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962|回复: 2

[清华简] 李守力:清华简“筮法”拟测——破译古易“太玄数”与纳甲、爻辰、纳音、河图洛书、五运六气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7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shouli 于 2014-11-1 17:05 编辑

李守力:清华简“筮法”拟测——破译古易“太玄数”与纳甲、爻辰、纳音、河图洛书、五运六气的关系

2013年10月15日 19:20:42字数:5926

2013年10月16日 19:34:35字数:7995

2013年10月19日 06:00:45字数:8153

2013年10月19日 09:08:05字数:8287

2014年1月19日 22:13:12字数:8203

2014年11月1日 16:59:01字数:8221

一、清华简《筮法》简介:

《文物》2013年第8期上发表了李学勤先生《清华简〈筮法〉与数字卦问题》和廖名春先生《清华简〈筮法〉篇与〈说卦传〉》两篇文章,对清华简《筮法》做了一些介绍和初步研究。

两篇文章并未对“筮法”本身进行探索,今不揣谫陋,对清华简“筮法”试做还原,以求教于方家。

据廖名春先生介绍:

“十七命”中筮卦都是六画卦,共114个,而且都是两两相对,并无一例单出。这57对六画卦,每对之间既不是本卦和之卦的关系,也不是所谓的“非覆即变”。它们只是以两个六画卦对举,也就是以“对”进行筮占。

构成这114个六画卦最常见的数字是“一”和“∧”,此外还有“九”、“八”、“×(五)”、“四”。“九”、“八”、“×”、“四”是筮数;“一”和“∧”也当是筮数,并非是阳爻和阴爻。其《爻象》章以“子午”配“九”,“丑未”配“八”,“寅申”配“一”,“卯酉”配“∧”,“辰戌”配“×”,“巳亥”配“四”,说明“一”为“七”,“∧”为“六”无疑。

这114个六画卦中,纯属“一”和“六”的六画卦高达89个,而“一”、“六”、“九”、“八”、“五”、“四”杂见的则只有25个。就卦画而言,114个六画卦共684爻,“一”和“六”出现高达631次,而“九”、“八”、“五”、“四”出现一共才53次,且高度集中于几卦之中。按照或然率,“一”、“六”、“九”、“八”、“五”、“四”6位筮数出现的频率应该大致相等,不应该如此悬殊。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些六画卦“一”和“六”已经相当于阳爻和阴爻,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将“九”、“八”、“五”、“四”照样写出,不再转为“一”和“六”。这当时其成卦法所致。其《爻象》章讲了“八”的爻象,讲了“五”的爻象,讲了“九”的爻象,讲了“四”的爻象,就是不讲“一”和“六”的爻象,这是因为“一”和“六”不是简单的“七”和“六”,已经上升为阳爻和阴爻了;而“九”、“八”、“五”、“四”则还是筮数,有其具体的特殊的意义。

李学勤先生介绍说:

从简文卦的结构看,七是阳爻,六是阴爻,都是多见的常态;而同样相当阳爻的五、九,相当阴爻的四、八,则比较少见。简文专述了后者的爻象:

  八为风,为水,为言,为飞鸟,为肿胀,为鱼 ……五象为天,为日,为贵人,为兵,为血,为车,为方,为忧、惧,为饥。九象为大兽,为木,为备戒,为首,为足,为蛇,为曲,为玦,为弓、琥、璜。四之象为地,为圆,为鼓,为珥,为环,为踵,为雪,为露,为霰。

  这在文例上很像《说卦》的第十一章,不过《说卦》讲的是卦象,这里却是爻象。

  上引简文以八、五、九、四为序,或许还有深意。看现已发现的楚简实占的数字卦,除常见的七、六外,八较多,五次之,九更少,四则尚未见到,这或者不是偶然的。

二、清华简“筮法”拟测:

114个六画卦中,九共有23个;八共有10个;五共有13爻;四共有7爻。

筮数

实际概率

23÷684=3.36%

10÷684=1.46%

308÷684=45%

323÷684=47.2%

13÷684=1.90%

7÷684=1.02%

根据十二支与数字爻对应表:

子午 九

丑未 八

寅申 一(七)

卯酉 ∧(六)

辰戌 ×(五)

巳亥 四

笔者推测清华简“筮法”起例为:

1.筮数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子午日筮得九,写作九在丑未日筮得八,写作八。辰戌日筮得五,写作五;巳亥日筮得四,写作四。除此以外,在任何日筮得奇数写作“一”(七),筮得偶数写作“”。

九的概率:2/12×10%=1.67%,

八的概率:2/12×10%=1.67%,

五的概率:2/12×10%=1.67%,

四的概率:2/12×10%=1.67%,

七、六的概率:1-(4×2/12×10%)=93.3%

清华简《筮法》的揲蓍之法必须与实际概率相符合,尚需贤达继续探索。

三、筮法揲蓍策数的佐证:

张政烺《试释周初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一统计了三十二个筮数卦其中数出现的次数极不平衡曾作一表,今转引如下:    

    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次数  36  0    0  0   11  64  33  24

其中六最多一次之二、三、四都是零这种现象怎么解释?张政烺先生的看法是都是积画为之,写在起不易分辨是几个字、代表哪几个数所以不能使用,然而这三数并非不存在而是者运用奇偶的观念当机立断把二、四写为六,三写为一,所以一和六的数量就多起来了。

及周初的位数中不见九字。九在位数中出现较晚,约在西周中叶以后使用的次数少井无特殊地位。

1978年,湖北江陵天星观战国时期楚墓发现竹简上有易卦,皆二卦并列(与清华简筮数卦相似),共有八组十六个卦,所用数目字为: 

数    字:一  六  八  九 残缺 

出现次数:37  49  5   4  1 

对此,张先生在上文《补记》中分析说:“二、三、四、五、七已被取消,集中到一、六两项下。这里的八、九似是再生的,九从一分化出,笔迹可辨,八或许是从六分化出来的。这便成为《周易》的前身,稍加修正即是《周易》了。” 

我推测天星观筮数卦与清华简“筮法”有类似的起例,也许是:每逢甲己子午日筮得九,仍然写作九;每逢乙庚丑未日,筮得八,仍然写作八(原理见下文“太玄数”的论述)。

《周易·系辞传》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章,又有“天一地二”“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章。学者多将“五十”与“五十五”相混,甚至认为是错简之讹。此乃不知揲蓍筮法有三《易》之分,又有繁简之分也。

帛书《易传》是传本《易传》前期的成果,含有古易的东西。帛书《易传》只有“天地之数”章,而没有“大衍之数”章。

我根据筮数的发展规律以及帛书《易传》只有“天地之数”筮法推断,原始筮法的发展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3+4+5+6+7+8=36,对应《连山易》;

第二阶段:1+2+3+4+5+6+7+8+9=45,对应《归藏易》;

第三阶段:1+2+3+4+5+6+7+8+9+10=55,对应《周易》;

以上是用类似投掷骰子的方法占卜,骰子最早是用石子做的,见于舞阳贾湖裴里岗文化遗址龟壳装石子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还出土了用竹筒装着的60支算筹,它与《归藏》占书放在一块。

还有因此而产生的“大衍”之筮法约有四种:

第一种:大衍之数36;

第二种:大衍之数46;

第三种:大衍之数50(《易传》);

第四种:大衍之数60(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

此即朱彝尊《经义考》引元吴莱所说:

吴莱曰:易占以变,故其数但用九六而尚老,《连山》、《归藏》占以不变,故其数但用七八二尚少。《连山》七而首艮,《归藏》八而初坤,亦不过伏羲之旧,及推其取用之策,《连山》三十有六,《归藏》四十有六,《易》则四十有九,又若不相为用者。

张政烺《试释周初铜器铭文中的易卦》所列筮数卦多符合第一阶段,清华简《筮法》114个筮数卦符合第二阶段。

清华简“筮法”保留八、五、九、四“值日”之爻,是为了用“值日”爻象增加信息量,以方便断卦。这种“值日”爻象的体例,似是后之纳甲筮法使用“日辰”和“月建”之爻的滥觞。再往后的“子平”八字以生日天干为日元之神,也是如此。

清华简“筮法”还采用类似“五行旺相休囚死”的“四节八卦所应吉凶理论”帮助断卦:

      大吉 小吉 大凶 小凶

  春   来巽 劳  艮罗 兑

  夏   劳  来巽 兑  艮罗

  秋   兑  艮罗 劳  来巽

冬   艮罗 兑  来巽 劳

乾,《说文》从乙倝声,简文只作“倝”,是假借宇。离,简文作“罗”,同于马王堆帛书《易》,也系通假。坤,文作“臾”,是《归藏》的写法,也见于碧落碑及《汗简》。坎作“褮”,即“劳”字同于王家台秦简《归藏》,辑本《归藏》作“犖”,《周易·说卦》第五章称坎“劳卦也”震卦有时作“逨(来)”按辑本《归藏)震卦作“厘”,与“来”均为来母之部字。从这些,可看出《筮法》经卦卦名近于《归藏》。

罗,是离卦,却在八卦图的北方,所以属水,冬季旺,大吉。劳,是坎卦,却在八卦图的南方,所以属火,夏季旺,大吉。若将“四节八卦所应吉凶理论”改成对应的“四节八卦五行图”为:

        大吉   小吉   大凶   小凶

  春   来巽木 劳火  艮罗水 兑金

  夏   劳火  来巽木 兑金  艮罗水

  秋   兑金  艮罗水 劳火  来巽木

冬   艮罗水 兑金  来巽木 劳火

四节八卦所应吉凶理论”与“五行旺相休囚死”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大吉,相当于旺;小吉,接近相(只有来巽木是休)。大凶、小凶与囚、死相类而不对应。五行家有“四废日”,最早见于放马滩秦简《日书》睡虎地秦简《日书》,大吉,相当于利日;小凶,相当于四废日。其它则不对应。

清华简“筮法”还没有熟练掌握五行生克理论,对五行与八卦的整合还比较生疏,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定它是一种不成熟的筮法。只要按吉凶程度(大吉、小吉、小凶、大凶)顺序排列,就会发现“四节八卦所应吉凶理论”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大吉

小吉

小凶

大凶

来巽木

劳火

兑金

艮罗水

劳火

来巽木

艮罗水

兑金

兑金

艮罗水

来巽木

劳火

艮罗水

兑金

劳火

来巽木

需要注意的是,清华简八卦将艮罗水归为一组,这里的罗虽然是离卦,由于位于八卦的北方,实属水,所以“水土同宫”。阴阳五行学说一直存在着“水土同宫”与“火土同宫”的悖论。

四、清华简《筮法》与《连山易》的关系:

廖名春介绍清华简《筮法》说:

《祟》章讲八卦各卦之祟,以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为序。其八卦与天干相配,以乾配甲壬,坤配乙癸,艮配丙,兑配丁,坎配戊,离配己,震配庚,巽配辛。其八卦次序也是先父母而后少男少女、中男中女、长男长女。

其十二地支与六子卦相配,依次以子午配震,丑未配巽,寅申配坎、卯酉配离,辰戌配艮,巳亥配兑。

守力按:

李学勤先生认为清华简《筮法》同《归藏》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我则认为其与《连山》的关系更为密切。

清华简《筮法》之《祟》章讲八卦之序与帛书《易》相同,以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为序。这个卦序可以追溯到《孔子家语·执辔》和《大戴礼记·易本命》古易《连山》系统。汲冢易类竹简将《连山》与《归藏》混淆。汲冢《归藏》有《启筮经》,启筮即夏启之筮法,即《连山》也。汲冢《归藏·初经》的乾、坤、艮、兑、坎、离、震、巽卦序实为《连山易》初经卦序,也就是马王堆帛书《易》的经卦卦序。清华简《别卦》的卦序也与帛书《易》属于同一系统。

清华简《筮法》讲“十七命”,多于《周礼》的“八命”,“命”是《连山易》特色。

《筮法》讲八、五、九、四爻象,这可追溯到《易本命》的“八主风,五主音四主时”的数字卦象,《筮法》的“八为风”当源自《易本命》。《筮法》的纳甲同样源于《易本命》八卦纳甲。

清华简《筮法》的十二支与数字爻、六子卦的对应见于《太玄经·玄数》

“太玄数”另见于放马滩秦简《日书·纳音五行》(公元前267年):

甲九木,子九水;乙八木,丑八金;丙七火,寅七火;丁六火,卯六水;戊五土辰五水己九土巳四金庚八金午九火壬六水申七水癸五水酉六金戌五火亥四木

“太玄数”配六子卦即后世之《京房》纳甲爻辰。清华简的大致年代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故《京房》纳甲、爻辰源于先秦。下边举例说明《京房》八卦干支:

震纳庚,子午配震。故震卦纳庚,初九爻纳子,九三爻纳午;

巽纳辛,丑未配巽。故巽卦纳辛,初六爻纳丑,六三爻纳未;

坎纳戊,寅申配坎。故坎卦纳戊,初六爻纳寅,六三爻纳申;

余仿此。

清华简《筮法》中有五行理论、干支配八卦、太玄数(太玄图即河图),这些都属于《连山易》体系。

“太玄数”暗合河图洛书、五运六气:

有关“太玄数”的奥秘,《五行大义》引《太玄经》曰:

别数者,支数,则子数九,丑八,寅七,卯六,辰五,巳四,午九,未八,申七,酉六,戌五,亥四。

《太玄经》云:

“子午九者,阳起于子,讫于午,阴起于午,讫于子,故子午对冲,而阴阳二气之所起也。寅为阳始,申为阴始,从所起而左数,至所始而定数,故自子数至申,数九,自午数至寅,亦九,所以子午九也。

丑未为对冲,自丑数至申,数八,自未数至寅,亦八,所以丑未八也。

寅申为对冲,自寅数至申,数七,自申数至寅,亦七,所以寅申七也。

卯酉为对冲,自卯数至申,数六,自酉数至寅,亦六,所以卯酉六也。

辰戌为对冲,自辰数至申,数五,自戌数至寅,亦五,所以辰戌五也。

巳亥为对冲,自巳数至申,数四,自亥数至寅,亦四,所以巳亥四也。”

又云:“阳数极于九,子午为天地之经,故取阳之极数,自丑未下,各减一,从八至四,理自可知。”

干数者,甲九,乙八,丙七,丁六,戊五,己九,庚八,辛七,壬六,癸五。

《太玄经》云:

“甲己九者,甲起甲子,从子故九。己为甲配,故与甲俱九。

乙起乙丑,从丑故八,乙配于庚,与庚俱八。

丙起丙寅,从寅故七,辛配于丙,与丙俱七。

丁起丁卯,从卯故六,丁配于壬,与壬俱六。

戊起戊辰,从辰故五,癸配于戊,与戊俱五。

支有十二,以对冲同数,故自九至四。干唯有十,以配合同数,故自九至五。”

《太玄经·玄数》:

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二七为火,一六为水五五为土

子午之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故律四十二,吕三十六。并律吕之数,或还或否,凡七十有八,黄钟之数立焉。其以为度也,皆生黄钟。

甲己之数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声生于日,律生于辰。声以情质,律以和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

以上“太玄数”。“太玄数”的地支数见于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清华简《筮法》,公元前267年的放马滩秦简《日书·纳音五行既有天干数,又有地支数。所以“太玄数”并非如先前学者认定的起源于西汉末年的扬雄《太玄经》,它起源于更早的先秦时期,属于古易范畴。

除上文所说,“太玄数”是京房易爻辰(纳干支)和六十甲子纳音理论的源头外,笔者发现“太玄数”暗合河图洛书和五运六气。

河图即五行生成之十数图。五行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箕子传给武王的《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太玄经·玄数》所说的“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二七为火,一六为水五五为土”,后世所谓“河图”。河图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管子·幼宫图》(即《玄宫图》),战国时期《墨子·迎敌祠》东为八,南为七,西为九,北为六与《玄宫图》完全相同。放马滩秦简《日书》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即五行生成合数。西汉末年扬雄《太玄·玄图》“一与六共宗,二与七为朋,三与八成友,四与九同道,五与五相守”,称《玄图》之名,显然是承袭了管子《玄宫图》。

洛书九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九宫八风图》和《大戴礼记·明堂》“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这两部著作应该是战国的,西汉又做了编辑整理。起源于先秦,东汉初年结集的《周易乾凿度》太乙行九宫法,即后世《洛书》所从出

五运六气学说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的运气七篇大论,是王冰在整理《素问》时补入的,包括“天元记大论篇”、“五运行大论篇”、“六微旨大论篇”、“气交变大论篇”、“五常政大论篇”、“六元正纪大论篇”、“至真要大论篇”在内的七篇文章。运气七篇虽为王冰所传出,而其理论源头可追溯到先秦。

据《天元纪大论篇》,五运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三阴三阳六气为: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亥之岁,上见厥阴。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五运即河图(玄图),不必论矣。

六气合太玄地支数:子午少阴君火九(热气),丑未太阴湿土八,寅申少阳相火七(暑气),卯酉阳明燥金六,辰戌太阳寒水五,巳亥厥阴风木四。

子午少阴君火九,即洛书南方九紫火,后天八卦离卦;离为夏季,故君火为热气;

丑未太阴湿土八,即洛书东北八白土,后天八卦艮卦,由于“水土同宫”,故艮土为湿土;

寅申少阳相火七,即洛书西方七赤金,后天八卦兑卦,由于七在河图为夏季火之成数,故其色赤,受火气,居洛书西方金位,禀赋夏秋之气,故相火为暑气;

卯酉阳明燥金六,即洛书西北六白金,后天八卦乾卦;

辰戌太阳寒水五,即洛书中宫五黄土,由于“水土同宫”,五五合十,洛书是九进制,故五加五等于一,故寄于北方一白水;

巳亥厥阴风木四,即洛书东南四绿木,后天八卦巽卦。

以上共有七宫六卦,缺三碧震卦、二黑坤卦,可从对宫求得,故六气合太玄地支数完全符合洛书九星。太玄数与河图洛书出于先秦,故运气七篇的理论源于先秦。

附:

纳音之原,实出于纳甲

钱大昕纳音说》:

六十甲子,纳音所属五行,沈存中《笔谈》、陶九成《辍耕录》皆箸其说。然所引者仅唐以后之书,又多傅会,难信。予蓄疑有年,适读《抱朴子》云:“按《玉策记》及《开名经》,皆以五音六属知人年命之所在。子午属庚,卯酉属己,寅申属戊,丑未属辛,辰戌属丙,巳亥属丁。一言得之者,宫与土也。三言得之者,征与火也。五言得之者羽与水也,七言得之者商与金也,九言得之者,角与木也。”

《玉策记》《开名经》乃汉魏人所著(李守力按:惠栋谓《玉策记》周秦时书),始知纳音果是古法。而所谓一言三言五言七言九言得之者,犹未晓其何义。丁酉冬至前五日,偶往娄东舟中,携《抱朴内篇》,反复思之,忽得其解。

盖纳音之原,实出于纳甲。纳甲者以十干配八卦,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长男而纳庚,巽长女而纳辛,坎中男而纳戊,离中女而纳己,艮少男而纳丙,兑少女而纳丁。又以十二支配八卦,乾纳甲子壬午,坤纳乙未癸丑,震纳庚子午,巽纳辛丑未,坎纳戊寅申,离纳己卯酉,艮纳丙辰戌,兑纳丁巳亥。京君明、干令升之徒用以说易。春秋传周史筮陈敬仲,得观之否,知其当代姜姓有国。先儒谓六四辛未土为羊,巽为长女,故曰姜。则布干支于八卦,古法已有之矣。

纳音者又以六十甲子配五音,三元运转,还相为宫,而实以震巽坎离艮兑六子所纳之干支为本,五音始于宫。

宫者土音也,庚子庚午,辛丑辛未,戊寅戊申,己卯己酉,丙辰丙戌,丁巳丁亥,乃六子所纳之干支,故为五声之元,于行属土,于音属宫,所谓一言得之者也。

戊子戊午,己丑己未,丙寅丙申,丁卯丁酉,甲辰甲戌,乙巳乙亥,于行属火,于音属征。

戊至庚,己至辛,丙至戊,丁至己,甲至丙,乙至丁,相隔各三位,故曰三言得之也。

丙子丙午,丁丑丁未,甲寅甲申,乙卯乙酉,壬辰壬戌,癸巳癸亥,于行属水,于音属羽。

丙至庚,丁至辛,甲至戊,乙至巳,壬至丙,癸至丁,相隔各五位,故曰五言得之也。

甲子甲午,乙丑乙未,壬寅壬申,癸卯癸酉,庚辰庚戌,辛巳辛亥,于行属金,于音属商。

甲至庚,乙至辛,壬至戊,癸至巳,庚至丙,辛至丁,相隔各七位,故曰七言得之也。

壬子壬午,癸丑癸未,庚寅庚申,辛卯辛酉,戊辰戊戌,己巳己亥,于行属木,于音属角。

壬至庚,癸至辛,庚至戊,辛至巳,戊至丙,巳至丁,相隔各九位,故曰九言得之也。

土之音至微,火水则稍有音矣,金木则音渐着矣,土一,火二,水三,金四,木五,此五音由微而着之序也。数始于一,言一言者宫也,土音也,乃以为音母。隔八位而复得本母,三八二十有四而嬗于金,以商为母,金嬗于火,以征为母,火嬗于水,以羽为母,水嬗于木,以角为母,其相生递转之序,皆与宫音同。凡六十甲子再终,百有二十而复于始,还相为宫,循环无端,要皆本于纳甲,而用六子不用乾坤,犹之八卦方位以震兑坎离居四正,而乾坤退居无事之地也。

沈存中所推“娶妻生子,隔八相生”之说,盖已略见一斑,而未明乎立法之原,意谓扬斩自甲子始,不知其实始于庚子午也。于《易》蛊之彖曰:“先甲后甲”,巽之五曰:“先庚后庚”,甲者纳甲之始,庚者纳音之始也。谁谓纳音非古法哉。若陶九成所引诸说,支离穿凿,不合于古,儒者所不道也。

《抱扑子·内篇》相关文本:

抱朴子答曰:“按《玉策记》及《开名经》,皆以五音六属,知人年命之所在。子午属庚,卯酉属己,寅申属戊,丑未属辛,辰戌属丙,巳亥属丁。一言得之者,宫与土也。三言得之者,征与火也。五言得之者,羽与水也。七言得之者,商与金也。九言得之者,角与木也。”

若本命属土,不宜服青色药;属金,不宜服赤色药;属木,不宜服白色药;属水,不宜服黄色药;属火,不宜服黑色药。以五行之义,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故也。若金丹大药,不复论宜与不宜也。

一言宫。庚子庚午,辛未辛丑,丙辰丙戌,丁亥丁巳,戊寅戊申,己卯己酉。

三言征。甲辰甲戌,乙亥乙巳,丙寅丙申,丁酉丁卯,戊午戊子,己未己丑。

五言羽。甲寅甲申,乙卯乙酉,丙子丙午,丁未丁丑,壬辰壬戌,癸巳癸亥。

七言商。甲子甲午,乙丑乙未,庚辰庚戌,辛巳辛亥,壬申壬寅,癸卯癸酉。

九言角。戊辰戊戌,己巳己亥,庚寅庚申,辛卯辛酉,壬午壬子,癸丑癸未。

发表于 2015-6-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学习了 巫中有玄机-------
发表于 2015-6-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学习了 巫中有玄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9-9 02:45 , Processed in 1.0851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