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论坛 > 新手交流
发帖|
看111354|回1|收藏
xzjgw 看全部
2018-10-23 11:30
本帖最后由 xzjgw 于 2018-10-23 11:31 编辑

文字的原始基础用现代理论概念来说,属于《形态构成》,是在整体(具体形态)观念形象基础上的分解变形与提取(抽象形态),进而会意重组构成表达观念意义的形态构成(文字)。丙即如此而来,是最基础的文字之一,其本义就是炳,即《说文解字》释炳:明也。其原始来源于先古人对太阳及其火光的拟构,这可以从仰韶文化陶器刻划标识当中看的很清楚。后世丙字形的发展变化与相关的文字义皆产生在此基础之上,这包括具体(类似形态)实物。(原在葛亮先生《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文章下的评论,因所附图片无法正常显示,故发帖讨论)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zjgw 看全部
2018-10-23 12:10
本帖最后由 xzjgw 于 2018-10-23 12:20 编辑

《说文解字》释丙:位南方,萬物成,炳然。(绝非空穴来风) 从其原始形态来源所处部位,位置,状态,形状等直观所见来看,如果形成具有位置关系的“下”“南”“底”或物体部位关系“并肢”(双腿)“尾”的等相关意义观念应该是可以被后人认识与理解的。

[attachimg]8801[/attachimg]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Powered by Discuz! X3.4

首页|简易版|触屏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