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29|回复: 10

秭歸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秭歸鉩”略考

 

章水根

 

    《璽印彙編》331著錄一方陰文璽:

此璽現藏湖南省博物館,據《湖南省博物館藏古璽印集》(湖南省博物館編,上海書店出版,1991年6月,頁3,編號為5)提供的信息,尺寸為25×24×12mm,第一字即“姊”字,《璽印彙編》已經釋出。第二字字形比較奇譎,一直無人得解,竊以為當是一個從亻從尾的字,右邊之即亻,右邊之即尾字。尾,《說文•尾部》“微也,從到毛在尸後。古人或飾系尾,西南夷亦然。”尾字從甲骨文到小篆,字形都沒有太大變化,皆從倒毛在尸後。此處“尾”有點特別,在“尸”下加了一個半圓圈,但半圓圈絕不是像“角”等字上無意義的飾筆,而是特意指出尻部,表示“倒毛”所系位置,即在尻後。此字從亻從尾,亻為義符,故應從尾得聲。“姊尾”很可能就是“秭歸”。《汉书》卷九《元帝纪》“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应劭曰:“郡国献女未御见,须命于掖庭,故曰待诏。王樯,王氏女,名樯,字昭君。”文颖注:“本南郡秭归人也。”师古曰:“秭,音姊。”可知,姊、秭相通。尾明母微部,歸見母微部,二者韻部相同,自不用說,現在需要說明一下的就是明母與見母的關係。從理論上來講,明母屬唇音,見母屬喉音,二者關係較遠。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如從翏得聲的謬繆鷚讀明母聲,而膠嘐漻摎樛卻讀見母聲;從高得聲的字多讀喉音,但也有讀明母聲的,如;從夬得聲的字多讀見母聲,但同樣從夬得聲的字袂卻讀明母。現在看來,明母與見母的關係也是非常近的,存在著相通的可能性。我們以前知道,唇音明母與喉音曉母的關係很密切,現在又知道了唇音明母與喉音見母的關係密切,這對研究上古音系是很有益的。

秭歸鉩.doc
 
 

[此主题已被 一上示三王 在 2012-7-3 11:04:25 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讀為“秭歸”(完善上帖)

发表于 2012-7-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这是一枚假玺。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璽為徵集品,假不假,囿於學力,不能辨識,只覺得“鉩”字所從的“金”很特別。

发表于 2012-7-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字體不就知道了。

发表于 2012-7-3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字從筆勢上看似不應該釋作從亻從尾之字。諦審字形,所謂“尸”字第二橫劃(自上至下)直穿至亻字豎劃內,近似形,非“尸”字。這方印字體比較呆板,確實比較可疑。
水根兄可再考察考察!

[此主题已被 水墨翰林 在 2012-7-3 15:53:08 编辑过]

发表于 2012-7-4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旁更特别
发表于 2012-7-4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见精美 文意相通  笔意自然  解释可信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鉨”像齐系文字中的“鉨”字,有雜糅之嫌?
发表于 2012-7-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單從文字看,釋讀比較可信。但從字體風格感覺還是有偽的可能,並且地名加璽不加行政單位有些罕見。如此偽,而卻有所本的話,恐怕有錯字的嫌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5-16 05:36 , Processed in 1.0635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