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求助!关于“曷”字造字法的解释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原牧人    时间: 2009-12-7 18:59
标题: 求助!关于“曷”字造字法的解释
“曷”在古时当“何”用,但是对其造字原意的解释却非常少,找了很长时间才看到有一处讲到:“曷:會意、形聲,開口乞求,人止之逐之;人或問之「何以故 ?」,常借為語詞。” 我们再来看“曷”的小篆写法:
按照以上的解释分析的话,篆书中上面的部分不是“日”而是一个口上有个向外发出声音的标志,表示开口说。下面的部分是则是双手于前做乞求状。而当有人看到这样就会上前问“为什么这样?”古人正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为何”这个概念。对这个解释我心中有些没底,希望论坛里的前辈赐教。
作者: 思齐    时间: 2009-12-7 21:35
标题:
可參看趙平安先生的文章:
載於《 揖芬集 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

[此主题已被 思齐 在 2009-12-7 13:35:26 编辑过]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09-12-7 21:59
标题:
所谓“曷:會意、形聲,開口乞求,……”,这是从小篆的形体推测的,“上面的部分不是“日”而是一个口上有个向外发出声音的标志”,下面是“匃”,“匃”是“乞求”的意思,说者方曰:“開口乞求”。至于“其造字原意”,还是需要再讨论的。
作者: 高原牧人    时间: 2009-12-8 08:00
标题:
我人在海外,暂时无法找到《 揖芬集 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而网络上尚无此书下载资源。如您能把这篇文章发到本人邮箱,将不胜感激。这是我的邮箱地址:czh831219@hotmail.com   谢谢!
作者: lht    时间: 2009-12-8 19:26
标题:
《说文》卷五曰部:“曷 ,何也。从曰,匃聲。”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09-12-9 23:04
标题:
说者以为“曷:會意、形聲,開口乞求,……”,此字并不“會意”,当以“曷 ,何也。从曰,匃聲。”为是!应从许说。
作者: 白懋父    时间: 2009-12-10 07:43
标题:
同要同要,我的vamoo@sina.com
作者: 白懋父    时间: 2009-12-16 06:31
标题:
看了赵先生的文章,觉得曷方不大可能是羯,而是金文中的(害夫)。曷(害夫)之间的音极近,且(害夫)又有胡意。
作者: 白懋父    时间: 2009-12-16 06:33
标题:
看了赵先生的文章,觉得曷方不大可能是羯,而是金文中的(害夫)。曷(害夫)之间的音极近,且(害夫)又有胡意。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