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请问各位大侠,看书时看到书中提到墓葬制度之一的“题凑”,没有解释,不晓得是什么意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曹新悦 时间: 2009-9-15 05:25
标题: 请问各位大侠,看书时看到书中提到墓葬制度之一的“题凑”,没有解释,不晓得是什么意思?
如题。谢谢大家哇。^_^
作者: 指上蓮華 时间: 2009-9-16 05:48
标题:
題,就是頭。 題湊就是頭湊在一起。一般說來,是“黄肠题凑”。即用众多柏木芯的一头凑在一起垒成墓室。汉代诸侯王墓常用。因为建造这类墓制耗木较多,有些浪费,且很不环保。所以汉代之后很少用了。。。。大概是这样的。
作者: 曹新悦 时间: 2009-9-16 07:48
标题:
哦,晓得了,谢谢两位!
作者: 曹新悦 时间: 2009-9-16 07:49
标题:
呵呵,好,就是有时候觉得百度上人家回答的也不一定很准确哇O(∩_∩)O~
作者: 指上蓮華 时间: 2009-9-16 08:00
标题:
姑娘學習好認真哦。。。。。
作者: 指上蓮華 时间: 2009-9-17 06:06
标题:
向曹姑娘學習!向曹姑娘致敬!!
作者: 曹新悦 时间: 2009-9-17 19:46
标题:
指上蓮華:
姑娘學習好認真哦。。。。。
就是觉得有好多东西要看,很急很急。呵呵,不能再夸了呀呀
作者: 曹新悦 时间: 2009-9-17 19:48
标题:
一上示三王:
的確很認真
很不好意思哇,高手如此夸,有点惶恐,嘿嘿。
作者: 指上蓮華 时间: 2009-9-17 21:22
标题:
你還年輕,不著急,慢慢來。。。。
作者: 求知 时间: 2009-9-20 06:02
标题:
值得我认真学习!
作者: 求知 时间: 2009-9-20 06:04
标题:
值得我认真学习!
作者: 曹新悦 时间: 2009-9-20 06:19
标题:
嗯,大家一起努力坚持到底。梦想不褪色。我现在接触的还很基础,是要向各位学习的。
作者: 周楷煜 时间: 2009-9-20 18:27
标题:
馮勝君老師的《二十世紀古文獻新證研究》(好像是這個名,齊魯出的)裏說這個很細。我一年半前看的,當時好像沒弄懂……[此主题已被 一上示三王 在 2009-9-21 0:00:51 编辑过]
作者: 曹新悦 时间: 2009-9-21 03:29
标题:
周楷煜:
馮勝軍老師的《二十世紀古文獻新證研究》(好像是這個名,齊魯出的)裏說這個很細。我一年半前看的,當時好像沒弄懂……
哦,谢谢楼上的哈,只可惜现在我没有书哇。。。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09-9-22 02:37
标题:
大葆台一号墓发现的“题凑方木”“多系柏木之心”④,应为《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所说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中的“黄肠题凑”。唐人颜师古注引魏人苏林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 大葆台一号墓发现的“黄肠题凑”实例与文献记载一致。所谓“黄肠题凑”就是用规格相同的木枋沿与墓壁垂直的方向层层垒置于棺外,形成一圈木墙一样的结构,所有木枋的一方端头都朝向墓室中心。《汉书》中记载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枞木外藏椁”葬具只有皇帝、诸侯王和皇帝特赐的大臣可以使用。
[此主题已被 徐伯鸿 在 2009-9-21 18:41:49 编辑过]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09-9-22 02:39
标题:
作者: 指上蓮華 时间: 2009-9-22 04:20
标题:
哈,有圖就好理解多了。
作者: 曹新悦 时间: 2009-9-22 05:25
标题:
哦,是这样的,清晰多了,谢谢赐教。
作者: jnezjksh 时间: 2009-12-4 19:00
标题:
可以参看一下杨树达先生的《汉代婚丧礼俗考》相关部分
作者: 曹新悦 时间: 2009-12-5 07:15
标题:
谢谢jnezjksh!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http://www.fdgwz.org.cn/forum3/)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