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殷墟所出宁狗铭 [打印本页]

作者: 破晓    时间: 2009-10-1 03:24
标题: 殷墟所出宁狗铭
  采自《考古》09、9期
 

 

[此主题已被 破晓 在 2009-9-30 19:48:54 编辑过]


作者: 破晓    时间: 2009-10-1 03:30
标题:

《殷墟新出土青铜器》已发表。

 
 

[此主题已被 破晓 在 2009-9-30 19:31:20 编辑过]


作者: 破晓    时间: 2009-10-1 03:40
标题:

合集21586局部

 豕?

 
 
 

作者: 求知    时间: 2009-10-1 04:12
标题:

在下才学疏浅,恕我直言三楼第二个字好像是虎字而不是豕字。


作者: 蒿耳    时间: 2009-10-1 06:13
标题:

此“狗”本义不一定是“犬”,而有可能是“幼兽”的意思。


作者: shing    时间: 2009-10-1 08:00
标题:
《尔雅·释畜》:“未成豪,狗。” 郝懿行义疏:“狗,犬通名,若對文則大者名犬,小者名狗。”
作者: shing    时间: 2009-10-1 08:00
标题:

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凡犬之屬皆从犬。

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从犬句聲。
作者: 草曷    时间: 2009-10-3 01:24
标题:
弱问关于"宁"字。李爷爷裘爷爷释"贾"已经很多年了,为啥至今大部分书仍释"宁"呢?释"贾"有什么问题吗?记得<中国古文字研究>1上有文章讨论。不过现在我堵在路上,只有老破手机一部聊以上网…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09-10-3 02:29
标题: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
作者: 蒿耳    时间: 2009-10-3 18:46
标题:

说这话的孔子是春秋人,转述这句话的许慎是东汉人。所以殷虚的“狗”字是否有“犬”义,仍然有待证明呀。假如能在卜辞中看到“犬”、“狗”互换,大家就可以“息喙”了。

口语常用词的交替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目前材料来看,似乎西周以前是“犬”是口语常用词,战国以后“狗”是口语常用词。但两个词确切的交替时间好像还没有人去研究,也许我们可以推测春秋时代是两个词并存或竞争的时代。


作者: 蒿耳    时间: 2009-10-3 19:19
标题:

刚才在网上搜到一篇文章:

“犬/狗”的历时嬗变(徐志林,《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6期 )
提要如下:“犬”和“狗”是组常用同义词,两者的竞争贯穿了战国之后的整个汉语史。“狗”字晚出,但一开始便显示出强大的优势,然而始终没能替换掉“犬”。它们在汉以后的发展受到文化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呈现了文、白歧异的局面,各自在书面语和口语里占据一席之地,朝着“犬”雅“狗”俗的方向发展。


作者: shing    时间: 2009-10-3 19:25
标题:
张世超《貯賈考辨》.pdf
作者: shing    时间: 2009-10-3 19:33
标题:

志林兄大作

_犬_狗_的历时嬗变.pdf

作者: lcsx    时间: 2009-10-4 18:13
标题:
积分不够。
作者: 破晓    时间: 2009-10-7 19:15
标题:

多谢草葛兄。

我应该被叉出去打50大版。

严重缺乏常识啊。

所以就胡乱从了杂志上的说法。

补课补课……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