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论坛 > 学术讨论
发帖|
看172014|回6|收藏
qinmin 看全部
2013-7-9 09:42
本帖最后由 qinmin 于 2013-7-9 11:18 编辑

       《尚书》、《周易》(经文部分)的语言非常古朴,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语言有显著区别。

       在写一本书时,通过检索,发现《尚书》、《周易》(经文)中没有“也”字,而《诗经》、《老子》、《礼记》等先秦著作中大量使用“也”字。不知道过去是否有人发现这个现象。

 

qinmin 看全部
2013-7-9 13:21

引用:

任鹰飞 发表于 2013-7-9 13:13
335页,[6]“也”字。《尚% ...

谢谢!!!
不好意思,我看的是电子版,在324页。
任鹰飞 看全部
2013-7-9 13:14

引用:

qinmin 发表于 2013-7-9 12:48
查了一下,335-336页没有啊?% ...

您“伪造思想……”一下的观点,我十分赞同。
任鹰飞 看全部
2013-7-9 13:13

引用:

qinmin 发表于 2013-7-9 12:48
查了一下,335-336页没有啊?% ...

335页,[6]“也”字。《尚书》万字含量0字,参照文献是213字,古今文篇章之间比例是0字:0字。……
当然可以商榷。但也应看到,作为证据,它具有很大的排他性,因而至少可以作为证据链的一环。
qinmin 看全部
2013-7-9 12:48

引用:

任鹰飞 发表于 2013-7-9 11:45
请参看张岩:《审核古文% ...

查了一下,335-336页没有啊?这两页主要考据“光”字。
说实话,这样的考据方式值得商榷。一篇文章主要是表达思想的,伪造文字比较容易,伪造思想几乎不可能。我们可以模仿《红楼梦》的语言写故事,但是要伪造一部新的《红楼梦》,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很多人喜欢模仿《史记》,但《史记》的思想高度不是常人能达到的,多读一读很容易分辨出来。
qinmin 看全部
2013-7-9 12:21

引用:

任鹰飞 发表于 2013-7-9 11:45
请参看张岩:《审核古文% ...

{:handshake:}多谢!!!
我是无意中发现的,读《尚书》可以很清晰地感觉到和其他典籍的区别。不管是文字上,还是内容上。
12下一页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Powered by Discuz! X3.4

首页|简易版|触屏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