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东山铎

李零《說清華楚簡〈保訓〉篇的“中”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允執其中”

——堯帝在把天子位傳給舜的時候,對他說:你要好好地(允當地、誠心誠意地)執掌這個權力。(表面上看是讓“帝位”,其實真正管用的是“權力”,理解參照慕容復“稱帝”~)

很通順哦~~~

但是,猶如後世所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到政權者是否能夠做到“允執其中”,其實就看這個政權能否得到民衆的擁護和支持,所以俺認爲:“中”字的語源可能是來源於“眾”的——但不是說兩個字直接“通假”噢,這點想法俺原來已經說過啦~

也許,等到子居兄自己當“皇帝”時就明白啦

——再以此論壇爲例:子居兄現在是“下卿”,正在積極謀求“上卿”之位;那“上卿”之後呢?可能就是“皇帝”了吧~到時候,論壇的其他管理者全部卸任,然後把管理權交給子居,對他說:你要好好地掌管這個論壇噢~子居兄這時得到“皇帝”之位,就該明白了:所謂的“皇帝”只是名義上的(因爲你完全可以另外建立一個論壇,自個兒封自個兒是“皇帝”,像慕容復那樣過過“皇帝”癮呀),實際的管理權纔是最重要的(因爲這意味著責任)。子居兄雖然實際取得了這個論壇的最高管理權,但是,要是沒有衆多網友的支持,這個論壇能發展壯大嚒?(比如:像慕容復那樣,人人都不願和他打交道;或者舉個極端的例子,這論壇裡每位網友都躲著子居兄)那肯定不“中”啊?——而實際上是論壇裡絕大多數的網友都服子居兄的。這時候,子居兄就該明白爲什麽了:因爲你做的事情符合大多數人的意願,做到了“中”(即所做所爲做到了一個論壇管理者應該做到的事情,符合論壇裡絕大多數網友的意願,因此贏得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這時,就可以認為子居兄已經“得中(眾)”啦~這時,再來想想自己走過的路,就該更深刻認識到什麽叫做“允執其中”了~(一句話:名義上的“皇帝”人人都可以做,實際上的擁有“中(政治權力)”的“皇帝”卻不是人人都可以作滴。)

這就是儒家之奧義:求之不得,反求諸己。————(比如說,任意一位網友,也想謀求論壇裡的“皇帝”之位以及順帶而來的論壇管理權,那就“求”你自己就行啦,每天像子居兄那樣急人之難,多爲論壇做貢獻就可以了,也就是“求己”~這好像又成了佛家的教義了:求人不如求自己~)

发表于 2009-7-16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敷陈没用,请东山兄拿出“中”当“权力”讲的直接证据来。

根本就是一条都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比如說文王“受天命吧

”——後世讖緯所謂的“赤烏丹書”、“鳳鳴岐山”之類,恐怕在今天說給任何一位都不會有人相信吧?——像《程寤》篇,周人不過做了個好夢(在周還沒有覆滅商紂的情况下這無异於癡人說夢嘛),周人都這樣宣揚;要是真有所謂的“赤烏丹書”、“鳳鳴岐山”之類的“祥瑞”,那周人還不整天掛嘴上嘮叨上幾遍呀?

那周人整天說的“受命”究竟如何理解呢?——好像周人每次開講,都要提到哦?俺認爲就是後來儒家所謂的“得民心”之現象。文王如何就“得民心”了呢?因爲他的所做所爲符合當時大多數民衆的意願(即“得中(眾)”);不像商紂那樣,將國家政治統治權視爲兒戲(如牝鶏司晨,不能做到“祗服不懈”,即敬於政事不敢懈怠),所以失去民心支持;而文王作爲西周的統治者,能够敬於政事不敢懈怠,統治區的民衆安居樂業,從而贏得民衆支持,天下歸之如流水,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二,此時可以說文王已經取得了最高統治權力(因爲統治的民衆多了嘛)。

也許,此時的商紂王還統治天下的三分之一,其喪失統治權力的情况還不明顯。我們可以舉個極端的例子:天下的民衆都跑西周去了,就剩下商紂一個人在朝歌稱“天子”(名義上還是),您還認爲這時的紂王是“天子”嚒?

发表于 2009-7-16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敷陈,全部都是敷陈

不明白这样有什么意义?

东山兄学的不是举证,而是漫无边际地想象么?

文科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可以當旗幟講,這點好像許多人承認吧?

那就說“王立中”吧:

比如君王想召集民衆,就把一個旗幟樹立起來,這時的民衆看到後,就聚攏過來,聽從王命委派。——您認爲是這杆旗兒具有這麽大的能量嚒?肯定不是呀。比方說,俺當時要是有材料,也照君王召集民衆的旗幟的樣子做一杆旗幟(一模一樣,或者說就把君王那杆旗幟給偷過來),然後也往那兒一戳,您認爲民衆也會聚集過來嚒?即便聚集過來了,看到樹旗幟的不是君王,而是我,您認爲他們也會像服從王命那樣服從我的指揮嚒?我讓他們去打仗,他們就給我去打仗嚒?——那好呀,去給我把上次召集你們的君王給我殺了!然後聚集過來的民衆就照辦不誤?咦,那我不就成了“君王”了嚒?——你看,多容易呀?俺不過是做了一杆旗幟,就成“君王”了~

實際情况是這樣嚒?要是有人相信的話,那真是“書生之見”啦

實際的情况是:這杆旗兒不過是個象徵(君王權力的象徵),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這杆旗兒,而是君王手裡具有的實際的統治權力,而實際的統治權力是依附在君王身上的;換句話說,並不是我拿著那杆旗兒就搖身一變就可以成了君王的。

再換句話說,“天子”、“皇帝”、“君王”這些名號,也不過是權力的象徵呀,(——即便秦始皇在位,我關起門來在家裡整天自稱“皇帝”過癮,只要別人不知道,也談不上犯忌呀。只不過我的實際統治權力小一些,比慕容復還小,就統治一個人罷了);而實際的統治權力顯然還是在當時的統治者秦始皇那裡,不在我這裡呀;而這些統治者是否能够真正擁有權力,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秦末秦朝失其鹿的情况下)又是由軍事權力决定的,所謂“兵强馬壯者爲之而”~~~

堯傳位給舜,表面上說就是象徵性的“天子”之位,實際上不就是政治權力嚒;——您認爲,舜還是“小人”的時候,這時的堯如果猛然間將帝位傳給他的話,舜能够真正掌握實際的統治權力嚒?別人(如其他的部落首領,在自己的部落內擁有統治權力者)也許會說:我認識你老幾呀?

        任何一個朝代,老皇帝駕崩,要傳位給小皇帝時,“有功無敗”的道理誰都明白,小皇帝初登帝位,沒有任何功勞,怎麽能談到服衆?所以,便引起了許多爭奪權力的鬥爭,康熙殺鰲拜,嘉慶殺和珅的事諸位都聽說過吧,一方面是明目張膽地奪權爭利,一方面也是立威以服衆呀。鰲拜權力大到足以挾持康熙之時,您認爲最高政治統治權力還在康熙手裡嚒?鰲拜不過是沒有名義上的象徵性的“皇帝”名號罷了,論到實際權力,可不就是“皇帝”嚒?

但一代不如一代有時真是不可避免滴

发表于 2009-7-1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可以當旗幟講,這點好像許多人承認吧?

呵,只是开头这个,就已经成问题咯

知道俺为啥会放弃这解释不?因为这解释从来没被证实过,大家都只是看图说话而已。

而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看图说话,未见得就那么有效吧。

东山兄有讲故事的爱好,呵呵,可惜讲故事本身不属于研究范畴哦,不管怎么牵扯、怎么弥缝,讲不通的就是讲不通。

没直接证据,就都是浮云

发表于 2009-7-18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山铎:

 

说清华楚简《保训》篇的“中”字

李零:《說清華楚簡〈保訓〉篇的“中”字》,《中國文物報》2009年5月20日7版。
http://news.idoican.com.cn/zgwwb/html/2009-05/20/content_36130095.htm

北京大学 李 零

.......................

          “中”字到底指什么?学者有三说:(1)旗帜说(唐兰说);(2)圭表说(温少峰、袁庭栋说);(3)风向标说(黄德宽说)。(参看: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四册,2935-2926页)

    案此三说,似可折中于中国古书所说的“表”。

.................................

      殷墟卜辞的“立中”就是古书常说的“立表”。

...............................

     

李零说了,俺还说什么。

俺用其他方法说明“中”是指“表”,可笑的是这里的版主们说俺“毫无基础”,俺明天也起名“李零”来上网,看谁再说啥

[此主题已被 秦伊人 在 2009-7-17 19:29:11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7-18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零先生说了,也不意味着那就是真理啊

不知道秦伊人先生所说“可笑”是指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甲微從河伯那裡借個“表”過來,就把有易制服啦?

堯傳帝位給舜,對他說“好好拿著這個表”(是恐怕人家偷去還是咋滴?)

发表于 2009-7-18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山铎:

上甲微從河伯那裡借個“表”過來,就把有易制服啦?

堯傳帝位給舜,對他說“好好拿著這個表”(是恐怕人家偷去還是咋滴?)

哈哈哈哈,东山兄就是强

与其这么请表,还不如请个牌位呢,说不定还有点儿感召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05:35 , Processed in 1.06105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