我電腦太外了,某某格式是不是在上傳之間都是確定的,上傳時有辦法選擇嗎?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19:10
标题:
謝謝,我電腦里好像沒有安裝acdsee,待會下載安裝試試
作者: shing    时间: 2009-12-28 21:21
标题:

 


作者: 破晓    时间: 2009-12-28 21:34
标题:

(2)貞:王勿巳朕匚。(合集15498=乙編4185清晰)

 

如何确定残片上这几个字可以连读为一辞?

 


作者: jzbjzb2007    时间: 2009-12-28 22:02
标题:

查看了《甲骨文合集释文》,确实存在漏释的情况,15498中的“□”确为“朕”字;1596,也存在漏释:。“匚”,《甲骨文合释文》释为“报”,我觉得可能是“报已”的合文,“用”,个人觉得是“羽”,读为“翌”,从整条卜辞来讲:癸酉日,王卜问我不祭祀报已,到翌(明天)。至于您说的“朕、余、我”的区别,和《甲骨文语法学》P2页中所说的不矛盾,


作者: shing    时间: 2009-12-28 22:35
标题:

作者: shing    时间: 2009-12-28 22:35
标题:

作者: shing    时间: 2009-12-28 22:36
标题: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23:19
标题:
shing:
657×1024

 

768×768
多謝shing兄,我下載了acdsee,可還是不會使用,多謝幫忙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23:23
标题:
jiaguwen1899:

猜测一下:

(1)王是自贞,问的是自家的事,所以说“余”、“我”,“余”指我,“我”指我们(集合名词,参陈梦家说)。这样来看,命辞是说:“我不要巳我们的。。。”

(2)非王者贞问,“朕”指贞者(先秦“朕”本不限于最高统治者自称)。这样来看,命辞是说:“王不要巳我的。。。”

不過,據shing兄所傳的,以及我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卜辭中的“朕”好像都是說“王”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23:26
标题:
破晓:

(2)貞:王勿巳朕匚。(合集15498=乙編4185清晰)

 

如何确定残片上这几个字可以连读为一辞?

 

破曉兄這點問得很對,就是,這也是疑點!畢竟這片上下都殘,我當初也曾這樣想了。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23:31
标题:
jzbjzb2007:

查看了《甲骨文合集释文》,确实存在漏释的情况,15498中的“□”确为“朕”字;1596,也存在漏释:。“匚”,《甲骨文合释文》释为“报”,我觉得可能是“报已”的合文,“用”,个人觉得是“羽”,读为“翌”,从整条卜辞来讲:癸酉日,王卜问我不祭祀报已,到翌(明天)。至于您说的“朕、余、我”的区别,和《甲骨文语法学》P2页中所说的不矛盾,

非常感謝您詳細的解釋。整條卜辭的釋讀可能還牽涉到“巳”,個人覺得比較麻煩。您說“甲骨文語法學”第2頁,是不是號碼有誤?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8 23:35
标题:
jzbjzb2007兄說的那個“翌”,我們覺得可能就是“用”,但寫法確實有點怪

作者: jzbjzb2007    时间: 2009-12-29 00:13
标题:

是第二页,没错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29 01:02
标题:
jzbjzb2007:

是第二页,没错

找到了,您說的是緒論第2頁,原來我只在正文第一章的第2頁找的,呵呵……

 

張先生說“我”為第一人稱復數,“朕”為第一人稱單數。

我明白了,“我報(?)”比較“朕報”有可能是表達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并不代表“我”、“朕”這時用法完全一樣!不知道對不對?


作者: jzbjzb2007    时间: 2009-12-30 22:41
标题:

似乎关于“我”为第一人称复数,“朕”为第一人称单数还存在异议。参看:喻遂生《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中的<甲骨文“我”有单数说>一文。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30 23:17
标题:
好的,多謝:jzbjzb2007

作者: jzbjzb2007    时间: 2009-12-30 23:38
标题:
另关于《甲骨文合集释文》15496的释文中“叀「奠」”,我继续追踪到一篇文章——因为我不知道“叀「奠」”是什么意思,裘锡圭:说殷墟卜辞的“奠”——试论商人处置服属者的一种方法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293。但看了还是不明白,还请知晓的前辈教我,谢谢!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31 02:15
标题:
合集釋文中的“奠”可能是“之”之誤,那個字殘了,確實也不好說
作者: shing    时间: 2009-12-31 05:50
标题: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31 06:37
标题:
shing兄提供的資料很重要,多謝!這說明三者都可以作定語。如此說來,“我報(?)”和“朕報(?)”似乎要理解為定中結構了?
作者: danyili    时间: 2009-12-31 08:00
标题:

可以插嘴一句嗎?原來覺得納悶呢:樓主是有疑問,要解決,怎麽會求疑?。原來是“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曉得了,哈哈


作者: 文音    时间: 2009-12-31 18:25
标题:
danyili兄太幽默了,呵呵……學習啦

作者: jzbjzb2007    时间: 2009-12-31 20:36
标题:

shing前辈所贴左边第一片卜辞,在《商周古文字读本》(第384—385页,语文出版社,2007)“朕”字条【释义】,《殷契粹編》1244:“甲戌卜,王:余令角帚?”,即“叶”(協理)。而在《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第247页,甲戌卜,余令角帚。(粹1244)。在《甲骨文合集释文》中是这样的,

jzbjzb2007按:《殷契粹編》1244片,即合5495(佚15)。“史”通“事”,这个不讨论,不过《商周古文字读本》、《甲骨文合集释文》最好还是用“史(事)”这样的行文好点,毕竟甲骨文“事”上端有分叉。想谈的是“”到底怎么隶定,《甲骨文诂林》第699—706页,条,于隶定存在下面三种:“由”、“古”、“叶”。不过关于“”在这片卜辞的词义大体相同,做“行使、治理、协理”解。我的迷惑是:为什么隶定不同,哪种是正确的,或者全部都错了?不可能一个字有几种隶定形态吧

 

附记:《商周古文字读本》、《中国古文字学通论》两书——我只有纸本。因此没法用贴图的方式贴上来,这样可能在引述上面两书内容上有错误,还请有电子版把上面的内容贴上来,谢谢!

 

 

[此主题已被 jzbjzb2007 在 2009-12-31 12:40:52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jzbjzb2007 在 2009-12-31 12:48:01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jzbjzb2007 在 2009-12-31 12:56:58 编辑过]


作者: 文音    时间: 2010-1-1 08:00
标题:

非王卜辭中的“朕”確實可以不是指王,如:

貞:若茲陟帝,余利,朕御事,不句。(侯11)

材料取自蔣玉斌先生博論135頁。


作者: 文音    时间: 2010-1-1 18:51
标题:
多謝提醒,一定好好學習下。新年好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