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07|回复: 1

发现丨两周之际的一项重要考古成果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发现学术研讨会召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0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8-2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发现学术研讨会在庆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部分省市科研院所、高校的50余位考古学者认为,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的考古发现的高等级墓葬、居址,是近年来两周考古又一处重要的考古成果,弥补过去文献记载有关西北地区两周封国部族记载的不足,增加学术界对于两周时期西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及其所反映的政治格局演变的新认识。


首次在庆阳地区发现的东周时期高等级贵族墓地

本世纪初,由于村民在修筑地坑式窑洞时发现青铜器、玉器的消息不胫而走,石家墓地的盗墓活动日益猖獗,文物保护形势严峻。201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家墓地进行了一期勘探,发现墓葬257座(部分为近现代墓),车马坑19处。2016—2017年初,由于“银白”高速公路建设穿越石家墓地—遇村遗址,二次勘探又发现古墓葬115座。


墓群航拍影像图


截至目前,共清理石家墓群东周时期(年代集中在春秋早中期)墓葬26座,车马坑3处,祭祀坑1座。

三维扫描


已经发掘的26座墓葬均为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墓葬平面呈长方形。墓圹近底部周围流行二层台。墓葬多置棺椁。葬式明确者,多为屈肢葬。墓葬的墓室底部面积、用鼎数量、棺椁数量、用翣数量等有很明显的等级区别,最高等级的一类墓葬用鼎数量为8-6个,一椁重棺,有12-6个铜翣,大多墓内有殉车。

车马坑


车马坑3座,东西向2座;南北向1座。平面大致呈梯形。车马同坑。车马坑内均有殉狗现象。其中,2016NSCMK5坑内殉车5辆,均为单辕。车马坑西端挖东西向两小坑,内设简易木椁,各殉葬一人,均为屈肢葬。墓葬中用于祭牲的多为牲腿、牲头。

M39出土铜翣


棺饰遗存内涵丰富,铜翣发现比例较高,大都置于木棺东西两侧。形制不尽相同,但基本以4件带钉孔铜片联缀组合呈“山”字形。其中底座铜片饰一侧发现两组或三组钉孔,可能是衔接铜翣之木柄,符合文献“大丧、持翣”之记载。

此外,墓葬中随葬微型器的种类繁多,涵盖食器、酒器及水器。器物形态较小且已简化,为素面,属于明器范畴。

M218椁室全景


M218椁室南端青铜礼器



为了寻找宁县石家墓地相关城址或遗址,2018年4月,考古队对石家墓群东侧遇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遇村遗址年代大致分为西周、春秋两个时期。而春秋时期的遗迹及遗物,有助于解决石家墓地“葬”与遇村遗址“居”的关系。

从地理区位、两周之际大时代背景认识石家墓地的重要学术价值

庆阳地区和泾河流域自古是沟通广大的西北与中国的核心区域——关中与中原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一地区与先周文化的分布与周人的兴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而西周一代,对西北部的掌控程度决定了周王朝统治的成败。随着周王室对该地区掌控的减弱乃至失控,周人失去稳固的后方,最终被申侯联合西北的犬戎赶出关中京畿,被迫东迁洛邑。这一地区在东周时期又成为周余民、戎狄、秦人相继角逐的历史舞台。

参观发掘现场


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徐良高认为,应从地理区位、西周中晚期—两周之际大的时代变化背景,这两个视角来充分认识石家墓地、遇村遗址的学术价值,对学术界重新认识两周时期的周人西部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观摩出土文物


这些考古新发现揭示出周人西部世界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想象,提出了更多新的问题,它们的主人是谁?与周人、秦人、西北戎狄的关系?


研讨会上,学者们普遍认为,从族属看,石家墓地文化内涵主体特征与周文化关系密切,但又不是姬姓周人;同时又包含秦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诸因素。目前对遗址性质下结论为时尚早,下一步的工作,应对石家墓地范围进行全部勘探,弄清墓地四至,是否存在若干个墓地?继续开展系统性考古发掘,解决不同时期墓地的范围、等级差别、族群属性等问题,同时从聚落考古的角度,遗址的作坊区、居址等还需开展大量的工作。


专家建议,应借鉴早期秦文化课题的模式,多家联合开展对这一地区的系统区域调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可以预期,庆阳地区未来的考古学术研究大有可为。



来源:网络转载

https://mp.weixin.qq.com/s/nXFsSGygwTSBxYJ9Zd28sA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0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上李老爷子和林老爷子的同框合影。 这个墓群的文化因素真的复杂,看铜器群像是秦文化,但是殉牲首及四肢则是典型的戎人风俗,比如此前发掘的陆浑戎墓地、张家川西戎墓地。 
棺饰保存比较完整,期待会有新的研究进展。 
这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游牧人的来往通道,从西戎部落到唐代天宝以后数度侵略关内道的党项羌,和泾渭之地的农耕人群不断发生或战或和的关系,着实有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4-20 22:24 , Processed in 1.0628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