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ryknight

《戙物流形》释文中的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31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去简帛研究那边转了下,发现楼主就是那里的那位王连成先生!

著述甚勤啊,好几篇大作呢那里。

以前只读过楼主写的那篇把丙字释作编钟的帖子。刚才又浏览了几篇,都是简帛方面的。我对这些不懂,所以不敢置啄。看得出来楼主虽然不是古文字专业人士,但对于文史哲还是很懂行的。

发表于 2009-1-31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ls,建议你好好看看《文字学概要》,把字和词的关系搞搞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登陆居然有困难。不知尚能回帖否?

文化走原:就是组长说过的那种“字词观”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先生看来,《文字学概要》就是金规玉律了?文字学已经完全成熟了吗?这是一个迷信。

在20世纪,各学科都在努力开拓交叉学科,可是,在21世纪,文字学还是很排外,试图保持本来不成熟的“纯洁”。门户之见很严重。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说一下,字和词是不一样的。从鼠从口的字读为{鸣}这个词,不代表从鼠从口的字就是“鸣”这个字。异体字多的是。
--------------
这是“词”和“字”的区别?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很慢。不多说了。谢谢外行人的参与!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该文中另外两个有争议的字的识别

1, 允:



2, 匑身的合文:



全文刊于《简帛研究》网站。
发表于 2009-2-2 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簽名

今天大年初七,明天上班啦

祝王連成先生與外行人兄新春愉快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像zunyun这样的将“戙”说成“凡”,将“道”说成“一”,将“噵”说成“鸣”的,显然是《射雕英雄传》读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2-2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1/ 那个被认成“火” “廾”的字(被“读为”“寸”),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你家的“火”是那么写的?

2/ “薛”字与辞书字形除了有“艹”,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亏得zunyun之流想得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5 12:36 , Processed in 1.06129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