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曰古氏 发表于 2016-4-23 16:25
當然,將“趾不正則心卓% ...
您可能誤解了“相同的認識觀念”這句話的意思,我當然不覺得古人認為腳趾能決定心。我強調的是古人對於腳趾和心的關係,可以進行如此的比喻,有一種相同的觀念上的認知(下面會說到),可以如此打比方。
《左传》“举趾高,则心不固”,这句话恐怕未必如您理解的由小动作推测心理,古人用这个比喻,很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比方说,即抬腿高了(重心不稳),心就不固。对待古人类似的比喻我想有时候不能以今律古去深解。《韩诗外传》说:“臣闻沐者其心倒,心倒者其言悖。今君不沐,何言之悖也?”即洗头弯腰心倒言語出問題(《管仲》這篇後面也提到了言語),從类似的话来看所谓脚“趾不正则心卓”和《左传》这句话应该就是一个物理认知,而非您说《左传》是一个心理作用。
这条写好之后,对其中几个问题又有思考,简单说,“悼”这个字我怀疑可能是为“心卓”(心动)造的专字,类比字是恸,语义引申也有相同的轨迹(没细想,可能未必恰当),这也可以解释《诗经》“中心是悼”,毛传解释为“动”、古书心+悼多用“悼”这个字而不用“掉”的原因。
这句话该不该乙正,就校勘常识原则来讲,如果原句可以读通,不必改。当然如果以后出现了一个本子是乙正者,那可能我们就要仔细考虑了,毕竟合乎常理的东西有时候未必是事实。
最近有事,回頭有時間再向您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