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西周月相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千年聚讼的月相四分与定点之说,终于大白于天下,毫无辩驳地证明了月相定点说的正确。 若以朔为初一,则月相的含义为:
初吉为大月初二,小月初三;既生霸为大月初十,小月十一;既望为大月十五,小月十六;既死霸为大月廿六,小月为廿七。若以朏为初一,则月相的含义为:
初吉为初一;既生霸为初九;既望为十四;既死霸为廿五。
金文月相的含义,概而言之,初吉为新月始出的朏日,既生霸为凸月始见之日,既望乃满月之日,既死霸为残月晨见东方之日。现以朔为初一,将各月相在该月的日序列表明示于下:
月相 大小月 |
初 吉 |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5-19 18:02 标题: 我认为月相之定点与四分二说在广义上讲应该是统一的。月相的定点与 分段,只是文字上的一种详与略而已!在金文上的月相,既是定点,又是分 段!可举例说明,如文献<武成>与金文<师虎簋>的历日,进行整理后对比便 可说明问题,如下: <武成>:四月(乙巳)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 <师虎簋>:隹元年六月(辛未)既望,(粤四日)甲戌,王在杜居。(以<断代 工程>BC899年拟) 括号内为省文,由此可以看出,按<武成>行文格式,"四月既旁生霸"省了"乙 巳"这一定点干支日。而<师虎簋>以<武成>文例,可加上"辛未"(既望之定 点日)和"粤四日",但此五字却在铸文時为简便省略了!可见<武成>若铸成 金文,也会被省成"四月既旁生霸庚戌"的。 同時可以推知,金文月相也有没有省掉"粵几日"而干支正在定点上的,因此 才有与月相定点正好相符的铭文。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5-19 18:22 标题: 另外关于初吉,我是这样认为的: 初吉不是一种月相,但它在金文中又与其他月相术语一起 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讲,它又是一种与月相并用的记时术语。古 人认定的"吉日"除丁 庚 午 亥等为特定的吉日之外,可以是 一月中的任何一天,但"吉日"在一月中肯定不是一个,既言 初吉,当是第一个吉日,故初吉当在一个月中的头旬。 <国语.周语上>韦昭注:"初吉,二月朔日也",<诗>云"二月初吉", 可见到了周宣王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了"朔",因此把朔日认作 一月的开始。 月相是指月亮圆缺的变化,而初吉又不是月相,那么它所表示 的时段,只能是不见月亮的日子,即二十九 三十至初一 二日, 但初吉 既生霸 既望 既死霸的顺序又是确定了的,故可肯定, 初吉是一月开始。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有许多学者认为(几乎是全部),周人在认识 "朔"之前,是以"朏"(月出曰朏)为月首的,现在看来似乎值得商榷。 我认为在认识朔日之前,当以月没之日为月首,即现在的前一月的 二十九 三十日,这一点不单只反映在四个记时术语的顺序上,也可 以通过金文证明,在宣王之前(即认识朔日之前),许多初吉的日期皆 在现在所推步的合天历日的朔日之前一二日,这决非是我们步历之误, 而是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的观点。在文献上也可以证明我的观点,如 <书.召诰><洛诰>历日,<召诰>历日为:"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三月, 惟丙午朏",<洛诰>历日为:"三月乙卯...十二月戊辰...惟七年",<召诰> <洛诰>为同一年事,皆在七年。三月的丙午为胐,则<洛诰>的戊辰根本 不在十二月,若有闰月,则当时置闰多在年尾。若以我说的以朔前一二日 为月首,则戊辰按当时的步历当为十二月的首日! 再者,月相是对月亮光面变化的体现,没有月亮的日子肯定不包在月 相之内,而应包在初吉之内。古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遵循从"无"到 "有"的观点,而不是从"有"到"无"。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19 19:31 标题: 这白水哪儿来的,ID起的好啊 不但很白,而且很水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5-19 20:19 标题: 子居何人?!好象鸟呵!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19 20:25 标题:
不如你象啊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5-19 20:40 标题: 知道了,原来是个打嘴仗的强人!就不奉陪了!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19 21:07 标题:
你这样的,本来就该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哈哈 作者: 严维权 时间: 2009-5-19 21:16 标题: “初吉为大月初二,小月初三;既生霸为大月初十,小月十一;既望为大月十五,小月十六;既死霸为大月廿六,小月为廿七。若以朏为初一,则月相的含义为”
初一不吉,先生避之,初二有吉,先生言之!天道至公,不私覆,生霸十五天,死霸十五天!先生爱生霸,增加其五天,使其自月初十起,先生恶死霸,减其寿五天,一月只有十天! 先生既不公平,且又贪生恶死,违背阴阳法则矣! 作者: 严维权 时间: 2009-5-19 21:27 标题: “以公元前826年为周宣王元年,四十二年即公元前785年,四十三年即公元前784年。查张表(殷(丑)正):” 夏建寅,殷商建丑,周建子。武王伐纣,纣死商亡!周宣王时,纣亡已有好几百年,还会使殷正?更何况是周人正史! 作者: 严维权 时间: 2009-5-19 21:33 标题: “再者,月相是对月亮光面变化的体现,没有月亮的日子肯定不包在月相之内”, 何谓阴阳,何谓天相,何谓魄死明生,何谓月相,尊敬的先生,您懂吗? 月相既是月亮光面变化的体现,同时又是一种月照的表现,道家爱用魄,为的是掌握炼丹天机。历史学家爱用霸,为的纪叙时间过程。因此魄与霸只是各家对没有月光时的记叙和称呼的不同,同样也是一种月相! 生魄为阴,死霸为阳。生魄 、死霸,皆为月相,皆为天相之月光变化过程。将没有月亮的日子排除在月相之外,是有阳无阴,不合天理! [此主题已被 严维权 在 2009-5-19 13:56:34 编辑过]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09-5-20 00:43 标题: “夏建寅,殷商建丑,周建子。武王伐纣,纣死商亡!周宣王时,纣亡已有好几百年,还会使殷正?更何况是周人正史!”
这样的讨论很好!但我赞同以下的话: “殷周时期使用什么历法,是现代学者们探讨了几十年的难题。传统的三正说在春秋以来的历史年代中都暴露出不少问题,要把它推广应用于西周和商朝就更难了。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囿于前人成就,还只顺着这条路子摸索。” (《西周年代考辨》 作者:周流溪 来源:史学史研究 http://bbs.chens.org.cn/replytopic.asp?TOPIC_ID=13700&topicno=1&Forum_ID=59) 作者: 白水 时间: 2009-5-20 00:51 标题: 《法言·五百》: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 可见魄为月出或没時的光面,因此不见光面的日子不 为魄! 作者: 徐伯鸿 时间: 2009-5-20 00:57 标题: 请朋友们继续讨论! 作者: marc 时间: 2009-5-20 03:44 标题: 啟以殷政,韁以周索,應該就是這樣吧,殷周之際,並不是大家認為的有一個統一的國家組織然後改朝換代 曆法本來就是各國各過各的,觀邾器可知,金文要有唯王幾年的王字才是行周曆 紂死商亡,我不以為如此,否則武庚如何得名? 另外,閩南人商家祭祀,初一十五是不拜的,都是在初二十六才有,初吉應該不是初一吧 作者: 乾坤客 时间: 2010-3-23 23:55 标题: 周代历法,窗户纸一层,只要懂周易卦序,即可复原。周厉王实际在位14年,12年流亡时间。他还没死的时候,周宣王就已即位。共和14年只是司马推算而得,实际上共和只有10年。西周王年,小生已然推出,所有青铜器无一不合。周宣王在位48年,从〈后汉书〉及〈竹书〉可以推算而出。西周有六个十四月,前1028、1017、1009三年都是,春秋早期也有。大致在鲁隐公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