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t先生說的《江漢考古》的文章,是不是下面這個帖子討論的問題?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132557
[此主题已被 水電工3 在 2011-5-14 15:43:08 编辑过]
举报
是這篇
http://www.bsm.org.cn/show_rticle.php?id=1248
和這篇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89
小意見
古時候所謂料民, 指的是將原先沒有編入戶籍兵籍的民戶劃歸管理, 可以徵兵庸役, 狹義一點講, 就是抓丁當兵
記得國語晉語好像也有這一段
其實夏桀暴虐商湯仁義的說法只是後代儒家理想美化的產物, 哪有誰好人誰壞蛋呢? 只是成王敗寇罷了,
書經上寫了商湯要打夏桀, 還要教喻農民放下手上的農事去入伍打仗 (這廣義說也是料民),
反過來講, 夏桀遇到商湯來攻, 當然也要料民, 組織軍隊繼續抵抗
以前張獻忠之類的[流寇], 也是一路打跑, 一路裹脅百姓參軍, 那也是[料民]
另外, 古時候三代所謂的滅國, 並不是把人殺光, 不是戰國以後那種夷為郡縣, 只是政權的轉移, 聽新的老大的號令罷了
另外, 簡文中說帝曰一無遺, 我是以為, 這個帝不是指商湯, 應該是上帝, 卜算祈請插寫進來的一段話
如果从字形分析上不能完全确定的话,窃意可以从文意上分析一下。
《尹至》里说商汤“自西翦西邑,戡其有夏。夏料民,內(入)于水。曰戰。帝曰:‘一勿遺。’”
首先,文中说“戡其有夏”,从语气上看,是商汤已经打赢了。那么下面这个“料”字就的确值得讨论。固然读为“料”释为“料民”也可通讲,但是从文意上看,总觉得有些不大顺畅。“料”是计数的意思,夏人打败了,“入于水”只能仓皇逃走,还能计数其民,这个感觉是有些疑问的。
其次,如果如整理者说是“播”的话,可能就有两种解释:
1.“播”释为播弃之“播”, 伪《泰誓中》:“播棄犂老”,《多方》:“屑播天命”,均训“弃”,放弃、抛弃的意思。《尹至》中的“夏”当是指夏桀,“夏播民,內(入)于水”,意思就是夏桀打败了,抛弃了他的人民,入于水逃走了。
2.“播”释为逋播之“播”, 就是逃亡,《书·大诰》:“于伐殷逋播臣”,孔传:“逋亡播遷之臣也。”《尹至》里的“夏播民”和“殷逋播臣”的句式约略相当。那么“夏播民入于水”可以理解为夏逃亡的民众进入了大水。黄怀信先生有此说(见清《華簡〈尹至〉補釋》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16)
感觉这两种解释似乎都比“料民”要通顺些,特别是第一种解释的可能性比较大。
下面的“曰戰。帝曰:‘一勿遺。’”应该是商汤的话,这个在下曾有说,黄怀信先生也是这个看法。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4 09:09 , Processed in 1.05801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