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73|回复: 0

[古文字综合] 释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3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释“匿”

匿:《说文》:亡也。从匸,若声。

林义光:古作。盂鼎,,桑之省。像采桑藏筐中形。匿,藏也。

以上两例对匿字的解释,或多或少都有其合理的地方。

首先,对匿字的基本意义解释是正确的。无论是亡还是藏,都是匿字的应有之义。

但对于匿字意义的所由来,二者解说不一。《说文》认为匿字的亡义由匸来,匸字“从乚上有一覆之”。其实匿字本来并没有上边的一横,匿字的甲骨文字体写作,并非从匸而是从乚的。而乚字即古隐字。

下面是对乚(隐)字的解释:

《说文解字注》匿也。匿者、亡也。象蒅曲隐蔽形,象逃亡者自藏之状也。

《尔雅  释诂》微也。《注》微谓逃藏也。

《易乾卦》龙德而隐者也。《礼礼运》大道既隐。《注》隐犹去也。

《说文》蔽也。

《玉篇》匿也。

可见匿字的逃匿之义应该是有乚字表示的。林义光所云之“筐”仅从字形看也与乚字不符,更何况“采桑藏筐中”于理也是讲不通的。但是,他把若字看做“桑之省”还是有部分道理的。

古文若        古文女

叶玉森:契文若字,并象一人跽而理发使顺形。易有孚永若。荀注,若,顺也。卜辞之若,均含顺意。

商承祚:金文作。《尔雅  释言》“若,顺也。”此象跽人举手而顺发,故有顺谊。

仅举两例。这种见解得到学界比较一致的认可,因为“卜辞之若,均含顺意。”上海博物馆葛亮先生在解读若字时也是这样解释的。

但是这种说解确实是值得商榷的。首先,这种解释没有从形音义三方面进行分析,也没有联系相关文字作比较,孤立的从字形上找顺义,似有看图说字之嫌。再说即使是看图说字,似乎也不太合情合理,古人的头发都是向上生长的吗?

古文桑

向上生长的是什么?看看古文桑字,就知道林义光先生把若字解释为“桑之省”的原因了。

古文叶古文果古文采

《甲骨文字典》采:从爪从  或木,同。罗振玉释为果,故为采果,象取果于木之形。郭沫若释为叶,为叶之初文,故谓采象采叶之形。然采释果或叶并无确证。故但谓采象于木上有所捋取即可。《说文》采。捋取也。从木从爪。

虽说采果采叶在古文字上尚无确证,但是古代先民采集果和叶用来果腹恐怕也不应有什么疑问。

古文寽(捋)

《说文》采。捋取也。古文寽(捋)恰恰可以做采字的补充。古文采是捋取果叶,古文寽(捋)则是采集作物(也许是野生的)的种子或籽粒。前两寽字中间的扁圆点儿像不像种子或籽粒?后两寽字中间由粗渐细的一笔像不像种子或籽粒所赖以生长的茎?果与叶只能解决一时之需,种子和籽粒才能做一年之储备。

以上分析,只是针对若字上半部分的,说明若字上半部分似应与采集有关。其下半部分呢?根据我在古文若字后边所列出的两个古文女字可以推知,应该表示女子之义。

上边表示采集,下边是女字,合起来的意思应该是和女人采集有关。

还有个别若字比较特殊,比如上边这三个古文若字。前两个下边多一口字,后两个中间或下边是些点儿。如果和女子采集有关,那些点儿则可解释为种子或籽粒,那口字则可以解释为盛器,如囤字所从之口,就是盛谷之器。当然那口字如果表示采集与人们的吃有关也是说得通的。《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尤其若字的读音,恰恰也应该是采集的意思。

无论是根据章太炎“娘日二纽归泥说”的理论,还是根据诺、喏、锘、掿、逽、蹃等以若作声符的字大都为nuo(诺)音,我们都可以推出,若的古音应该与诺相同。这样一来,读作nuo的若字与读作luo的捋字,读音就非常相似了。音近义不远,这两个字的意义是否会有点关系呢?我们知道,我国南方许多方言是NL 不分的,这也许是古代语音的遗存。有个罱字,《广韵》鲁敢切,这与现在的读音(lǎn)是一致的。说明南作为声符在古音中也曾表达过lǎn音的。还有一辇字,《说文》力展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连辇古今字。”说明辇字古音原本为lián, 读作niǎn应是后来的事。还有弄字,《说文》卢贡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皆为卢贡切,说明现在读作

nòng的弄字古时也是读作lòng的。从以上对罱、辇、弄三字语音古时声母为L而不是N推测,读作nuo的若字的古音有可能是luo。字义也有可能与捋一样。如果这个可能成真的话,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一、     捋字本身即含顺义。

《汉典》用手握着条状物,着移动、抚摩:~起袖子。~桑叶。

   《辞源》以手握物,移脱取,或手抚摸。

用捋字来表示顺义,是否比理发更合乎情理呢?

二、《诗经  芣苡》采采芣苡,薄言捋之。表现古代妇女采集的方式就是其中的“捋”字。妇女采集,这与古文若字()下边的部分是一致的。女人采集一般是要“跽”的。学者所说“跽而理发”“跽人举手而顺发”,那理顺头发与“跽”有半点关系吗?

三、如果把古文若字解释为捋,那么现代汉字若就可以与古文若字一脉相承了。若:从艹从又从口,艹可以表示采集对象,“又”为采集之手,口字前边已作分析。如果按照“理发”来解释若字,至少对艹、口两字是解释不通的。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古文若字与捋字同音同义,是合情合理、名正言顺的。如果再联系下面第四点对古文匿字的分析解释,那么这一结论将会更具确定性。

四、古文若字解释为“跽而理发”,自然就无法解释古文匿字,只能像《说文》那样作“若声”处理。但是,匿字里的若不是表声而是表意的。请看下边的分析。

先从古文德字说起。

古文德。从行(彳)从直从心。马叙伦:“彳为行之省。本部字皆与从行者义无岐别”,“行字象四达之道形”。在这么一个可以四达的路口,一个直字,后来又加一心字,表达什么意思呢?我在拙作《我解德字》里已经分析过,古文德字的意思就是目不斜视、心无旁骛、义无反顾的直奔既定目标而去。那么这里的既定目标是什么?去了又要干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那个四达之道的行字来考虑。而在古文字中,四达之道最明显的则非田字莫属。田字中的十字,按《说文》的解释,应是“阡陌之制也”。我们按照阡陌之制把田字展开,其形制就应该是这样的:,中间的十字正是行字所表示的四达之道。看一看甲文田字可知,这四达之道绝不止一处。看看下边这各有特点的五个古文行字,再看看我所模拟的古文行字示意图,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认为,古文行字所表示的四达之道应该在田字之中呢。12345

 

古文田字完全由基本相似的方形组成,中间阡陌纵横,原因何在?我的愚见,应该是由田猎所决定而与农耕无关。

中国的农田,只要种过地就知道,其形状是由地形地貌决定,是因地制宜的。所谓弯弯地不打弯弯粮食就是这么个意思。把土地整成一块块大小相等、排列齐整的方形,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尤其是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期,要搞出这样规范的土地样式更是天方夜谭。尤其把阡陌解释为“田界”更是荒唐,因为现实中田界是以界石做标识的。

田猎则不然。四四方方,大小相等、排列整齐、阡陌纵横,这对于田猎都是必要条件。

一、《礼记·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尔雅·释天》:“火田为狩”。二水在《史学月刊》(一九六四年第十期)刊文论述了商代田猎用火焚林的问题。王立军、毛文丽在《汉字与古代火文化》一文中也指出田猎乃“焚林而猎”。可见田猎为焚林而猎是不应有太大疑问的。但是,焚林二字本身却疑问多多。请看以下分析。

首先,上古社会的树林面积到底有多大?人烟稀少,自然生态基本未被破坏,一片树林(森林)一般情况下连绵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是不是正常现象?尤其田猎活动是在冬季干燥季节,这时候焚林,火势可控吗?

其次,偌大的一片燃烧的树林,得需要多少人(男人!)才能将其围起来?为避免野兽逃窜,又需要多少网子才能把这整个树林围得严严实实,?这些网子又将架设在什么地方?利用树林周边树木难免被火焚毁,离开树林一段距离架设又无所凭借。所以,如何操作也是焚林的一个大问题。

再次,即使以上问题都可解决,还有个可持续的问题。一把火把偌大一片树林烧个精光,把猎物捕捉了个干净,当年当然不愁吃喝,但以后怎么办?

所以,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火势可控、措施可操作、田猎可持续,是田猎活动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而古文田字所具有的那些特点,恰恰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田字分为一个个方形,中间阡陌纵横,完全是为了控制火势,中间的道路,可起隔离带的作用。

一大片树林化整为零,分成一个个小的猎场,自然就解决了人力和物力(网子)不足的问题。

每个猎场的四周,都有其他猎场边际的树木可作凭借,架设网子的问题就解决了。

为什么每一个猎场(田字里的口)基本都是正方形?《史记  殷本纪》记载商汤“网开三面”故事,说的就是“张网四面”。古文田字的口字,与这“张网四面”正相契合。只有所有猎场(口字)的每一“面”都是等长的,才能在编织与张挂网子时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操作。

一大片树林,若干猎场,每年搞几个,几年一个周期。这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野生(禽兽)资源,使田猎活动有计划地可持续的进行。

综上所述,古文田字的结构,完全是为了田猎,而不是为了农耕。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知道,前面在分析古文德字时所提出的“既定目标”就是猎场,前往猎场就是去田猎。田猎和战争一样,是一种具有充满凶险的活动,绝非每一个人(男人!)都乐意前往的。就像现代社会的德字是为人们制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一样,上古社会的德字,也是人们为男人制定的行为规范:目不斜视心无旁骛义无反顾的去猎场田猎,这是上古社会对男人的最起码的要求。

为什么要制定这么一个关于田猎的行为规范呢?毫无疑问,是因为有些人还做不到这一点,请看下面几个字。

古文後。从幺(玄)从夊,或又从彳(行),或下又从止,或中间从口。

幺(玄):王襄;“为索”;高鸿缙:“本绳索之绳之初文”;徐中舒:“象绳结之形”。

夊:马叙伦:“此退之初文。图语以止示去或往或前或进。以夊示来或退或後。夊乃踵外向而指内向。明不进也。”

以上两层意思,再联系彳(行)这个“四达之道”,古文後字的本义是不是就比较明了了呢?在前往猎场的路口,有人向“後”、“不进”甚至“退”,于是就用绳索捆绑来强行驱之。古文幺(玄)字往往上有一“丨”,似应表示绳索之作用方向。同样,下边的止字表示的也是另外有人促其前行不能后退。至于口字,意思更好理解,强行拖拽一个人去做他不想做的事,口中怎么可能不说点什么!

12345678古文御

御:《说文》:“使马也”。许氏不知御之古文,故将御字解释为“使马”。后世注家或知御之古文,但仍难脱《说文》之窠臼。其实古文御字本义应为御人。其字形基本都有一个跪跽之人。现在写作卩,古文为。此字似两手扶膝,与两手前伸“似有所操持”之女字明显不同。与古文後字相同的是,古文御字也有一行(彳)字和幺字,也有一朝前的“止”字,幺字上的一“丨”也应该表示向前之义。后面几个御字则用箭头更加明白无误的表示了向前之义。御3还多了一个古文父字。《说文》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前边说解正确与否且不说,“从又举杖”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前边分析古文“後”字的意义,是用捆绑,用呵斥(口)不许后退。这里的古文御字的意义则是用捆绑,用手中杖(父)强迫前行。

将古文德、後、御三个字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德字所提倡的乃是义无反顾的直奔猎场,後和御则是用绳索捆绑、呵斥、梃杖强迫某些人前往猎场。那么这些被强迫前往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他们是跪跽着的呢?

12古文鬼。《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许慎将此字解释为“鬼”字,所凭借的就是那个尖尖的“鬼头”。其实,绝大多数古文鬼字与鬼1一样,上边都是田字。不知为什么后世注家都把田字看做鬼头。其实,即使是鬼2的那个尖头,仍可看出是田字的变形。鬼1下面是跪跽之人,与我们前边所分析之御字的跪跽之人应有关联。古文御字的意义是强制跪跽之人去猎场,这里的跪跽之人上面恰恰是一个田字。鬼2呢?田字下的一“丨”应与古文德字的那一“丨”意义相同,表示直奔猎场。旁边一弯,应该是乚字。乚有藏匿逃跑义,而藏匿逃跑正是让这些人“跪跽”的原因。至于个别田字为什么写成尖头的,我想起临沂日照等地农民的一个特别的方言词:尖头怪,也叫尖头,专指滑头、奸滑之人。在前往猎场的途中开小差,或者在打猎时临阵逃脱,这样的人不正是尖头怪吗?

古文褢(huai)。《说文》褢。袖也。一曰藏也。从衣鬼声。户乖切。以鬼表声未尝不可,但前一个褢字下边多了一只手,后两个褢字下边多了捆绑之绳索(),如此表声是不是不可思议。我在拙作《和老郇(Huán)说说郇字》等文中已反复论证过,古文衣字就是猎场四周的网子。这里的四个鬼字与前边鬼字2的结构基本相同,田下一“丨”表示直奔猎场,一弯表示逃跑。所以,那只手在这里表示捉拿,捆绑之绳索是防止再逃跑。另外,这里的绳索,使得前边古文後字和御字的“幺”字即绳索有了着落。前边连捆带绑连打带骂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尖头怪或曰滑头送到猎场里来。这与前文的分析是完全契合的。

12古文畏。《说文》“鬼头而虎爪,可畏也。”与古文鬼字一样,大多数古文畏字是从田的,但其表意与古文鬼字略有不同。除了那个打人的梃杖以外,此字是在古文男字(从田力)的基础上多了一弯。这一弯自然也是表示逃跑,但与前文所分析的逃跑不同。前边是前往猎场的中途逃跑,这里则不是。我在拙文《男人女人本该就叫蓝人吕人》中已经论证,古文男字就是在猎场之中拦截野兽。所以,这时的逃跑就是临阵脱逃!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表示前往猎场的古文後御等字中,梃杖只是偶尔出现;但甲文畏字多数都有一杖。而且从畏2可以看出,持杖者并不是“鬼”,而是另有其人。可见杖的作用应该是惩戒临阵逃脱之人的。畏字的意义应该来自于那根杖。

    以上所作分析,都是为了题目中的那个“匿”字。匿字从乚从若。前文所分析的後御鬼畏等字,或中途逃跑,或临阵脱逃,都与逃跑有关。匿字里的乚字所表达的恰恰就是隐匿逃跑之义。径直表示直奔猎场,中间拐弯不就是开小差逃跑了吗。所以,《说文解字注》说乚字“象逃亡者自藏之状也”。那么到底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那古文若字恰恰回答了这个问题。前文分析古文若字的意义是妇女从事采集。那么作为一名本应该到猎场去和野兽搏斗的男子,或因胆小害怕,或因刁钻耍滑,或有其他原因而逃跑时,如果不跑到从事采集的妇女们那里去,他又能跑到哪里去呢?在上古社会,一个人脱离了自己的部落还能够生存吗?在当时生产没有剩余产品的条件下,部落成员维持生计都很困难,能够允许有人不劳而获吗?从猎场脱逃虽说是严重错误,但与跑到什么地方睡大觉相比较,跑到妇女们那里去从事采集,是不是惩罚会轻一些呢?尤其是睡大觉不可能有饭吃,而跟着妇女们采集还能有饭吃。所以,从充满凶险的猎场跑到妇女们那里去从事采集,是合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的。人类社会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匿(逃匿)”,不都是躲避凶险而追求生存的本性使然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4-26 04:07 , Processed in 1.0746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