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好啦, 我隨便說, 您將就聽吧
您說的良字, 認字切莫依著自己感覺猜想, 假如您見過從日從申(電)的良字
你就會恍然何以說文依篆文說是亡聲
因為那是字體訛變產生的錯誤, 可是這種錯誤並不是沒有價值
某種程度切合良字的韻母, 方便書寫者記憶良字音讀
(附帶: 我是認為良字本義為日光啦)
中不為眾, 是之前就說過的, 子居認中眾字不甚了解二字古音差異, 才有此說
而網上眾人大概因著子居資料提供的好處, 也沒什麼人認真想要出頭跟他站在對立面吧^^
甲金中字可見有兩種寫法, 再加上毌字, 這可能是造成中字一字多義的原因
個人意見上甲微這段上古歷史, 還是不要太沾著後人的中道思想去推, 既然有假師河伯的說法
中應該還是蠻具體的東西, 再者提醒, 您在推求中字的時候, 看到假說是借, 看到歸說是還,
有借有還, 好像天經地義, 卻沒想如果歸字不是還怎麼辦?
而且啊, 當初牧野之役, 車上載著文王木主是有的, 大功告成之後祭告說是文王之德也可以,
但是不要拿這個去比附中字說光明正義, 這個習慣不太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