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综合] 讀王寧先生《清華簡八〈攝命〉之“攝”別議》一文 看全部

頃讀王寧先生大作《清華簡八〈攝命〉之“攝”別議》,文中對古文字“”的構型,認為“表示的就是兩耳大的意思,應該是‘耽’的表意初文”[1]

    類似的意見,高中正在《古文字札記兩則》一文第二則“據清華簡《系年》釋三晉古璽中的字(兼說”中也順帶寫過一筆[2],供王先生及讀者批評:

 



[1] 王寧《清華簡八〈攝命〉之“攝”別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8924日,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4292

[2] 高中正《古文字札記兩則》第二則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11輯,中西書局2017年,第144-146頁。

  • 10# lht
  • 2018-10-3 09:11
《说文》:“𥇛,目衺也。从䀠,从大。大,人也。”
  • 9# lht
  • 2018-9-29 16:37
伯某似非王者。
引用: lht 发表于 2018-9-29 09:25
本帖最后由 lht 于 2018-9-29 09:36 编辑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3 ...

劉先生的看法當是正確的,“聶”和“臩”應該有一個是訛字,賈連翔先生《“摄命”即<书序>“臩命”“囧命”说》一文(《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里也涉及到這個問題。從文字的角度看,《聶命》就是《臩命》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按照整理報告引或說伯聶為夷王燮,則今本“臩”當是訛字。但是否如此,只能期待原文公佈了。
这个解释我赞同,我在跟别人交流时,也是持此看法,“囗/又”讹作“囧”的可能性不大。
  • 6# lht
  • 2018-9-29 09:25
本帖最后由 lht 于 2018-9-29 09:36 编辑

因此,清華簡“聶”跟今本應有“𥉁”這個中間環節。假如清華簡是正確的,則今本是先由雙“耳”訛爲雙“目”變作“𥉁”,再變作異體“臩”,再變作同音“囧”。如果今本是正確的,則清華簡“聶”是“𥉁”字之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