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99|回复: 17

世界文明之钥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6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子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入为主,没静下心来看。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您真是过奖啊~

庄子说的好,节录而共勉之: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发表于 2008-9-16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建议增加“文学原创”版。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说明:

    荀子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

    有关荀子的这一段话,北京大学王力教授在《中国语言学史》一书中解读为:“人类既然同类,而又具有同样的感觉,人们的五官接触万物所抽象出的特征自然也无不同,以物比物,特征相似的也都相通,于是相约形成共同的概念,人类的概念都可以对应。”
    那么地球之上,远古人类散布各地,原始社会无现在发达的交通与通信,他们是如何“相约”的哪?答案只有一个“源于人类共同仰望的天”。
回到前面的“甲”字,甲骨文写作“十”字形,中国各地出土的陶文大都发现有这个“十”字形,在甲骨文中表示数字“七”,这些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文明中,对“十”字的崇拜,看待数“七”的神圣,都说明了这个世界文明“源于天,成于数,化为文”的人类共同感觉的相约与相通。

 



摘录网上对“十字架”标识及以“七”为圣数介绍:



十字架标志:
是最古老的,具有大量神秘意义。十字架与太阳崇拜有着一定意义的联系。Schliemann注释到十字架出现在陶器上以及脚踏板的螺纹上(关于特洛伊的宗教)。随着闪烁圆盘的改变,一时间两个物体彼此相邻出现。
印度人使用带着等边闪烁圆盘的十字架。
在铜器时代,尤其是在高卢人之中,十字架经常出现在陶器,宝石和硬币上。
十字架出现在墨西哥秘鲁以及最为重要的是在中美洲。它们暗指四种风,它们是造雨的源泉。
被附上太阳的十字架描绘了在天堂的四条河。圣经认为这是,从伊甸园流出,分向四方的河。所以,在创世纪故事中已经具体了这一概念。十字架很早就和基督教有着联系。尽管如此,它还不能作为早期基督教的标志,安息日保有教会传统上反对偶像崇拜,憎恨作为异教标志的十字架的使用。十字角标志进入基督教的传播是伴随着三位一体思想发展的。罗马天主教作家承认十字架已经成为宗教仪式的工具。迪隆这样记录到:很难抵抗这样的争论十字架从神秘太阳神教与其他形式影响基督的,这些形式诸如星期天礼拜和圣诞节复活节,来源自太阳神教的仪式。
“┼”万字在中国和日本的
发表于 2008-9-17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你烛照天下,明见万里;雨露苍生,泽被万方!透过你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写天下文章的智慧神态;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江山无数的英武气概!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卒捧场~

大师者,小卒是也!仆如是大师,亦与小卒无异,仆如是小卒,即亦是大师。其数一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749493>汉字,顾名思义“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各种字典里大都如此的解释,我们大家都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我们并不确切知道汉字的本源或起源到底如何。

于是,便有了勇者的语出惊人:


1,汉字起源于数字符号。

2,汉字的本源并非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3,汉字也可以说是拼音文字。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只有符合其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理才能够存在和发展。


我们看到现在以数字为媒介的在使用传播记录语言,图像,音乐等事物,尤其是电脑的出现,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迅猛发展的时代:数字时代。也就是说上面的文字起源的论点已经被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所证明。

至于对上述论点的具体的专业的论证并非是哪个人或哪本书所能够完成的任务(这有点强词夺理的味道),发帖的目的是想让朋友们了解和体会文字的起源和与文字本源有关的一些历史文明发展的脉络及其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的片段。在宏观与微观、客观与主观、想象与事实、远古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文字学亦称“小学”,虽属周代贵族所谓“八岁入小学,乃教之六艺”,但其中的“六书,九数” 确实是当时初浅的识字认数学习阶段,拿到现在来说,学习和了解甲骨文,如果其如某些学者所谓非专业博士而不能识的地步,读者中也可能有如此看法的,那只能说是不了解汉字起源的缘故造成的。勇者认为:如果甲骨文的识读是如此之难,那是无法传承和发展到今天汉字普及程度的。因为,周代八岁识读甲骨文(或金文)与现在七岁学汉字是没多大区别的。


</DIV>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同时也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史称篆书(附图2)。经过历代的演变与发展壮大,这才形成了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系统。也可以说以秦篆书为标志阶段,文字才成为字典里说的“记录语言的文字

《史记》里记载:“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始皇帝。,为了彰显其至高无上的神圣权利,“更名‘民’为‘黔首’。”,改“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在秦厘定篆书的过程中,其主要人物是曾经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秦丞相李斯。《说文解字》里记载:“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由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混乱割据,六国文字字形不一。秦朝统一了文字,在将古汉字形变,伪变,省变的过程中,虽然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但是,这也割断了汉字本源的很多直接联系。

发表于 2008-9-17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自娱自乐,自得其乐,演技颇佳。强烈建议明年奥斯卡奖评委授予楼主最佳男演员大奖!

一个崭新的影帝人即将诞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5-26 15:43 , Processed in 1.0480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