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是。
是。
那么,是不是先必须有了十二支与十二个月的对应,才能这样执行呢?
举报
子居: 战国时代:是。那么,是不是先必须有了十二支与十二个月的对应,才能这样执行呢?
十二支在什麽時候開始跟十二月相對,就像干支紀年的起源一樣,現在還沒有定論。
但古代有好幾套十二月名,例如《爾雅釋天》所載等,後來全統一為十二支紀月法。這也像太歲紀年法等被干支紀年統一。
战国时代:十二支在什麽時候開始跟十二月相對,就像干支紀年的起源一樣,現在還沒有定論。但古代有好幾套十二月名,例如《爾雅釋天》所載等,後來全統一為十二支紀月法。這也像太歲紀年法等被干支紀年統一。
那么,据先生所知,以十二支与十二月对应,最早可上推到什么时候呢?烦请先生列一下相关材料可否?
战国时代:這個實在說不好。大概是漢代吧,我不記得有啥材料。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這個問題研究一下吧。
如果是汉代的话,东周时人如何用这十二支循环方法来将他们的建正固定在十二支的哪一支呢?
想了一下,至少是戰國。秦、楚各類日書、式盤配伍已然如此。
东周时人如何用这十二支循环方法来将他们的建正固定在十二支的哪一支呢?
-----------------------------------------------------------
月名不同,月實則同。
战国时代:想了一下,至少是戰國。秦、楚各類日書、式盤配伍已然如此。
这个是正确的,但先生若能将时间再精确一些就更好了。
战国时代:东周时人如何用这十二支循环方法来将他们的建正固定在十二支的哪一支呢?-----------------------------------------------------------月名不同,月實則同。
没看懂,先生说的“月实则同”是指?
先生记得“再失闰”这个说法不?
还有“十又四月”~~~~~~
月實則同就是月序同。年終置閏就必須多1、2個序數,年中置閏就假裝不多序數了,且考慮中氣問題。所以說年中置閏進步了那麽一點點。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制度和實踐,理論和實踐,制度和理論。
1、制度會出錯的。閏月是沒辦法,十四月、再失閏都是又沒辦法的辦法。錯上加錯啊。
2、理論也會出錯。同上,所以《春秋》譏之,是說技術人員拿了俸祿沒干好活。
3、某人某學派的理論不一定能上升到制度。所以,你看有人簽名“黃帝4914年……”,這是理論,不是制度。我所說沒有實例,實例指的是官府應用的實例,就是制度應用了干支紀月,這個材料戰國時代根本就沒見過,所以干支紀月只是戰國時出現的理論,不是制度實踐。漢代什麽時候見,我也說不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10:48 , Processed in 1.05887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