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hao19 发表于 2016-1-30 20:08 𠃊为古文╚(曲),這% ...
谢谢回帖。
我以为,曲和乚不是一回事。
古文曲,仅仅从字形看指的是物。
而乚呢,指的是人的行动轨迹,所以是单线条的。
古人崇尚直而鄙夷弯,比如德就从彳从直会意,走得直为德。而对于弯则相反。 说话不痛快叫绕弯,工作、学习、生活有了过错叫走弯路,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叫拐弯抹角,树大自直则是用小树的弯来暗喻小孩儿调皮捣蛋顽劣乖张,宁折不弯的弯也是屈服、屈膝投降之意。可见弯的贬抑色彩还是很明显的。 为什么?
比如田猎、作战之类,和大家一起直奔猎场战场的,就是“德”。乚呢?走着走着拐弯了,什么意思?开小差,逃跑了!
世上所有的逃跑,有一特点,因为怕人,所以都采取曲折的、隐蔽的方式。所以我们的古人就用弯笔来表示逃跑。
乚,有隐义,逃匿义。
这样解释不知有无道理。希望大家批评。
举报
华山之狐 发表于 2016-1-30 21:35 <p><font style="FONT-SIZE: 15pt">谢谢回帖。<% ...
我查了古文曲字,只一例单线条的,也与乚字不类。对古文曲字的解释,基本看作是受物之器。
华山之狐 发表于 2016-2-1 22:33 <p><font style="FONT-SIZE: 15pt">我查了古文 ...
xzjgw 发表于 2016-1-27 21:09 本帖最后由 xzjgw 于 2016-1-27 21:13 编辑 华山之狐先 ...
华山之狐先 ...
上海博物馆葛亮老师在解释“丨”的三个读音时连说了两个“崩溃了”,表达的意思应该比较明白。
尤其他强调说,越简单越复杂,古文字“丨”有作用“针”表音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针”都是“针”的象形初文。
我以为徐中舒先生以目吊线为直是有道理的。古人崇尚直,甲文德字从彳(行)从直会意,就有走得直行得端的含义。
xzjgw 发表于 2016-2-2 13:12 那个单线条的字形,应%A ...
我没查到襄公鼎铭文图片。只有十六字铭文如下:
天公迁洛 岐丰赐公 秦之幽宫 鼎藏于中
里边竟然没有那个 曲字!崩溃了!
另,古文乚和匸有时互通。
古文匽 古文匿
古文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4-24 23:38 , Processed in 1.0635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