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33|回复: 0

北大藏簡《蒼颉篇》“馮奕青北”補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大藏簡《蒼颉篇》簡三,整理者釋為“馮奕青北”。張存良先生因“青北”無法解釋,而疑“青是脊之訛”,[1]筆者認為此說不妥,整理者釋文無誤。據張先生所引可知,英藏杮片2973,英藏杮片3561,英藏杮片3696,皆与北大藏簡字形相同。其中英藏杮片3696上部多一橫,當是抄錄者筆誤所致。

《說文》“青”本字作,言其“从生丹”,其下部当作。秦“丹”字已出現新形體(為 三六),但仍有書為其本字者(秦 一○二),[2]“青”字則出現兩種常見的字形,即睡虎地秦簡所見(秦 三四)、(為 三六)和(日甲 七三背)、(日甲 六九)、(日乙 一九二)。[3]漢簡也有此二種字形,如銀雀山漢簡分作224)、346)、347)和627)。[4]北大藏簡《蒼颉篇》當是進一步隸變的結果,其字與後世“青”字基本相同,漢代大司農權“青”字作[5]可知北大藏簡《蒼颉篇》释为“青”字无误。

由于“丹”字書寫出現變體,導致“青”字下部與“丹”本字出現差異。實際上,“青”字隸變後依然从“丹”。既然簡文釋為“青”字,那麽“青北”當作何解釋?整理者釋“青為東方之色”,釋“北為方位之名”。此實為牽強之說。

古文“北”字常與“背”通用。《說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注:“乖者,相背違也。”段玉裁注:“乖者,戾也。此於其形得其義也。軍奔曰北,其引伸之義也,謂背而走也。韋昭注《國語》曰:‘北者,古之背字。’”據張先生所引可知,英藏杮片即作“背”字。

《說文》:“背,脊也。从肉北聲。”《韻會》:“身北曰背。”《玉篇》:“背脊。”《正字通》:“身之隂也。”《釋名》:“背,倍也,在後稱也。”《易經·艮卦》:“艮其背。”注:“背者,無見之物也。”此皆为“背”字之本義。《廣韻》:“背,棄背。”《集韻》:“違也。”《正韻》:“棄也,孤負也,反面也。”《詩經·小雅》:“噂沓背憎。”《尙書·太甲》:“既往背師保之訓。”《漢書·高帝紀》:“君為秦吏,今欲背之。”此皆背”字引申之義。可知“背”與“北”通用,多是取其“違”之義。

《說文》:“青,東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丹青”一詞也見于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朱珠丹青),都可制作成書寫符契的墨水。古文“青史”之說,實則來源于此。因史書皆丹青”書寫而成(用黑墨水書寫于竹簡之中,也有認為竹簡因殺青制作而成),故《漢書·蘇武傳》:“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古文符契曰信,而符契、書傳皆由“丹青”所書寫。《漢書·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注:“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之。”《後漢書·公孫述傳》:“帝乃與述書,陳言禍福,以明丹青之信。”曹植《王仲宣诔》:“吾與夫子,義貫丹青。”可知《說文》所謂“丹青之信言象然”當是言此。古文“象”与“像”通用。段玉裁注《說文》“然”字:“訓爲如此,爾之轉語也。”“象然”者即“青”像“丹青之信”。故“青北”即“信背”,言其“不被信任”之意。

《呂氏春秋•知度篇》:“禹曰:‘若何而治青北,化九陽、奇怪之所際?’”漢代高誘注:“皆四夷之遠國際至也。”後世則誤以為“青北”即“青丘”。陳奇猷校釋:“孫诒讓曰:‘青北’當作‘青丠’,‘奇怪’當作‘奇肱’……孫說是也。《淮南•時則訓》‘東至青丘,樹木之野’,又《本經訓》‘堯乃使羿繳大風於青丘之津’,皆可為證。另據《呂氏春秋通诠•知度》載:青丘之地在《山海經•海外西經》有記載。曉明案:《求人》篇云“禹東至鳥谷、青丘之鄉”,……皆可互證。”筆者認為此說甚誤。《知度篇》所言“化……之所際”中间之“九陽、奇怪”,才是高誘所说“四夷之遠國”。“青北”在文中之意乃是言“禹与四夷之遠國互不信任”,故文中用“治青北”,“治”然後才能“感化”,而“九陽、奇怪之國才能際至”。《初學記》引《歸藏•啓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于青丘。”除《呂氏春秋•知度篇》之外,也無“青丘”作“青北”之例。此是學者不明“青北”之意而妄用“青丘”解疑之誤。顯然,《知度篇》“青北”與“青丘”不同,而與北大藏簡《蒼颉篇》同義。

簡文中“馮奕”,英藏杮片作“馮亦”,實則二者之義相同。《說文》:“馮,馬行疾也。”徐鉉等注:“本音皮冰切。經典通用爲依馮之馮。今别作憑,非是。”段玉裁也注:或叚爲凭字。凡經傳云馮依,其字皆當作凭。……俗作憑。非是。”《說文》:“依几也。从几从任。《周書》:‘凭玉几。’讀若馮。”徐鉉等注:“人之依馮,几所勝載,故从任。”《說文》:“奕,大也。”段玉裁注:“《大雅》:‘奕奕梁山。’《傳》曰:‘奕奕,大也。’《詩周頌箋》云:‘亦,大也,叚亦爲奕。”清代孫星衍輯《蒼颉篇》引《一切經音義》:“馮,依也。”可知“馮奕”即“依大”。“大”有“重”之義,故“依大”與後世“倚重”同義。《新唐書•杜讓能傳》:“讓能思精敏,凡號令行下,處事值機,無所遺算,帝倚重之。”此正與“青北”之義相對應,而與《蒼颉篇》排列規律相吻合


[1]張存良:《<蒼頡篇>研讀獻芹(四)——北大簡《蒼頡篇》釋文商兌(二)》,武漢大學簡帛網,2015年。

[2]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七四頁

[3]同注B

[4]駢宇骞:《銀雀山漢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80頁。

[5]徐正考,《漢代銅器銘文文字編》,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01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5-6 16:32 , Processed in 1.0651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