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放马滩音律简杂俎 [打印本页]

作者: 天生牙    时间: 2009-11-4 03:05
标题: 放马滩音律简杂俎

1

乙284、285

“出(下)大正吕六律”可以和《国语·周语下》伶州鸠论音律那一段的“为之六间”对读。

关于此“六间”,胡企平《中国传统管律文化通论》有一节专门的讨论,没看懂!

伶州鸠论音律那一段很重要,最早记录了传统12律名,其实是传下来的周人的律名。裘先生在考释曾侯乙编钟铭时曾与那一段的四个未传下来的周人律名对读。

2

从曾侯乙编钟铭我们得知当时周、楚、曾、晋等各国有自己的律名系统。

放简所见都是周律名,这和我们所熟悉的秦系文字较好继承了西周晚期文字是一致的。

3

最早记录十二律相生的是《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

放简乙179——189倒数第二栏+乙193所记与之一致,唯表达略有不同

音律掌握者不会太多,也许放简音律知识的真正掌握者师徒传授,後来有人作了吕不韦的门客,吕氏编书时就被编进去了。

4

最早记录黄钟大数177147的是,《淮南子·天文》

放简乙194——205下栏已经记载,时间比《淮南子》大大提前了

其中“南吕”放简数据是144976,有误。应该是104976.

其他十二律数据都很正确,所以这个错误应该是抄写时技术错误。

5

以81开始,三分损益求其他十一律。最早也是出自《淮南子·天文》

放简乙179——190末栏已经都有了,完全一致。

李玫《东西方乐律学研究及其发展历程》解释了这组数据,说很精妙,内涵丰富。可惜我看不懂。

 


作者: fencius    时间: 2009-11-4 20:27
标题:

104976.古人抄寫數字中的零的時候,一般是怎麼處理的呢?

 

空著不抄,還是怎麼的。


作者: 破晓    时间: 2009-11-4 21:49
标题:

其实原简并不是数字。

都是汉字计数。

比如:十一万五百九十二,而不是110592.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