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788|回复: 14

清华大学入藏战国竹简典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3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华大学入藏战国竹简典籍 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中国书

专家组鉴定认为:“这批竹简内涵丰富,初步观察以书籍为主,其中有对探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经、史’类书,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是从未见过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简牍形制与古文字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10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清华大学入藏一批大约2100枚珍贵战国竹简,全国11位权威学者专家的鉴定一致认为:“从竹简形制和文字看,这批竹简应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项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介绍说,今年7月中旬,清华大学接受校友捐赠,自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时(大约公元前3、4世纪左右)竹简。竹简到校时,已经发生菌害霉变,学校立即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开展了竹简的紧急抢救和保护工作,组织研究人员对霉变组织进行采样、化验和分析,明确霉菌的性质和种类,科学制定了积极而又稳妥的保护办法。与此同时,清华成立了校级研究机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并建立专门工作室,聘请专家学者参与竹简研究和保护。至10月初,第一阶段的保护工作基本完成,初步统计竹简数量约为2100枚(包括残片)。与这批竹简同时入藏的,还有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纹饰带有楚国艺术风格。竹或木制作的简,是纸发明以前我国用以书写的主要材料。一支一支的简,用丝绳编连起来,就称为册。简册上面的文字,都是用毛笔和墨写成的。据了解,目前已发现的古代竹简,大致分为书籍和文书,并以文书居大多数。清华所藏的这批竹简,其形制多种多样,简的长度最长的有46厘米(战国时的2尺);最短的不到10厘米。较长的简都是三道编绳,借以固定编绳的切口及一些编绳遗迹清楚可见。文字大多书写精整,多数至今仍非常清晰。

        “这批竹简就像是一位新出土的历史学家,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书。”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说。“这批竹简的内容丰富,目前还来不及详细检视,已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尚书》。《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列于六经之首,是研究古史的最重要依据。第二是这简竹还是一篇编年史,体裁类似西晋武帝咸宁5年(公元279年)在今河南汲县一座战国时魏国墓中发现的竹简书籍《竹书纪年》。这批清华简所记历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战国前期。与传世文献《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清华简专家鉴定组组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表示:“从重要意义上讲,其价值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图片说明:李学勤教授研究团队正在研究清华入藏的战国竹简。摄影:郭海雷)

    李学勤说:“1926年,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清华讲演时指出,中国自古新学问的兴起常由于有新发现,在学术史上有两次‘最大发现’分别是西汉‘孔壁中经’和西晋‘汲冢竹书’。现在清华简的发现,足以与孔壁、汲冢相媲美。”面对这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竹简,谢维和教授表示,竹简是出土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而清华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出土文献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重镇,始终将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项责无旁贷的学术使命。他指出,清华大学要以这批战国竹简的收藏为契机,把竹简等出土文献的研究和保护作为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文、史、哲等基础文科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促进基础文科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促进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他强调:“这批竹简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瑰宝,学校将本着开放的原则,吸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深入研究探讨这批竹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谢维和教授表示,出土竹简的长期保护目前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清华大学将联合多单位、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科研攻关,力争完善地保护好这批珍贵的竹简。”

    转自: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大学收藏一批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竹简
2008年10月22日 19:28:1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李江涛)清华大学22日宣布,该校日前收藏一批楚地出土、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竹简。经权威专家鉴定,这批竹简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项罕见的重大发现。

    据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介绍,清华收藏的这批珍贵竹简是今年7月由校友捐赠、自境外抢救入藏的。初步统计,竹简数量约为2100枚(包括残片)。

    这批竹简形制多种多样,简的长度最长的有46厘米(战国时的2尺);最短的不到10厘米。较长的简都是三道编绳,借以固定编绳的切口及一些编绳遗迹清楚可见。文字大多书写精整,多数至今仍非常清晰。

    竹或木制作的简,是纸发明以前中国用以书写的主要材料。一支一支的简,用丝绳编连起来,就称为册。简册上面的文字,都是用毛笔和墨写成的。

    多位学者专家对这批竹简观察鉴定后认为:“竹简内涵丰富,初步观察以书籍为主,其中有对探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经、史’类书,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是从未见过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简牍形制与古文字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目前已发现的古代竹简,大致分为书籍和文书,并以文书居大多数。清华所藏的这批竹简以书籍为主,而且很多从未见过。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说,这批简内容丰富,从目前检视结果看,其中很多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篇,是传世本《尚书》里所没有的。同时,这批竹简还有一篇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历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此外,类似《国语》的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前所未见的乐书,与《周易》有关的书等,都是两千余年无人见过的。

    谢维和表示,清华要以这批战国竹简的收藏为契机,把竹简等出土文献的研究和保护作为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文、史、哲等基础文科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促进基础文科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促进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科交叉与融合。

    与这批竹简同时入藏的还有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纹饰带有楚国艺术风格。

转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0/22/content_10234903.htm

(武大简帛网已转了,唉,本想……还是相对晚了一步~呵呵~~~)

[此主题已被 东山铎 在 2008-10-23 0:35:24 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3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说,这批简内容丰富,从目前检视结果看,其中很多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篇,是传世本《尚书》里所没有的。同时,这批竹简还有一篇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历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此外,类似《国语》的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前所未见的乐书,与《周易》有关的书等,都是两千余年无人见过的。 

   ————————————————————————————————

   這件事確是石破天驚,比上博簡意義之重要不言而喻,……《尚書》啊~~~还有與《周易》有關的書,天吶,天吶,天吶~
      現在我們也许可以說已經接觸到出土文獻最核心的部分了~~~——
 

发表于 2008-10-23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大学收藏一批罕见的战国竹简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0-23  发表评论>>
<!--enpcontent-->

图为陈列的战国竹简(10月22日摄)。

清华大学日前收藏一批楚地出土、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竹简。经权威专家鉴定,这批竹简为罕见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十分珍贵。新华社发(郭海军摄)

10月22日,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左二)与同事们在研究竹简。新华社发(郭海军摄)

<!--/enpcontent-->
文章来源: 新华网

[此主题已被 藏简 在 2008-10-23 9:40:53 编辑过]

发表于 2008-10-24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爽啊!拿着尚书再跑到汉代去炫耀一下!

发表于 2008-10-24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啊哦额。。。。。。
发表于 2008-10-24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发表于 2008-10-24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备掏钱吧
发表于 2008-10-24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想什么来什么?

似乎还不能高兴太早,还是冷静的等一等吧。

没有来源,还只说是收购,比上博简来得还蹊跷,俺现在还不敢相信,说不准是……呢

发表于 2008-10-2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本《竹書紀年》跟這個是兩囘事。

那麽認爲古文《尚書》是僞的同學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5-27 00:22 , Processed in 1.0641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