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云间

栾书缶的正月季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0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9月出版的《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一辑(台湾)刊有刘彬徽先生的《楚国历法的建正问题辨证》一文,他主张楚国历法建丑,秦国历法和楚国历法都是以夏正为基础的。354页指出,四季之称悉依夏正,“季春”为周正三月相当于夏正正月。楚以夏正十二月为岁首。不妨参看。
发表于 2008-4-21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得能解释所有的正月才行啊。
发表于 2008-4-25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了董珊先生的《試說山東滕州莊里西村所出編鎛銘文》

俺想请教一下

隹(唯)正孟嵗十月庚午。“孟歲”是指歲首。歲首爲十月,可知其曆法歲首建亥。其後月名“十月”爲夏正月序之十月。李學勤先生曾經講過,春秋金文“正某月”之例,“正”多指夏正而言,其後的月名為夏正月序。[1]李先生的看法,由此銘文又得到證明。

这段,怎么知道“孟岁”是指岁首的呢?也许是指“大將軍,三年一移,孟歲以午、仲歲以未、季歲以申”这样性质的内容也说不定呀。

哪位先生能帮忙讲讲不?

发表于 2009-10-2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生也来侃两句,无论什么历法,春夏秋冬四季和月份都有大体的对应关系,“正月季春”,当成一月季春,这根本就不可想象。那咋理解好呢?(王)正之月份的季春,或(某)正之月的季春。此为因省某正而成的句子。
发表于 2009-12-13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来侃两句。东周诸国别有历法,纪时有时以周王之历,有时以本国之历。故,有时用何历,要做说明。“正月”,可能是“王正月”之简称。“ 初冬吉”,可能是“初终吉”,即择吉系统中属于月相部分的“初吉”之最后一日。
发表于 2009-12-13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居:

下面再回来,先看最早的“十又四月”

可以考虑的可能有

1、铭文有误,但记载非一,认为铭文有误会比较困难。

2、十又四月不是一个完整的月份,只是几天,挺难懂。

3、年首的变化,这个有点儿小可能。

4、十又四月是补偿失闰,那么,就将意味着西周时是典型的推步历而不是观象历,因为可以和文献中提到的“颁朔”相应,所以,俺最倾向于这个。

基本赞同。第二点,可以商榷。十又四月是一个完整的月份。商代还有十五月,也是一个完整的月份。十四月、十五月的形成不难懂,子居先生已接近真相。鄙已先先生此思路,复原西周历法。西周历法确有十四月,计有六个。西周只有十四月,但商历有十五月。商周历法都是推步历。

 

发表于 2009-12-15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15月?

。。。。。。

发表于 2009-12-2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甲骨文合集》里十四月、十五月:
1)十四月:
8996 (正) “允至以龜. 八. 五百十四月 貞呼 .郭 貞呼凡左子 二告 勿于  
21897”辛巳卜貞雀受祐十三月 辛巳卜弗受 ... 卜戊缶...終十月三 缶十四月”
22847 “貞... 貞無尤 戊午卜??貞王賓大戊. 無. 在十四月”

2)十五月:
41457“甲寅上甲彳伐羌十五月”
发表于 2009-12-2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十五月会不会是“伐羌十,五月”呢?

发表于 2009-12-22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说,商代十五月的记载只见此一条,“伐羌十,五月”,这个“羌十”,难于理解。是十个羌人?十处羌地?伐羌十次?或是一个方国名或国君名?

上甲微伐羌,曾假中于河,或假师于河伯,这有史料或考古文物记载。所以,“羌十”不可能是一个方国名。伐羌不可能只伐十人。这个“十”我疑为是“在”字之误释。但很多人都认为是“十五”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11:03 , Processed in 1.05884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