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清华竹书“昔微假中于河” 清华大学藏简,其中十一支业经整理,可归属为一篇。其文义大体及部分隶定字句,已由李学勤先生著文(《周文王遗言》,《光明日报》2009年4月13日)予以公布。从报刊、网络所见后续讨论来看,对于篇中“昔微假中于河”一句尚存不同看法。 关于上甲微伐有易的文献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能够和清华简文字内容接近的,仅有《山海经·大荒东经》郭璞注引《汲冢竹书》云:“殷王子侅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緜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緜臣也。”由于这一条文献的存在,所以网络上有同志便认为“假中于河”,其“中”通“众”。但这样的认识,则与该篇文王训言重在心德,相去甚远。 按《初学记》引《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又引《河图》、《春秋运斗书》黄帝、舜于河、洛受图云云,均与河有涉。武王渡河,伏生《大传》引《书》曰:“中流,白鱼入于舟中”。《诗·文王》孔颖达疏引《我应》云:“文王之戒武王曰:‘河洛复告,遵朕称王’”,即指此事。可见,在中国古代天命神授的观念中,“河”曾经具有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